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各高校瑶族舞蹈教育现状
(一)广西艺术学院
最早将瑶族舞蹈引入课堂的高校——广西艺术学院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注重把握地方舞蹈文化的特色教学,以“取材于民间、规范于教学、形成于实践、升华于舞台”的思想为指导,积极发展广西民族舞蹈教育,对少数民族民间舞按类别进行整理组合,并用于教学实践。广西艺术学院的舞蹈学、舞蹈编导以及舞蹈表演等专业都开设了广西民间舞蹈,现已形成教材《舞动春光》,包含壮族、瑶族舞蹈组合以及获奖剧目。瑶族舞蹈教材编创者将瑶族长鼓舞总结为“屈弹”“拧弹”和“矮弹”三大动律。教材在三大动律的基础之上将各种鼓花以“平圆鼓”“立圆鼓”“八字圆鼓”类型化、系统化,在民间动作素材的基础上艺术化或创造性地发展出新的步伐,并强化了舞动道具时的身法配合。比如,教材中的长鼓舞组合包含“执鼓、击鼓与鼓花组合”“屈弹动律组合”“立圆鼓组合”“平圆鼓组合”“八字圆鼓组合”两个“综合训练组合”,以及“转鼓训练技巧组合”。在组合教学中,教师会把与该民族舞蹈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在实训教学中,让学生把课堂所学运用于舞台实践之中。
(二)广西师范大学
依托于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广西民族民间舞》,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展开了瑶族舞蹈教育的系统探索,目前已出版教材三部:《舞祭——广西民间祭祀舞蹈文化田野考察与研究》《广西特有民族民间舞蹈原生元素组合教材》《音乐舞蹈采风调查方法》。该课程以广西少数民族壮、瑶、毛南、仫佬、京五个民族的舞蹈为主要内容,包含原生元素组合训练、舞蹈文化、舞蹈音乐、舞蹈采风与创作四个模块。原生元素组合通过体态、风格、韵律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民族风格性特征。瑶族部分包含“泡泡步组合”“蹲颤动律组合”“拧摆动律组合”“猴棍舞组合”以及两个”长鼓舞组合”。舞蹈文化部分结合组合训练以及剧目排练,对其涉及的瑶族长鼓舞以及“还盘王愿”“度戒”“砍牛送葬”等宗教仪式中的祭祀舞蹈展开学习,包含历史渊源、动作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除了舞蹈文化,学校还要求学生从历史、服饰、语言等方面对瑶族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尤其是与舞蹈密切关联的音乐艺术。在舞蹈音乐部分,由专门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音乐的教授为学生讲授瑶族宗教活动、民俗活动中与舞蹈密切联系的音乐知识。舞蹈创作与实践部分则旨在使学生整体地了解、掌握少数民族舞蹈,缩短课堂与舞台的距离。多年来,该校教师创作了一系列瑶族舞蹈原创剧目,如《瑶·摇·遥》《白白的裤子,黑黑的哥》《背篓·瑶人》等。
(三)贺州学院
贺州地区是广西瑶族较密集的聚集地,贺州学院十分重视地方民族特色道路的发展,舞蹈学专业的《广西民间舞代表性舞蹈》涉及五个广西特有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2010年,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在贺州与当地舞蹈工作者交流,合作创编了一套瑶族舞蹈训练教材。目前,该校的瑶族舞蹈教学便是以此教材以及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材为主。除了在组合训练中渗透瑶族舞蹈理论知识,学校还曾开设有关当地民族文化的主题讲座,亦是在实践与理论并驱的方式下展开教学。该校的瑶族舞蹈教学剧目有《嫁郎》《我从瑶山来》《山·阳光》等。
(四)其它高校
广西高校的瑶族舞蹈教育发展不止依托于舞蹈类专业的发展,许多院校的教育类与音乐类专业也在舞蹈课程中加入了瑶族舞蹈的教学内容。如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河池学院等。非专业教育受到学时的限制,许多高校只能教授广西最受重视的少数民族舞蹈——壮族舞蹈。由于学生舞蹈基础的良莠不齐,教学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瑶族舞蹈是否纳入教学内容范畴、深浅程度如何、学时长短等,皆变通性较大。
二、当代广西高校瑶族舞蹈教育的特点
(一)采风、教学与创作紧密结合
