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的双向交流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总是“拿来”的多而“输出”的少,存在严重的文化逆差,因此包括名刊学报在内的中国学术期刊,必须“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声音”。英文版人文社科期刊要实现国际影响力,一要强化和坚守学术成果的原创性、突破性与科学价值,二是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即实现“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
四、坚定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方向
无论是中文版还是英文版学术期刊,都要现实专业化转型。中国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多为综合性期刊,如1300多家大学人文社科版学报,还有大量的省市社科院、社科联的刊物都属于这种性质。而当今世界学术研究和发展的大趋势是学科越来越细化、专业化,越是专业细化的学术期刊越是受到相关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的青睐。因此,世界上原有的一些综合性期刊都逐渐按专业分科出版,如美国的《电气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刊》,至今已发展为68种子刊;《英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刊》,1947年创刊时只有A—D辑,1972至1994年期间先后增加E—J共6种子刊。
但是,具体到我国期刊的实际情况,专业化转型仍具有相当难度。中国大学学报和省市社科院(联)的综合性期刊之所以长期如此运作,源于高等院校的多学科体制,源于社科院(联)的多专业体制。因此,在专业化转型过程中,专业的取舍就涉及传统学术体制的变革与学术共同体利益再分配问题,虽然操作起来难度大,但依旧有一定的运作空间。首先,可以细化专业,凸显专业性特征。如《武汉大学学报》7种版本中就有“哲学社会科学版”和“人文科学版”,当然,专业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到一级学科。其次,可以走“联合化”办刊之路。如2011年3月,17家名刊学报对纸本综合性学报拟发表的论文进行专业化重组,在中国知网上联合打造“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首批推出《哲学学报》《政治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等10个专业期刊。最后,在转企改制大趋势中,学报可以以省为单位,组建学术期刊联盟或集团,出版发行较为细化的学科专业期刊。
尽管专业化转型任务艰巨,但这毕竟是中国学术期刊改革创新的一个方向,尤其是“走出去”的英文版人文社科期刊,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与世界学术期刊接轨,全方位实现学术的国际化。
五、建立数字网络国际学术平台
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数字化为在线阅读,可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扩大其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基于学术网络平台的诸多优势,2011年4月,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创设“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建立覆盖主要学科领域数字化学术期刊,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学术论文发布平台,建立多学术期刊单位的在线投稿、同行评议、出版与发布系统”。
中国学术期刊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传播,《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的办刊思路与实践值得借鉴。2000年创刊的《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其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开设学术网络平台。“2006年,《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与全球著名的科技和医学(STM)出版商施普林格进行合作,实现刊物电子内容由Springer Link数字化出版平台向全球发布,积极开发期刊学术交流的国际市场。”因此,该刊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被全球29家国际权威检索库评估收录,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圈有了显示度,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和认同。美国1960年创刊的《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在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的同类期刊中之所以一直名列前茅,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在内容和技术两方面都能与时俱进。该刊主编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历史与理论》是最早拥有在线平台的学术期刊之一,我们开设网站来扩展影响,使之超越北美和西欧,到达东欧、南美、澳大利亚和印度……采取这种模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创建了一个专注于历史问题的国际学术共同体。”通过网络在线平台,推动学术的国际性对话,延伸其学术价值和生命力,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渐渐“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走出去”,中国文化发展同样需要“走出去”。作为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的中国,同时还必须成为文化大国。而文化输出意味着大国文化的真正崛起,意味着中国文化已开始了世界化进程,意味着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将留下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指纹和精神气象。而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体现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