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花纹布对服装设计的启示

摘要:花纹布是一种通过踏蹑提综等方法织成的布料,包括斗纹、花椒纹、鱼骨纹、蜂窝纹、牛肚纹等,在黔东南的台江县、丹寨县、剑河县、雷山县、榕江县等地尚可见到,但数量不多。如今,黔东南妇女已不再用手工织造大量的花纹布,只有老一辈们还偶尔纺织一些,为节日盛装和女儿们的嫁妆做准备。文章通过对黔东南花纹布的浅析,探讨传统工艺对服装设计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花纹布;服装设计

花纹布是一种通过踏蹑提综等方法织成的布料。“蹑”是古代织机上提综的踏具,而“综”指的是织机上经线的分组。花纹布一般是用四蹑四综或两蹑四综的提综法织出。在踏蹑提综的同时,还常采用夹纱的织法,即粗经纱夹细经纱或粗纬纱夹细纬纱。这两种织法结合所织出的布料表面凹凸,纹样的空间感极强。花纹布的纹样包括花椒纹、斗纹、九瓣花纹、鱼骨纹、蜂窝纹、牛肚纹等(图1、2、3),在黔东南的台江县、丹寨县、剑河县、雷山县、榕江县等地尚可见到,但数量并不多。由于工业布的兴起,黔东南妇女已不再用手工织造大量的花纹布,只有老一辈们还偶尔纺织一些,为节日盛装和女儿们的嫁妆做准备,她们用双手编织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祝福。黔东南妇女的妙手巧思让花纹布呈现出如同针织面料一般多变的肌理。与此同时,作为梭织而成的面料,花纹布虽没有线圈结构的弹力,但经纬纱线纵横交错的编织让它变得更厚实、稳定和挺括,具有极强的塑形能力和面料肌理的空间延展力。是怎样的织造手法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织布的过程:第一,煮棉纱;第二,过浆晒干;第三,绕线舵;第四,排线;第五,穿经纱;第六,梳纱;第七,数纱;第八,上机织布。其中,过浆和数纱是花纹布织造中比较有特色的环节。过浆是指在棉纱上涂抹芋头浆或魔芋浆。这一过程是为了让棉纱有韧性,在排版纺织时不容易扯断,织起来也比较光滑、顺手。数纱则决定了花纹布的样式,通过不同纱线数的组合创造花纹(图4)。

整个织造的过程与后期的染整工艺均采用纯天然的材料。花纹布的优点显而易见,不仅有较高的空间塑造感和不易变形的组织结构,还健康、环保。因花纹布之类的土织布多使用天然纱线和天然染料,有人对它易褪色、不耐磨等缺点提出疑虑,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土织布被逐渐遗忘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比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耐用型消费观,现在更多人持有的是注重品位和品质的体验型消费观。目前商场在售的高档服装中,大部分的面料是环保、健康而又娇贵的。除了丝绸和羊毛,混纺的亚麻织物因其良好的造型能力和品质感已跻身高档面料之中,成为高端时尚的新宠。所以,土织布本身没有问题,真正有问题的是我们看待它的眼光。广州服装设计师协会对广州服装设计师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50%的设计师不清楚面料的成分和化学特征,约30%的设计师只是略懂皮毛,真正了解面料的设计师不到20%。更深一层来看,这几年服装行业常常提到“产业链脱节”,其中一方面是指服装企业与面辅料企业之间缺少及时有效的沟通,导致在面料大批量生产的同时,服装设计师面对庞大的国内面料市场却只能望洋兴叹,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面料。笔者认为,产品定位的偏差和从业者的忽视才是土织布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关键原因。传统工艺的传承不应是简单的符号式复制,以服务于现代人类生活为目的,且被人们欣然接受的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会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黔东南花纹布的织造给了我们以下启示:第一,服装设计师业务能力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同样重要。从花纹布的织造过程中可以看出,设计者参与或了解的工艺环节越多,创新思维发散的空间就越大。黔东南的妇女从种植棉花到去籽纺纱,从织布画蜡到染整刺绣,她们完成了每一道工序,也创造出花纹布、蜡染、苗绣等让人叹为观止的传统工艺。

如果不是对纱线属性的了解,黔东南的妇女不会想到用芋头浆和魔芋浆为面料增加韧性和光泽;如果不是对织机的熟悉,她们也很难用穿行的梭子创新出这么多美丽的纹理。第二,服装设计公司应积极参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强设计和技术层面的交流,并鼓励服装设计师与面辅料设计师相互学习。社会文明化进程的加速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部分从业人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心应手,但当他们跨越到同一产业链中的其他领域作业时,难免有“隔行如隔山”的无力感。从设计创作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壁垒,阻碍了设计思维的发展,缩小了创新的空间。第三,服装院校在培养设计人才时,可以考虑多将纺织染整类的相关知识与设计结合进行教学,甚至开设专门的纺织专业课程,让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服装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时尚的流行变化之迅速、种类之繁多着实让人眼花缭乱。然而,纤维艺术设计在时尚领域的地位之重仍不容小觑,面料作为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值得我们为之努力钻研。黔东南的美丽花纹布也许就是一把打开记忆之门,带领我们找到答案的宝贵钥匙。

参考文献:

[1]王彦.侗族织绣.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连海,朱悦梅.民间织花.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周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作者:易田龙佳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花纹布对服装设计的启示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57496.html

    相关专题:偷偷拿掉保险套 丧尸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门户实践调查简述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