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力”对DMC模式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
“管理力”对高职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同样,对于DMC模式下的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目标的设置上,有助更好地与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在DMC模式中,Destination(目标)是创业教育的根本,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如何,首先与人才培养目标有关,也与教学目标有关。这种目标是统领学生学习的首要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作为院系两级的教学管理主体和广大教师,“管理力”有助于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把确立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
(二)在教育的理念上,有利于有序地与学生创业素质
开掘相契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一个创业人才综合素质中的首要条件。在DMC模式中,Destination(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合作精神(Cooperation),竞争与合作是创业成功的两个关键能力。有鉴于此,在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踏实肯干、团结合作等优秀职业道德。可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甚至比技术技能水平更为重要。
(三)在课程的实践中,有益于充分地与学生多样创业兴趣相融合
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效果中难以衡量、但在学习效果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在DMC模式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围绕创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管理力”是基于从实际出发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办法,可以建立起一套新的卓有成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将是创业教学管理中的重心问题。
(四)在教学的管理中,有利于科学地与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相适应
“管理力”与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联系,更多地体现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条件、考试考核方法、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等工作。这正是DMC模式对高职创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而最终落实到如何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教学规律,科学地制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上来。
二、与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辨析
传统的教学管理重心主要是过程管理,即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与高职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大相径庭,与DMC模式下的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也相去甚远。这种传统“管理力”存在以下三个主要弊端。一是容易忽视人才培养目标。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只是作为一个空洞的口号,而与实际培养人才过程相脱节。许多高职学院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大都仿效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办法,成为一种压缩型的“本科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学生上课学习主要在校园内进行,以学习专业理论为主,职业技术技能不受重视,更谈不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企业仍然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对新员工从头开始进行培训,更不要说让他们进行创业了。二是不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改革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管理,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一味强调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往往是“一刀切”,比较刚性和呆板。这种管理体制机制与广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与创业市场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发展多变性不相匹配,必然导致学生循规蹈矩,教师缺乏改革的动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改革和创业创新精神。三是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有力杠杆。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却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尤其用于评价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时候,更是容易造成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效果与社会需求的联系相脱节。在人才质量评价方面,往往以学院本身的评价为主,而忽视企业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必然是一种片面的评价,也是不能正确反映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由此可见,DMC模式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绩效,实际上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对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管理与评价而言,关键的问题是,院校培养出来的高职创业人才到底与原定目标是否存在差距,或存在多少差距,以及如何通过“管理力”来缩小这种差距,从而实现“管理力”重心从传统的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根本性转变,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作者:朱建新 单位: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