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训缺乏实践应用
培训,即先“培”后“训”,光“培”不“训”,培训后不给员工提供一个实际锻炼的机会,理论不经过实践的验证便很快就忘却,培训没有任何意义。企业的领导人在抓培训时一定要让参训人员加强实际锻炼,提高素质能力。
2培训的对策研究
2.1加强培训考核
健全培训考核机制,人力资源部门要重点监督培训过程中的教学质量,重点了解员工接受培训的态度,重点关注培训后的效果。严格培训考核制度,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办证、考证,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岗位实际技能。如果员工仅仅拿到了相关资格证件,而不具备实际的岗位技能,操作技能不高,安全素质薄弱,管理水平低下,那么拿到的证件再多也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反而会给企业以错觉,认为经过培训的员工已经具备了岗位操作技能,有资格上岗而大胆地使用了,可实际不仅不会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工伤事故或生产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认真对待培训考试,由培训管理部门或非培训教学部门来统一组织命题、考试、阅卷、评定,通过第三方的介入来真实地验证培训效果。
2.2做好培训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训应该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需求制定培训规划。一是对培训进行准确、科学的定位;二是要有计划、有条理地稳步推进;三是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优选培训对象、科学制定培训方法;四是要将培训效果的好坏与员工的收入挂钩,与培训教师的业绩、报酬挂钩,培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应以培训效果作为检验、衡量;五是要落实责任人,健全培训责任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合理解决工学矛盾。
2.3建立需求分析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准确分析培训需求才能让培训达到预期效果。培训为什么会流于形式?受训员工为何会有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没有准确、有效地分析培训需求,没有充分考虑岗位的需要和员工的需求,从而导致实际工作和培训的内容联系不大,造成了员工对培训不但没兴趣反而会有抵触情绪。常见的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有:①观察调研法。通过观察调查员工的行为、言谈举止,工作表现,发现存在的问题;②访谈考察法。通过与员工访谈交流,了解员工关于培训方面的意向和想法;③绩效分析法。通过分析员工的绩效情况判定与期望绩效的差距,解析出低绩效是何种原因所造成的;④能力测试法。设定工作目标,要求员工按一定的规则完成,通过完成的情况判定能力和水平的缺陷[2-3]。
2.4平衡内外师资
是外聘讲师还是用内部讲师,关键是看培训想要提高那方面的技能和水平,关键是要做好内外师资力量的结合。外聘讲师一般情况见多识广,对通用的管理办法和标准化的操作技能流程比较熟悉,但是他们往往不了解企业的业务,讲课内容容易与企业的业务脱节。企业的内部讲师对企业情况非常了解,因而授课内容相对来讲更有针对性。所以,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内部讲师队伍,对内部讲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授课积极性。职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于一批稳定、专业、尽心的教师队伍。
2.5培训实践应用
要想达到或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后必须安排员工进行实践,让学和用结合,在实践中系统的梳理培训知识,更全面地巩固掌握知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培训,达到用中有学,学以致用。
3结语
培训具有正反两面作用,合理科学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素质,改善企业业绩,获得投资回报;反之企业如果盲目地进行培训,不但达不到提高技能和管理水平,反而会劳民伤财,成为企业和员工的负担。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员工,都要坚定地支持培训和主动参加培训。要加强管理、规范秩序、提高培训质量,达到解决问题、实现企业目标的目的。
作者:殷建新 许守龙 苑昌振 单位: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