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产生背景及现状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先后掀起了两次“会计信息化”学习探索热潮,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并推动了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带动了新中国科学核心技术与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然而,中职会计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中出现了较为棘手的问题,单一化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未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技术难”思想意识未能得到改善,反而无形中加深了学习会计的困难性。“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以变革传统被动式教学法为宗旨,强调在中职会计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以势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情趣,深化记忆与熟练运用技巧,加强对于“会计信息化公式”特殊用法的掌握技能。从中职会计教学调查现状而言,传统的机械讲授教学法不能将教师传授的会计知识及时融会贯通、合理运用,反而不易培养其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中职会计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二、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
(1)技术专业管理人才及软硬件设施的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各大高校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大学校园,但是高校教师和硬件设施的更新却难以跟上学生增长的速度,尤其是高质量的学生管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一些辅导员需要同时管理多个班级或身兼其他岗位,工作内容混乱,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所以很难对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梳理,难以提高管理质量,管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同时,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给各高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许多高校出现了软件硬件匮乏的情况,在教学资源和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相对滞后,不能满足高校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实用需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带了挑战。
(2)“个性化”发展提升了管理难度
目前在校大学生主要以“90”后学生为主,大多个性较为独立,不愿受过多的条款约束限制,一些比较极端的学生甚至以和老师、辅导员作对、故意唱反调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如果仅采用以往的说教类管理模式很难有效地起到管理效果,如果采用较为激烈的管理手段又可能会起到反效果或引起学生更强烈的反弹,并且,随着生源的不断扩大,这对高校教师的管理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互联网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冲击
由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影响的持续扩张,对于高校学生的思维冲击越来越强烈,而且大多学生从小接触互联网,习惯于从网上进行阅读和获取信息,获得信息速度较快,类型也较为复杂,造成了大多学生关注点和思维方式转变的速度较快,增加了辅导员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难度。互联网同时也给许多学生带来了不良的信息,一些分辨能力差,思维能力不成熟的学生从中吸收了大量糟粕,出现了精神空虚、焦躁不安、人际关系不良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出现了世界观扭曲、抑郁症等严重后果,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4)管理教师队伍素质不均衡
面对高校生源扩张的压力,各大高校也被迫扩大了管理教师的队伍规模,但是在传统高校的学生管理体系下,学生管理工作多以“事务性”工作为主,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难有有效地进行事前的预防工作,管理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学生管理类人才,多数辅导员缺少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有一些高校甚至采用校外社会人员或毕业留校生充当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者,通常这些辅导员或管理人员缺少责任心和专业的管理能力,学生管理工作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三、“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要求教师正视会计信息化本质属性
会计信息化是一种牵涉到人类意识活动、社会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群众思想、形态特征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社会活动,在人们语言信息传递与思想意识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会计教学”在外延上又会与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课程论、会计经济教育模式、社会教育现象相关联,非但如此,还与各行各业本质内涵紧密相联,不仅是一种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现象,兼具同一性与多元化、复杂性本质特征。对于会计学习者而言,本身需对“科学与技术”建立起充分地理解认知,在不断积累的会计体系基础上实现再次跨越,需要进一步掌握“不同种类会计符号运用技巧”与社会知识运用范围状态,在固有教育思维模式上灌入新的技术观念与认知体系,因此,我国中职会计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改变学生认识心理与技术文化理念的必要性,以学生心理特征变化为导向进行针对性教导,在认知跨文化心理的前提下施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全面推动我国中职会计教育的发展普及。
2.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要求教师强化“会计易学”思想,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扩展其求知欲与探索情绪,让其在主动表现与积极认可肯定中获得愈加多的成就感,而非在“天书”、“压力”与困难中寻找重复磨练机会,需要学生在课堂讲授中以积极的“体验”活动来增强学习信心与乐趣,通过与教师在思想行动上达到共鸣来合理融合各种有利学习因素,实现学生内在创造力的完美发挥,通过自我探索、认知与发现来切实提升掌握与运用会计水平技能。
3.教材教法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
教法的灵活性、主观创造性、积极性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延续性、体系性具有一定的鲜明对比性,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体现出教材的不同潜在价值与本质属性,而不同的教材又可在相同教法理论指导下焕发出非凡的教学效果与意义,因而中职会计教学教育者需不断对传统讲授式被动教学法进行积极改革,及时对陈旧教育法提出新的挑战与实行举措,使教材彰显出更具影响力的文学价值与教育内涵,深刻挖掘出求学者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出固有教材的不足之处,改变“教师高高在上宣读,学生负责记录”落后教育现状。学生首先要从会计公式内容中的“开方立方到会计基本概念、线性代数、多元微积分、会计分析引论、代会计(抽象代数基础)、会计分析基础、数论基础(初等数论)、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开始训练学起,进行专业化的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课程实践练习,而传统的“重复训练”法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对会计公式产生恐惧感,“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法则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探索性来切实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则可扮演指导者,学生可扮演问题发现者与解决者,通过体验完全融入到会计学习乐趣中。
四、结语
在新会计信息化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与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高校要更好的进行学校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就是必须切实提高自身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创新思维,开动脑筋,探索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与新模式,从而促进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赵玉霞 单位:郑州财经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