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开创高校人才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制度设计、政策措施、管理服务、培养教育、激励引导等方面,大力营造老中青人才协调发展、各显其能,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学术文化环境;大力倡导和形成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崇尚学术、追求卓越,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精神文化氛围;抓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全面关心和支持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工作体系。特别是要高度关注青年教师的培养,既要热情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愿所盼,做到细致入微,温暖贴心;又要严格要求——在师德师风师能的培养方面明确要求,搭建平台,强化思想导向和实践锻炼,健全评估和考核机制。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使初任教职的青年教师在思想感情上融入,在身份角色上实现转型,在学术方向上完成对接,在事业发展上不断提升。
质量为本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牢记,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纲要》核心思想是“育人为本”的提出,是对多年来被异化了教育本质的回归,明确了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正如很多高等教育专家所描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改革,把我国教育改革主题和内涵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使“育人为本”成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教育重新找回了人性化的价值取向。把“育人为本”作为现代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使我们的教育发展实现了一次深刻的改革转向,教育回归到了“育人”的原点,这将使我们的教育走得更坚定,办学走得更从容。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和首要责任更加明确。应对时代发展的新挑战,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选择。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则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战略价值指向。从古到今,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存在最根本最充分的理由。大学的恒久性就来自于其所肩负的育人使命,因为除了大学之外,没有任何社会建制把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专门职责和核心使命。所以,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不能放弃的文化财富和首要的价值追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快速扩张之后,已经进入以内涵充实为主题的转型发展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强调要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在师资力量调配、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工作评价、政策措施等方面都要以教学为中心,围绕着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开展工作。
教育质量体现为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等学校能够永续发展的生命线。本科教育是高水平大学的立校之本,是做好人才培养的最关键的环节。本科教育的实施情况,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具有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教学重在传授知识、经验和思想,但是人才培养除了知识传授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和动手能力。博耶在《大学的反思》中提出,教授的学术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就是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从教学学术这个理念来看,一名伟大的教师要坚持培养学生的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学习态度。是不是一名伟大的教师或教授,就要看他能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的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使他们毕业以后能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从学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一门好的教学,不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能对传授的知识进行改造和扩展。
总之,“四个为本”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精神,是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应有之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确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就是把握“三个坚持”,即坚持德育为先,首先解决好学生的做人问题;坚持能力为重,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坚持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有机的融合。“教育发展、教师为本”,主要体现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依靠教师办好教育,依靠教师提高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为本”,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健全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对于高校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创新,采取切实的措施使教师专注于教书育人,切实的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高校师生关系与师德建设研究”(编号为2012W29)、中国矿业大学“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研究课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高校师德建设研究”(编号为2013ZDIXM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方跃平(1974— ),男,汉族,法学硕士,博士在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安徽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