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11月共享发展理念提出后迅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次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对策。从本质上说,共享发展是一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思想,实践中其内涵和意蕴还在不断丰富、嬗变和提升。文章通过全面正确地阐释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蕴,分析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向度,探讨共享发展的现实指向,从社会组织结构与政策、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现代化治理、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等多个维度提出国家治理视野下共享发展的现实指向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共享发展;科学内涵;哲学意蕴;实践指向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一)共享发展的概念界定
“共享”与“共享发展”的思想和行动由来已久。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到太平天国的“天下大同”思想,孙中山主张的民治、民有、民权、民享的“天下为公”思想,再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战略思想,共享思想一直都是中国人心中的美好愿望。从语义上讲,“共享”即“分享”,是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甚至产权与其他人共同享用。从语用上讲,“共享”一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二是指实现这种理想状态的过程。就其内涵而言,共享发展必须强调两个方面,即“参与”和“分享”。应该看到,英文“share”一词还具有“股份”“股权”“共用”“共有”的义项,共享发展意味着对国民皆为“国家股权持有者”的体认与尊重,意味着共建、共享、共有的一种体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享发展指向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两者之间的共济、共生、共赢、共荣体现着一种整体的协调性、开放的互动性以及全面的多元性。依据上述分析,共享发展理念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国家按照资源共享的服务范围以及空间联系,将社会资源和改革成果进行重组、优化与整合,形成一种脉络分明的有机整体,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或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实现资源分级共同享有的目标。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特征
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当代共享发展的最高理念,作为其目标的共享发展,也被赋予了最新内涵。共享发展既要顾及各系统之间的共享发展,同时还要顾及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共享发展。共享发展主要有以下内涵特征。一是整体的协调性。共享发展首先强调的是一种整体,但又不仅仅是整体,整体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是整体的理想状态和实现过程。共享对象是相互关联的系统或要素,共享是系统以及其要素内外联动的整体概念,孤立的事物或系统组成要素不存在共享,系统间或要素间的有机联系、相互发展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强调的是在整体秩序下,整体内各部分之间共同享有的理想状态。而共享发展是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上的均衡发展,达成目标条件下相互关系的理想状态,在既定目标下,共享是事物发展的最优均衡和最理想状态。共享发展则突出强调了社会所有阶层在享有发展成果上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二是开放的互动性。作为系统间相互联系的共享发展,因系统的开放性而被置于整个人类社会共享发展的大系统之中,不存在孤立的共享发展。从这一意义讲,共享发展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手段。系统间共享发展效应大于系统孤立发展的效应之和。共享强调的是总系统目标下的“子-总”系统、“子-子”系统及其内部组成要素间关系的多层次互动共建共享,在发展中共同享用资源,最终达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三是全面的多元性。共享发展是共享与发展的交集,是系统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在目标一致、资源共享、良性循环的总体演化过程。共享发展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一种多元发展。在共享发展中,发展是系统或要素运动的指向,而共享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目标和期待,强调的是综合性和多元性的和谐发展、共同发展,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发展或增长,而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共享的目标下综合的、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可以说,共享发展追求的是在整体提高基础上的全局发展、结构增长和多元个体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三)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意蕴
共享发展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五大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阐述共享发展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时代内涵。一是从覆盖面上讲,要全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1]这告诉我们,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人口和地区要全面,我们所说的共享是全体人民的共享,惠及的人民要全体,要人人享有,而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而是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二是从共享的内容讲,要全面共享。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是从实现共享的途径上,要共建共享。共建是实现共享的途径和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共建的过程就是共享的过程。没有高水平的共建就没有高质量的共享,只有充分调动全体人民自我发展的积极性,提高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在共建共享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四是从推进的进程上,要渐近共享。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近式螺旋上升的过程。共享是一种运动,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特征。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国家现在所拥有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在短期内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实现全体全面的共享。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的共享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非协调到协调,由非均衡到均衡的长期良性循环演化过程。现阶段,我们既要明确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要把握好阶段性特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根据现有条件边建边享,共建共享,积小胜为大胜,积小享为大享,最终实现整体全面的共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哲学向度
任何一种新理念的提出都有其哲学依据,同样,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也有其哲学基础。共享性发展所强调的整体性、开放性、公平性、人本性无疑都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所蕴含的哲学向度主要体现在主体论维度、动力论维度、价值论维度三个方面。
(一)主体论维度: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特质
尽管明确的“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直到近代才出现,但凝聚于其中的思想却是由来已久。从康德的先验感性论,到黑格尔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再到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性理论,都各自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主体性探索,更具有时代性意义。马克思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在阐释其关系时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2]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改造原则。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存在物,也是实践和思维的主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自觉性,也就是指人的自觉能动性,实质上是“人在自己对象性行为中的权利和责任特征”[3]。恩格斯在论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指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人的主体性表现为人是人类历史的主体,是自然和社会的主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就是说,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目的,更是社会发展方式的选择者以及发展效果的评价者。共享发展是一种源于人,通过人而且为了人的发展,指的是发展主体的全民性,即发展的主体是以各类劳动者为基础的全体人民,让所有社会群体拥有公平的享有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是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逻辑前提。共享发展这种追求“所有人的参与和所有人的发展”,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主体理性”,是符合科学的整体主义的类主体性,是主体论的主要体现。
