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误区:(1)在教学关系上处理欠妥。一些老师曲解了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学习的理念,把尊重学生演变成无原则地吹捧学生,甚至将公开课变成了“作秀”;(2)在教学方法上同样存在问题。一些老师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成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样学就怎样学的错误想法。可见,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构建高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无论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挑战。
(一)需要多种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这就要求老师注重课堂导入,将相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具体做法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和奥秘的乐趣。从而为进一步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开端。比如,在进行“离散型随机变量”教学时,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掷硬币的随机试验)进行教学,实现寓教学于情境之中。
(二)需要更灵活地应用开放式题的教学方式
需要加强以开放题为载体的数学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1)促进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在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独立的思考空间,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从而去探索研究。这样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2)要求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研究者。开放题教学本身就要求为学生创造相对自由的环境和空间展示自我。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研究解题策略,或者在与其他的同学合作争辩中寻求答案。(3)不断加强学法指导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自主探索的合作交流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不断打破以“问题提出”为起点,以“问题解决”为终点的封闭式课堂模式,不断构建和完善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再发现问题”这样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三)需要注重数学学科小组的讨论作用
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数学学科小组活动从课外走进课堂。(1)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将他们合理分组,以求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各尽所能,取长补短;(2)要求老师勇于“放手”,增强学生在课堂提问和答疑解惑等方面的活跃性,形成“兵教兵”的良性互动;(3)增加学科小组展示的机会。比如老师要鼓励学生将课前准备的数学发展历史和人文趣事等内容带到课堂进行汇报和讨论,一方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实施开放式课堂建设,不仅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丰富了高中数学知识的传递途径。这种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高中数学“教与学”的实效性的实践探索。本文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误区进行调研,提出了构建高中数学开放式课堂的一些设想和建议,但是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比如关于开放题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实践。
作者:汪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