一、知识产权风险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分不开的。它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全过程。
1.研发时期风险
企业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必须研发新产品,在项目立项、研发过程、成果保护等各阶段都要考虑知识产权风险。
在立项论证前要进行专利信息的详细检索,确保所研发的知识产权没有专利保护;在研发完成时,开发出的新技术或产品要及时申请专利进行有效保护。
2.生产活动期风险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如专有技术、加工工艺、生产设备改进方案、生产信息、采购与加工合同、生产控制软件、产品造型、特有商品装潢等。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要对产品及供应商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评价与确定,特别在委托加工、来料加工等对外协作生产的过程中,尤其注意,避免侵权。
3.销售活动期风险
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营销策略、营销合同、市场宣传和推介方案等。在销售活动时期,由于企业未对产品的外形外观设计、商品装潢申请保护,有人便见缝插针,借其外观设计宣传自己的产品,鱼目混珠,占据市场。企业若想保护知识产权,必须通过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注册商标等方式加以保护。当发现仿冒者时依法保护合法权益。另外,产品售前的广告主题词、销售策略和市场推介方式都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出奇制胜占领市场。
4、技术转让风险
技术转让风险主要指:所转让的技术不可实施;利用包销条款欺诈受让方;变相高价出卖设备;已转让技术进行再转让;利用不实报道进行欺诈等。这一时期风险的产生,几乎都是由于对交易伙伴的资信情况了解不足、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技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市场价值没有做社会调研、进行可行性综合考察与研究等造成的,所以在出资前要充分解决好以上问题。
5、贴牌生产(OEM)的风险
委托方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因为它有可能使品牌声誉受损;委托方提供的商标是第三人的商标;OEM厂商未经委托方同意擅自在市场上销售OEM产品;OEM厂商在销售产品时违反我国《商标法》中的规定;OEM产品上标注了假冒的厂商、厂址、产地等。
二、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
知识产权风险源于技术、生产、经营等因素。为避免纠纷、降低风险最好的办法是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策略,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评审流程,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知识产权评审包括:1)研发项目立项阶段对相关的技术信息特别是专利的检索。2)确定对研发完成后成果采取保护的方式。3)采购阶段对供应商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审核。4)产品销售阶段对广告主题词、销售策略和市场推介方式等知识产权调查。
2.建立周密的知识产权档案,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健全的知识产权档案,可以有效识别知识产权的权属,它是防卫侵权诉讼的“盾牌”。企业通过查询知识产权档案,既可以识别企业本身拥有的全部知识产权,也可以严格监控市场动态,了解竞争对手最新的产品开发情况。
3.制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战略,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我国企业要在短期内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战略,真正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制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基本的知识识产权管理制度包括:1)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设置及运作制度2)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管理制度3)专利、商标、着作权管理制度4)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管理制度5)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等。
4、与合作者签订法律合同,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
合同主要是用来约束合作方和员工的。
1)对合作方的约束
合同能减少侵权事件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利用预先与合作方签订的合作合同减轻或转移赔偿责任。在采购商品时,应在供应商确保产品有知识产权担保,确保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后方能采购。如:在给他人做定牌产品时,合同中应明确商标保障条款。要求对方必须保证其商标合法有效,一旦发生商标侵权,由对方负完全责任。
2)对企业员工的约束
主要是确保企业雇员保守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的。避免企业的重要知识产权随着人员的变动而流失。明确约定企业雇员有知识产权保密义务(对相关知识产权资料、技术秘密的使用和保密),防止发生机密泄露的风险。
结束语: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技术发明,是击败竞争对手,争夺市场的有力手段。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命运,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对所有企业而言,从技术开发到国内外市场开拓的整个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控制知识产权风险是十分必要的。让知识产权风险控制,为企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