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者在使用成本计算
方式时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在使用权益计算方法时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会计制度会在年度末对相关的投资收益进行明确,而税法制度却要求投资方在进行利润分配时明确收益情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方的亏损情况是企业股权投资损益的一部分。
二、会计与税务处理在股权投资差额中的差异
会计制度在使用权益计算法进行计算时会将投资一方的投资成本和被投资方享有的所得权益份额中的差额归为股权投资差额,并且会按照相关的投资原则对差额进行分期处理,将其归入到投资损益当中去。税务制度则对这部分投资所使用的成本做出了不能折旧、摊销的明确规定,并且也不能够将其纳入到当期所用金额中。但是,如果企业的资产在转让、处置时可以从获取的财产中将其扣除,经过相关程序的运算后得出企业财产转让所得。从股权投资差额方面来看,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制度规定,被投资方由分配所得的利润投资方不能够作为会计账务进行处理,但是需要对企业股安全投资添加的股数进行标注,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企业股份变化的存在;在税法规定方面,企业获得的股票需要按照股票的面值来明确企业投资所得的收益,因此投资方在获取股票股利的同时需要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相关的处理。2、在会计制度规定方面,短期股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需要在一定的时期内对股权的减值预备金额进行累计,并且将累计的具体情况纳入到企业当期股权投资损益情况之中;在税法制度规定方面,企业必须按照相关的成本准则确定企业股权投资成本,并且计算出企业需要缴纳的税务金额。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减值预备金额无论是短期股权还是长期股权都不能够在税前进行扣除。
三、会计与税务处理在部分非货币性资产中的差异
会计制度的相关要求有:企业如果在非货币性资产中进行股权投资需要按照非货币换出股权账面的价值与企业需要的税费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在投资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则需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非货币性资产换入股权的投资的初始成本进行明确,也就是说企业在获取补价的时候,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非货币性换出的股权的账面价值+企业明确的收益+需要支付的税费—补价后剩余金额。在税法处理的过程中,企业如果想要通过非货币的形式来实现股权投资则需要以企业法人代表和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向股份方购买股权票,并且企业需要在股权投资交易的过程中将股权的资产进行分开管理,主要划分的项目为非货币性资产管理和投资项目所得税,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对股权转让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定。会计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股权投资成本计算方面。会计股权投资成本计算主要以账面价值为主,税务股权投资成本计算主要以公允价值为主;2、税法制度在交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来明确收益和损失收益的情况,会计则只需要在获得补价的时候对收益和损失收益情况进行明确。
作者:吴锁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