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课程,其教学质量的良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时护理服务质量的高低,因而教学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以学生自主预习、学习为前提,以对某一知识点的详细阐释为目标,联合短效视频进行表现,进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1]。本文以我校2013级三年制大专护理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微课教学,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级三年制大专护理60名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男10名,女20名,年龄为19-22岁,平均年龄为(20.0±0.6)岁;观察组男11名,女19名,年龄为18-22岁,平均年龄为(20.1±0.7)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层次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学生使用教材均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妇产科护理学》(夏海鸥主编)[2],故而具有可比性。1.2方法给予对照组学生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按照教材章节进行教学。观察组则采用微课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为(1)首先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为《妇产科护理学》,划出该门课程中的重点章节,供学生提前预习,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学习,进而提出问题,或结合此研究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教学中将现有的教学资源与大量护理操作视频进行创新与整合,进而制成类型各异且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辅助教学,视频时长以<10min为宜;(2)建立微课学习平台:教师可组建世界大学城空间学习交流群,将教学中所用的微课视频上传到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以供学生随时进行浏览;学生自己也可将微课视频下载至手机或电脑上,随时观看,以供其自主学习,且教师可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答疑、测试以及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等。1.3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第一,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两项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微课相关章节分数均为45分,两组的考核项目相同,且统一教师打分;第二,教学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人手一份,发放60份,收回60份。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对比观察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以及微课相关章节成绩较之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见表1。2.2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见表2。
3讨论
微课教学法较之于传统教学法,可增强护理知识的渗透性,从而扩充学生的知识库,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主观能动性,全面发挥出自身特长和优势,为高素质人才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3]。当前,微课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级院校都相继加大了教学和科研力度,并在其实际应用中收获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微课教学法被引入到具体教学中之所以会被普遍看好,究其原因在于其以视频展示、小组形式讨论发现问题、教学资料查询、课堂讨论研究、学生总结以及教师补充说明等为主要核心;将原本单调枯燥的课程变得富有趣味化,且以学生作为主体,凸显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4]。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则联合微课教学后,观察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以及微课相关章节成绩较之于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以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充分表明微课教学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后,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且有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应用效果显著,具推广价值。
作者:胡蘅芬
相关专题: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