(二)动力论维度: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动力,是指使之能运动的力量,而社会动力就是影响、制约、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和力量。人的主体动力表现在人面对来自于客体的自然和社会等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经过价值的判断选择、目标的设计确定等思维活动和加工,最终形成了主体自身的需要。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需要的生产、发展和不断被满足的过程。需要的生成也就产生了人的动力,进而产生人的实践活动,因此,动力的产生对人的实践活动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的本质和社会性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的主体需求和人的价值诉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共享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更高生活质量的过程,共享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创造。共享发展强调关注所有阶层和所有群体的高质量发展,它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人的发展问题,既要解决所有群体的共享性发展,也要解决所有个体的全面性发展。解决所有群体的共享性发展,就要依靠人民群体的共同创造和共同发展,就要激发社会各个群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来重新调配,促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人共享。解决所有个体的全面性发展就要激发个体的潜在力量,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促使个人的发展成为其他个人发展的条件和前提,达到所有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共享发展必然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只有充分激发潜藏于14亿民众中的伟大力量,使经济社会的各有机组成部分、各层次的构成单元“异”彩纷呈,展现出百舸争流、竞相绽放的生动局面,才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可以说,共享发展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深刻命题,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价值论维度:共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
从哲学上理解,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既包括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也包括客体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论维度就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属性对主体的满足程度上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主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和方法。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总要通过人的价值实现程度表现出来。从价值哲学的视域看,共享发展体现了价值共享主体的广泛性、价值共享层次的多维性、价值共享发展的进步性等鲜明特性,突出体现在对发展的价值性的表达,统一于社会每一个阶层成员的价值诉求。从价值层面看,发展的本质就在于追求和实现人类的普遍幸福,发展成果由谁享有,体现发展价值取向,是发展观中最具根本意义的问题。在共享发展中,不仅包含了发展的最高目标,更包含了对所有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共享发展价值的核心内容就是在甄别真假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发展进行价值梳理、辨析、评判,确证真实发展的终极目标———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首先,价值共享主体的广泛性。马克思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就指出,在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享发展价值践行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体现出发展的开放性、普遍性,倡导的是发展所产生的利益和财富要惠及所有人,尤其惠及到欠发达地区和广大的弱势群体,强调的是社会应更多地关照社会弱势群体的发展权益,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其次,价值共享层次的多维性。任何一个价值物在其结构和属性上都是复杂的、立体的,其主体的价值关系具有层次性和多维性。共享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时代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取向,同样具有多维性和层次性,它包含有财富性价值共享、伦理性价值共享、实践性价值共享、制度性价值共享等方面,这就要求必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多层次的满足人们对物质上、精神上、实践上、规则上的价值需要和价值追求。最后,价值共享发展的进步性。从价值的社会历史性来看,共享发展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和价值诉求的统一,体现的是“发展正能量”“价值正能量”,体现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代表了发展价值本身发展的目标指向。另一方面,共享发展价值理念是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对科学发展观价值理论的升华,它跳出了以往发展的狭隘的价值视野,全面提升了人们追求发展的价值层次,在主体范围、实践领域、目标定位等各个层面都赋予新的时代要求,是一种处于不断完善中的价值观念。一方面,共享发展价值是一种普惠式的价值理念,宗旨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服务于人,它特别要求国家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关照和扶持弱势群体,支持和扶持边远地区,让弱势群体和边远地区的人民也能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让全体中国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这代表着价值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终极目标。
三、共享发展理念的现实指向和实践策略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共享发展作为新的发展理念,既具有科学的现实指导性,也有内在的现实指向和实践要求。如何将共享理念转化为改革发展新实践,把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把共享发展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是当前我们着力要完成的重大任务。
(一)坚持人民主体共享取向,构筑共享发展的社会组织结构与政策体系
从本体论维度上讲,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内在特质,共享发展是人民主体思想的一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立科学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公平的政策与制度体系,是落实人民主体地位更加完整的重要基础,也是共享式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共享发展实践的指向之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共享取向,建立和谐共享的社会组织结构与政策体系。一是构筑以人民为主体的共享性社会组织结构。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实现全民共享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结构。主要是逐步取消传统的户籍制度,打破现有的阶层结构和利益阻碍,建立扁平化的社会组织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让更多的人自由选择,更好地加入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确保让所有人和所有地区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二是构建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的公民参与机制,使全体公民能够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确立公民利益表达与协商机制,以便公民在协商对话中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构建共享性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搭建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共享发展平台。着力规范和约束个人、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准则、行为和边界,强化各个社会主体共享发展的职责,营造共享发展的社会环境。四是围绕教育资源平等共享的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城乡教育统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城市与农村学校资源互联互通互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二)坚持生态共享导向,构建共享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
