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
新课程赋予为了教师的工作心得的内涵和要求。在新课程《地理课标》六个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学习的传道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让自己真正从舞台上“独奏者”的角色变为“伴奏者”的角色。例如对非洲的学习,我们先让学生看一段“神秘的非洲”的视频资料,在看视频前要求学生设疑,看完后将它们总结出来的问题或特点归纳为几个问题,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最后让学生代表上台发言。整个过程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效果也很理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学生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正确处理好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他们既可以从课本中学习,又可以从自然、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教材形式的多样化,特别是知识来源的多样化,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因此,现在是“学生带着教材和问题走向教师”。近两年的高考、会考试题中出现的材料题,信息来源就非常广泛。有从各个刊物中获得的材料也有从网上获得的信息,更有一些民谚中体会出来的常识。结合雾霾、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发展与环境》一书中引出的一段文字:‘你可以不卷入战争,你可以不从事生产,但你不能不关心环境,除非你拒绝生存。’这段文字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列举出至少四种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请选择其中之一设计一幅漫画,并给命名。”这个材料来自于课外的书刊,但他以教材中的环境问题作为切入点,突出了教材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这道题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的评价,称之为一道具有新意,设计成功的试题。
三、用心领会
《地理课程标准》,合理处理学生和教师地位关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看学生有没有达到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能否完成某项任务。我们必须用心领会《标准》中的深刻含义,特别是每一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参照行为动词选择自己的教学方法。如“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根据需要查找所学的地理信息。《地理新课标》中的‘活动建议’是提供教师组织室内外地理教学、活动的参考性意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根据需要选取一个或者几个活动,并不一定要照活动建议照搬。例如:讲解五种地表形态时,因为内容很枯燥乏味,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沙土和几张纸,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沙子堆出平原和高原,对比它们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堆出山地和丘陵及堆出盆地,对比它们的各自特点及异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地形的基本类型和特征。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就真生的做到了把时间和过程还给学生,让知识的获得成为学生自己劳动的成果这一《课标》要求。当然学生活动的设计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的趣味性;2.活动的可操作性;3.活动的开放性;4.活动的有效性;5活动的时效性。
四、注重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理想的教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转化为一种能力。我们要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地理应具备的能力包括:1.读图、填图、分析图的能力;2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图的能力;3.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4.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迁移和运用能力;5.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师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我们自身的魅力积极、稳妥、富有创造性地促进教学的顺利实施,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地理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止以上这些,实际上还可以通过多方面来吸引学生。如语言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广西职称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心志 单位:辉南县高集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