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体姿势
与手势、表情一样,身体姿势也能够传递各种信息,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身体姿势指以躯干为主体的身体各部位做出的各种姿势以及呈现出的不同状态,包括头势、躯干式、腿势、脚势以及坐势、站势、卧势等。我们会看到,人在得意时就会昂起头、挺起胸,在发怒的时候也会这样做,但是与得意的姿势不同的是:这时,人们会将拳头紧握,双眼发出怒光。而当人失意不得志时,则会弯腰、弓背、头颅低垂。由此可见,身体姿势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很密切的关系。中西方身体姿势有很多共同之处,如点头的基本含义是“赞同”,侧头的动作表示“猜疑”。但有的身体姿势在一种文化中存在,却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如西方人的耸肩动作表现为皱眉耸肩,双肘弯曲,双手向外摊出,甚至还微屈双腿等等,表示“我不知道”、“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无能为力啊”等含义,在中国则找不到与之完全相同的动作,只有相似的动作,即耸动双肩,然后加上吐一下舌头的动作,这是一种干了错事以后感到尴尬的孩子气动作。成年人滑稽地做一下这一动作,就表示“我露怯了”。
二、触摸
在生活中,当人们思考问题时,会用手轻拍额头;当不愿意听到别人的谈话或者拒绝别人的意见时,会用手捂住耳朵;长者会轻拍晚辈的头部表示关心爱护;朋友相见,亲切握手;亲人重逢时会深情相拥等等,这些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动作,都属于触摸的范围。在西方国家,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都会说一句道歉话。在中国,常常听到西方妇女抱怨中国人抚弄了她们的孩子。不论是摸摸、拍拍、搂搂或者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她们知道对方这种动作并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喜欢而已,所以不好公开表示不满。但在她们自己的文化中,这种动作都是无礼的,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和厌恶。
三、产生身势语差异的原因
身势语之所以在文化方面表现出国别、性别、职业和年龄等差异,与其社会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探讨这些原因也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身势语的文化差异。
1.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西方人性格外露、直率、好动,并且具有冒险精神,性格独立,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拥抱在西方国家很常见,不分男女,只要是朋友,都会友好地拥抱。而中国受到传统几千年封建礼教的统治,男女有别的社会现实使人们对男女过于亲昵持非常保守的态度,男女在公共场合拥抱,几乎是禁忌。身势语性别差异缘于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不同。一切对其所实施的语言教育、行为教育、心理教育等都围绕着男性的主导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进行,男性被告知要有男子气概,要表现出阳刚之气,而女性则被提醒要有女性特有气质,要表现出阴柔之美。女性具有合作性,男性更具有竞争性,在身势语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习惯特征。不同职业以及不同年龄的人群身势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和社会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达到工作目标的完成,符合职业工作的规则是不可少的。“职业微笑”的目的就是和客户搞好关系;美容师的“触摸”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也有的职业人由于自己的社会地位高,显示自己的自信,不自觉地形成特有的身势语。而社会对于孩子与成人的要求不同,孩子是被成人呵护和保护的一方,这就要求成人有自我控制能力,成熟稳重一些。
2.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人重视思维的个体性,其思维方式是分散型,主张个性解放,讲究人人平等,所以在交谈时要么大家都站着,要么大家都坐着,在交谈时也一定要直视对方,表示胸襟的坦荡和完全的平等。而中国人重视思维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是综合型。在公共场所,中国人无论坐着还是站着都可以交谈,即使是挤坐在一起也其乐融融。至于性别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女性一般倾向于通过身体姿态尽量表现出自己性别上的气质、性格和情感上的柔媚特征,例如坐姿端庄,特有的娇羞的表情等。而男性则希望自己的体态能够体现“具有男子气概的附加色彩”或者雄性魅力,例如昂首阔步行走,给人以一种坦坦荡荡的感觉。各种职业类型的人都会具有本职业一种惯性的思维方式,比如塔尖势手势,具有相当低位的权势的领导脑海中的“我比别人强”的想法促使他们使用这一手势。而孩子天真活泼,大脑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情绪很随意就发泄出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成人认知水平高,思考问题深入,不轻易表露情绪。
四、正确对待身势语文化差异的实践举措
1.教师教授课程方面
随着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展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外语,也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学习汉语。然而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只单方面注意到语言的重要性,忽略了身势语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授外语课程或者对外汉语课程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身势语在中西文化表现出来的差异,可以在课堂上示例给学生看,加强学习效果,让学生更深地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同时在教授礼仪课时,教师也要为同学解释性别、职业、年龄等差异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日常交际应用方面
身势语在生活中多式多样,但如果不了解它,很有可能闹出笑话。我们都知道食指和中指伸出来构成“V”的形状,刚好代表英语中的“胜利”,这个动作随着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媒体前向士兵打出这个手势而变得人人皆知。有的人不知道其中的奥妙,结果做错了动作,产生不小的问题。有一次,美国前总统布什去澳大利亚访问。为了表示友好,他在众人面前摆出了“V”形手势,然而非但没有博得当地人们的好感,反而引起了众怒。原来他把手背对着观众,而手心对着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有不少人在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一定会接触到很多外国人,也有很多人想更多地了解异性或者其他人的心理状况,那么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除了日常与对方多接触多学习以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获取信息,或者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关掉声音来观察人的表情和动作,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加深对身势语的了解,减少在人际关系中的误解。
五、结语
学习身势语文化差异是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视觉艺术论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接触越来越频繁。对身势语文化差异进行更深一步探讨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将有利于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作者:孙永兰 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
相关专题:网络言论自由微博案例 南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