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物理本身来说,大多数的物理知识形态,都体现出有序逻辑性,都具有美的品质,极具美感色彩,如电学与磁学的对称结构、机械能与动量的对称结构等,都十分齐整,具有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深刻美。在教学总结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用对称齐整的图表形式概括,形成立体化的结构,展现出来,同时有意识地鉴赏和把握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韵味”,就一定能养成和深化学生对物理美的感受,进而使之更深刻地感悟物理知识的真善美,熟练掌握知识并获得审美愉悦。
一、在实验和实践中揭示物理的美
物理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我们知道,实验和实践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渠道。实验、实践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审美功用,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本身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再现性、实践性等特点,而这些都是审美性质的同义语。物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实际上是在设计、施行和概括总结的过程中,在具体尝试的过程中,将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联结了起来,将操作与思维联结了起来,这不但发挥了左脑的抽象思维功能,也发挥了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例如,在测定某一物理量(如速度、金属的电阻率)或验证某一定律(如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实验目的,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巧等,选择实验的方法和所需的器材,这就需要从原来存贮在大脑中的定律、定理、公式中,进行选择,找到实验依据,然后重新组合,将这些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物化,形成实验的初步方案,形成实验步骤,然后再依次进行,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数据。有时候还要分析设计方案的系统误差,有时需要从不同原理、不同方法、不同器材产生的系统差的比较中改进完善实验设计,最后取得满意的设计方案。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探讨设计的实验方案步骤去具体操作、处理数据并取得结果。在这样一个操作的全过程中,始终都离不开具体的假设、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由学生来自己实践尝试,就给了他们实际锻炼的机会,因而能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让学生从创造性实验实践活动中,领会物理的实验思想,形成实验自觉意识,感受物理实验之美。显然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本身就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反之,如果实验教学过程总是由老师“越俎代庖”,或让学生不加理解的按现成方法步骤“照方抓药”,机械操作,必然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在复现别人做过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而索然无味,这就谈不上什么产生审美感受了。
二、在探讨中欣赏物理的美
既然物理教学中随处可以体现其美质,那么,我们还可以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和合作学习,包括解题、实验和尝试等来格物致知,发现和鉴赏物理的科学美。格物美,即对物理规律美的探究和认知,养成这样的格物美习惯,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物理审美能力。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三定律》一节教学,可先设计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别从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及不同的方向等情况拉动弹簧秤,并在此过程中观察两个弹簧秤的示数,分析、总结、归纳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随即告诉学生探究结果与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探究结论是一致的,以使学生对其探究结论深信不疑,增强学生的探究欲。为了让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理解,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感性体验结合实验探究,分析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接着引出另一个疑问:如果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吗?此时学生会回想起具有同样特征的平衡力。为了让学生区分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我再设置一个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得出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异同。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欣赏到其中所体现的美质,无形中养成用美的规律来探讨物理现象的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总之,高中物理教学的审美化,是物理教学发展创新才能达到的极致境界,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形成物理教学的审美场域和环境氛围,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过程,这样就会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物理技能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牙高志 单位:河池市东兰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