推进共享发展必须以改善共享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和前提。因此,共享发展实践的指向之二,是坚持生态共享导向,构建共享性的生态文明体系。一是要普及生态价值理念。通过在全社会普及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生态责任教育,提升公民的生态价值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使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坚持系统的生态思维和绿色理念,从国家发展的全局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让共享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三是不断健全和完善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公民积极开展生态实践,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着重从过去重视生态建设、重视污染物的治理转向有效约束公民的行为,将生态价值理念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坚持价值共享导向,构筑共享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
从价值论维度上讲,共享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是一种价值导向,它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提供价值坐标、指明目标方向。“共享发展对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和行动准则。”[6]为实现价值共享,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共享蕴涵其中的价值取向,以清醒的价值自觉坚持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成果共享的利益导向、反映民意的价值导向。因此,共享发展实践的指向之三,是要坚持价值共享导向,构建共享性的核心价值体系。一是坚持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7]。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关注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和尊严,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每个人的发展而发展,努力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共有共享”的和谐关系。二是坚持成果共享的利益导向。一切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对立或差异。当前,社会要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必须坚持成果共享的利益导向,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公正公平的社会。把共享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让人民自觉地共同创造经济价值,共同享有物质财富,自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代内平等、代际公平,实现人际共享、代际共享,实现全面共享发展的终极价值。三是坚持反映民意的价值导向。要积极构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利益表达和协调的制度平台,使“建议”“意见”能够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不同层次群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要求,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共享发展的价值导向。
(四)坚持发展均等化旨向,构建共享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共享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均衡、兼容、公平与普惠,最重要的特征是均等化。共享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人们之间有相同的权利配置,不断消除人们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等方面的障碍,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共同享有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共享发展实践的指向之四,是坚持发展的均等化旨向,构建共享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共建共享的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深化制度设计和顶层设计,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着力加强构筑共享性的治理结构、治理程序、治理对象、治理效益四位一体的共享性治理体系。也就是要构筑民主型的扁平化网络化社会治理结构,建立公开、透明、公正的治理运行机制,形成全民参与式的治理主体,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得益彰。二是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主要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实现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要惠及所有人群,要让社会所有阶层都能获益。三是进一步提升全民参与治理的水平,按权利型参与、义务型参与、自觉型参与、兴趣型参与、实惠型参与等不同动机类型,综合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双重激励机制,强化公众共建共享的参与动力,促进共建共享驱动因素的科学化,推进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和精细化水平。四是建立相互承认、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建共享的社会发展机制,提升全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共建能力和水平,强调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尤其是要关注落后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的发展权利,尽量消除贫富分化、机会不等、分配不均、结果不均等社会问题,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发展态势。
(五)坚持改善人民福祉指向,构建共享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动力论维度上讲,共享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共享发展理念蕴含了造福全体人民的普惠性伦理,“共享”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要给人民更好的生活。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难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形成共享性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共享发展实践的指向之五,是坚持改善人民福祉指向,构建共享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一是构筑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主要完善权利公平的制度建设,用财政力量确保中低收入者的基本需要,优先保障生存权利公平、健康权利公平、受教育权利公平、就业权利公平、发展权利公平;完善机会公平的制度建设,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不同时期的需要,建立立体网状的公平,确保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完善规则公平的制度建设,要坚决消除特权和“潜规则”,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完善分配公平的制度建设,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是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等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将共享理念体现在我们的法律、政策和制度中,通过制度保障不同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权利。三是构筑统一共享的社会救助体系。在教育、医疗、就业、扶贫等民生领域进行制度整合、资源整合、政策整合,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统筹协调体系,形成救助资源供给稳定,救助政策互动互联,救助工作运作协调高效;制定出台救助对象在生产和经营中的优惠扶持政策,完善救助工作造血体系,不断提高救助对象的自身造血功能,从根本上帮助救助对象脱贫致富。
作者:许海东 郑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