在广西高校中,担任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教师往往是瑶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生力军,他们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搜集素材,既将提炼出的动作元素编创为教学组合,又将其进行艺术升华为舞台创作,将采风、教学、创作三者融合为一体。除了“桃李杯”“荷花奖”等全国性的舞蹈比赛,自治区还举办了不少与教育相关的艺术活动,如“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有效活跃了高校的原创氛围。如广西艺术学院的《瑶鼓谣》,通过女子领舞与男子群舞的呼应,将当代的动作发展与舞台调度技法运用于传统的舞蹈形式之中,使其更具舞台表现力。瑶鼓有如传说中民族的始祖盘瓠,充满了远古神圣而神秘的意味。剧目教学对组合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深化作用,许多组合训练中的元素都能在剧目中觅其踪迹,如“八字圆鼓组合”中的“仰鼓转”,犹如主题动作般引领着整个舞蹈,在庄重、沉稳的整体风格中注入了几分灵动色彩。瑶族典型的颤动律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瑶族舞蹈的山地文化特征和民族宗教信仰内涵。
(二)各成体系,殊途同归
目前,开设专门的广西民间舞蹈课程,并涵盖瑶族舞蹈训练的高校有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和贺州学院,它们皆形成了各自的训练体系与教材。每个学校提炼素材、形成体系的思路、方式以及教学的侧重点皆有不同,共同点有二:1.代表性地区典型舞蹈风格的把握一个地区的舞蹈在长期的发展流变中,会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审美原则,并且以其所呈现的典型性赢得这一族群民众较为普遍的主体认可,所以各高校都不约而同地把提炼重点放在桂东北地区瑶族长鼓舞这一典型上,并从中提炼出了瑶族舞蹈的基本动律加以发展。且随着长鼓舞训练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也开始把视野投向其他瑶族聚集地,如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材还涵盖了桂西北地区布努瑶与白裤瑶支系舞蹈的训练内容。2.传统民族审美要求的渗透瑶族舞蹈样式多、流传广,以长鼓舞为例,各地的长鼓在外形、技法、表演形式等方面各有不同,风格也因地而异。即便如此,其中不乏内在统一性,即相对统一的民族特质和审美内涵,这主要体现在教材与文化的结合中。一是山地文化的属性。在动作上,矮、稳、颤是各地瑶族长鼓舞共同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哪套教材,无论动作如何美化、发展,都会紧抓这一山地文化内涵。二是宗教文化的烙印。许多组合在编创中保留了祭祀的肢体语言与空间处理。如瑶族长鼓舞中的“罡步”“拜四方”“拜盘王”的连接动作等。另外,一些提炼于祭祀舞蹈的教学组合,其风格上的庄严、肃穆与沉稳,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强调的。
(三)新时代的动作语汇与审美特征形成
专业教学的民间舞的传承与发展,不同于民间的师徒相授,需要将较零散、随意性较大的原生语汇提炼为具有典型化、训练价值的系统整体。此进程中,审美上的变化是难免的。这主要体现在当代创作思维的影响上。瑶族没有职业化的民间艺人,他们在日常劳作的空隙,通过家庭式或师徒式的教学学习动作,往往随意性较大,加之在教材提炼过程中,采风者的着眼点不同,挖掘视角不同,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动作规范与发展方式,衍生出许多新的既含其原生态痕迹,又呈现其新形态与新规范的新语汇。此外,还出现了大量与创作相伴相生的新语言。如许多教学剧目在内容上与瑶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紧密相连,于是,出现了大量表现祭拜、跋山、涉水的生活语汇,它们统一于民族的审美风格之中,并纳入教学范畴之中,丰富了传统的瑶族舞蹈语汇。八十多年来,从民间的原生形态到课堂、舞台,广西各高校瑶族舞蹈教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点。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瑶族舞蹈形成了新时代的审美特征。相较于旧社会,广西各少数民族在各方面都处于变化之中,其民族文化艺术与审美诉求也在变。这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艺术创新的同时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懂得如何在利弊兼具的规范化、艺术化过程中尽量保留传统的民族特性。此外,瑶族舞蹈高校教学体系至今尚处于初期阶段,缺乏相应的理论来使其结构更加系统化,所以在体现民族特色、文化传承的同时,如何让教材内容更具有训练价值,同样有待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深思。
作者:韦金玲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相关专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艾利斯顿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