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室4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自2015年起进行岗位分工调整,包括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手术护理质量及医生对护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水平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医生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改善医生的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服务。
手术室是治疗及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护理工作具有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工作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护理中的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近年来,手术向更复杂、更细微的方向发展,一些新仪器、新器械、新手术方法不断涌现,加之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整体专业素质,业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1]。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优质、高效地完成手术配合及各项工作,对于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室自2015年以来对科室护理人员按照职称、工作年限、学历等进行层级管理,对部分不符合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的人员进行岗位分工调整,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全科43名手术室护士,均为医院聘用制且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自愿参与研究,并参与完整个培训过程;年龄20-50岁,平均32.5±5.5岁;工作年限:1-5年9人(20.9%),6-10年12人(27.9%),11-15年10人(23.3%),>15年12人(27.9%)。学历:大专及以下20人(46.5%),本科及以上23人(53.5%)。职称:主管护师及以上12人(27.9%),护师20人(46.5%)),护士11人(25.6%)。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我科室自2015年起以护理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出发点,进行岗位分工调整,包括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2.1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使用。以护士的能力为主要指标,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将手术室的护理岗位设置分为N0-N4级。其中N0级护士为助理护士,为护士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手术室工作不满1年或者≥1年但未获得执业证书的护士,其主要是在专科护士的带领下学习基础手术洗手配合,协助完成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手术间的管理等工作。N1级为轮组护士,护士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完成手术室准入培训,考核合格。N2级护士为专业护士,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获得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完成N1级核心能力培训,参与护士培训、手术抢救和实习生的带教工作。N3级护士为专科护士,护理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手术室工作经验10年以上,完成N2级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负责进修、助理护士的带教,可竞聘护理小组的组长,负责专科护士的培训、护理常规的撰写和小组的业务管理[2]。N4级护士为专家护士,是护理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日常协助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开展科研,负责授课、组织护理查房、编写培训教材,进行业务考核,协调大型抢救手术。2.2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岗位需求,对护士进行岗位分层培训。采取专科小组培训为主,全科集中学习为辅的培训方式,护士长和教学组长共同管理,护士长负责协调、组织和评价工作。教学组长负责基础操作、理论授课以及手术带教。N1级护士培训内容为手术室基本理论与专科操作,常规洗手、巡回和急诊手术配合工作等。N2级护士培训内容为常规及专科手术配合技能、手术室理论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和保养,论文撰写的方法,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培训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N3级护士培训内容为各种手术的配合工作、手术室专科理论及技能,论文撰写能力和科研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管理下级护士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N4级护士注重培训质量监控、护理管理、组织协调、科研及教学以及处理疑难问题等能力。理论知识以多媒体演示授课,操作以观看录像、教师示范的形式授课,手术带教以手术台旁示范形式授课[3]。3.观察指标3.1手术护理质量。根据《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手术室护理服务规范制定手术科室护理质量考核量表,内容包括术前使用抗生素、各手术入路、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应急处理共9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包含若干个条目,最后均转化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Cronbach'sa系数为0.88。3.2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手术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手术医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满意度的计分1-10分。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70-79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Cronbach'sa系数为0.85。培训前调查87例手术,培训后调查85例手术。4.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SPSS14.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培训前后的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满意度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的比较。培训后,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护理水平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培训前后手术室医生满意度的比较。培训后,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微创手术、复杂疑难手术不断开展,手术室新技术、新业务不断增加,手术室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医院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仍然比较紧张。有效配置手术室有限的人力资源是稳定护士队伍的基础,也是提升护理科学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4]。培训是强化手术室人力资源,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适应现代手术室管理的当务之急。2012年《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应该在医院护士队伍中实施岗位管理,以更好地服务临床、服务患者[5]。指导意见中也对各层级护士的岗位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室的护理人员存在工作经历不一、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差距大的问题。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是以层级管理为基础,结合护士的岗位需要进行的分层次培训,其有利于培养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适岗护士,加强手术室护士的梯队建设。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培训前首先确定各级护士的岗位职责,明确各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和方向,打破了以往管理中的包办制[6]。在岗位设置和岗位分级使用后实施分层次培训。胡洪萍等人的研究报道[7],分层次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岗位适用人才的培养,全面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整体业务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后:(1)手术室护士的手术护理质量提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中变革原有的培训方式为结合岗位需求进行分层培训,护理岗位设置与护士职称、资历、技能、沟通、协调等能力相匹配,不同层级的护士承担不同的护理任务,护理工作安排合理。各护理岗位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和工作难度不同,所需的操作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对疾病的综合评估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8],通过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制订了针对性的岗位规范化培训计划,人员培训分层次,使在岗的各级护士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手术室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认清自身岗位胜任情况,达到各层级准入的要求,使“人适其岗,岗得其人”[9],从根本上解决护理岗位职责不清的问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各级人员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了护理风险,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2)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提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是通过全科每月定期讲座进行理论培训,护士不分专科,按照上级随机安排手术。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中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固定服务手术室间的管理和手术配合,实现了专业人员专职化。固定的人员,相对固定的专科工作时间,组员熟知手术配合要求、手术步骤和方法以及专科医师的个人习惯,与医生密切配合,提高了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10]。同时,手术护理质量提升,改善了医生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质量,改善医生的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朱秀静 潘聪桃 邵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