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失真现象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真实性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的,要求会计核算应以真实发生的交易与事项为根据,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可以看出其中的真实性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并具有可核性。会计信息发生失真的具体表现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账簿信息的失真,其中又包括会计凭证信息与会计报表的失真,会计凭证有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一般原始凭证的失真现象表现为对其凭证不如实填写或伪造甚至篡改、打白条或以收据代替发票、不按规定要求开具发票以及对虚假发票的使用;记账凭证失真现象则表现为在无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对虚假记账凭证的编制;会计报表的失真现象主要表现在脱离账簿,人为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制两套报表,不能让使用者了解到企业的真实盈亏状况。第二类为账务信息的失真,主要表现在截留、转移甚至人为对损益数据的调整,使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与资产状况不能真实的表现,导致账面与实际不符,使资产的管理更加混乱。如果没能严格依据财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对财务账簿进行设置与科目的使用,使会计核算系统出现账目混乱现象。
2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危害与其发生的原因
2.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做假账等手段,使一些违法违规的支出变得合乎法规,甚至将一些吃喝嫖赌费用通通报销,不但助长了社会腐败之风,同时也影响到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直接或间接的阻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矛盾与隐患,威胁到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与运行,直接影响到对社会各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会计信息失真使企业管理阶层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与决策,有关部门更无法正确的判断企业生产的科学化,让企业陷入到被动的宏观管理上,导致一些资产和资源的浪费与损失。另外,会计活动是由会计主体和一些相关的人员进行的,所以,先要维护会计主体的利益。
2.2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
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为会计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不利于管理者相关决策的制定。我国企业近年来常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而且涉及金额较大,作假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发生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企业内部相关制度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漏洞,部分经营者与会计人员利用这些规章制度中的漏洞进行操作,同时,在法规中对于一些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加之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水平低下,也是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一大主要原因。
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强化企业内部监督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会计的监督职能,只有充分发挥了会计岗位的监督职能,才能保证企业中各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在我国法律法规范围内的进行,同时协调企业内各监督职能间的关系,明确各岗位的管理目标与职责所在,发挥各职能间的互相监督的作用。另外,要加强会计监督系统的监管,做到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的披露,自然不能缺少相关的制度规范,虽然公司法中有规定监事会人员与相关职责,但是很多企业中的监事会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而有名无实,只有使其责权独立,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此,应制定并出台新的会计准则,并针对国内公司经常出现问题的准则加以规范,同时规范企业对财务信息的披露,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3.2完善国家相关会计制度与规定
首先,国家应完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制度,保证注册会计师真正发挥审计的重要作用。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必须强化相关政府机关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监督力度与处罚力度,建立失真会计信息的相关网站,以便企业与社会能够查询到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企业与责任人员,增加企业、经营者与会计人员违规的风险与成本。
3.3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知识水平,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完备自身基本知识的储备,并将其运用到日常会计工作中。另外,会计人员在上岗前都要经过职业道德素质培训,但大多都是形式化培训,实际工作中往往将这些规则抛于脑后,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对会计河北职称人员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作为会计人员还要熟悉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行使自身岗位的监督职能。
作者:许韵聪 单位:黑龙江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