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地质资料管理发展趋势论述

1服务化管理期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人们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不断加大,地质资料服务工作逐步展开。2002年国务院发布《地质资料管理条例》,2006年要求加强地质工作,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工作任务。国土资源部要求建立健全地质资料网络服务体系,明确服务信息维护更新和网络技术支撑工作责任,强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的培训与监督检查,这是地质工作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特征。该时期成果地质资料服务主要体现在借阅、复制和网络目录查询等项目上,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侧重于展览、科教,网络服务正在建设中,原始地质资料的汇交与监督已经得到重视,新规定将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列为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的必要条件。

2地质资料管理发展趋势

当前地质资料按属性可分为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和成果地质资料三类;按服务部门可以分为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系统、省级地质资料管理系统、武警黄金部队地质资料管理系统、油气地质资料委托管理系统、核工业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等五大系统。地质资料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地质服务工作,管理好地质资料,能为基础地质调查提供基础支撑,能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能优化地质科研工作水平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质量。经过60年的发展,地质资料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着重强化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形成一套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全国地质资料馆通过接收、保管和服务利用由中央财政出资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物化遥、水工环等工作中产生的地质资料,向国土资源部汇报并对各省级馆藏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各省(区、市)均建立了独立或合署办公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本行政区的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油气资源、放射性矿产、海洋地质等资料实行了委托保管机制,地质资料的开放使用与服务工作将逐步展开。在新形势、新机制、新政策引导下,地质资料管理迎来了新的变化,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各地纷起,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得到重视,地质资料监管系统逐渐成熟,信息服务程度开始加大,三大类地质资料间建立有效关联是地质资料的核心发展方向。

2.1馆藏机构建设逐步加强

地质资料馆是专门存放与管理地质资料的机构,其职能就是规范化收集地质资料,对地质资料系统梳理、分类、归档,公开地质资料目录,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除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实施成果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分开管理外,全国31个省(市、区)均建立或正在建立综合型地质资料馆,独立馆的主管单位多为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部分馆与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合署办公,还有部分地质资料馆是某单位下设的一个部门。据统计[2],全国33个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正式专职人员平均9人,其中有22个馆藏机构专职人员不足5人。在国家加强地质工作的大背景下,地质资料管理得到重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建设与管理正发生重大转变。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中,安徽省地质资料馆的规模最大,信息化程度高,计划建成国家特级馆。2009年,安徽省地质资料库开始建立,总投入约5.4亿元,建筑面积约5.5万m2,人员编制15人。库房分5个单体建设,其中成果地质资料库9000余m2,实物地质资料库1.6万多m2,地质科普楼5600m2,科研综合楼约2.3万m2。新建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库将配备全自动密集架仓储设施,成果库恒温控制系统,资料接收冷冻灭菌处理流程,全库区施行智能监控,引入先进的技术打造和前瞻的建设理念。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当前已收藏各类成果地质资料1万余种,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的收集正处于起步阶段,按照国土资源部通知要求,2013年起原始地质资料要按照规定汇交。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原始地质资料存放问题,在今后资料库管理中需要做出适当调整,以完善地质资料馆管理职能。

2.2监管与服务日趋完善

经过长期的发展,地质资料的汇交、监管与服务工作已日趋完善。由于地质工作是按项目管理开展,地质资料的收集也就按项目开展。各省(区、市)地质资料馆对已经汇交地质资料的单位发放“地质资料汇交凭证”,以此来证明一项地质工作的完成。只有当成果、原始和实物地质资料均交齐之后,该凭证才可以发放,未完成地质资料汇交的单位无法获得凭证,也就无法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地质勘查成果通报系统为地质资料监管及服务提供技术手段。各地勘单位将当年地质工作完成情况、取得的成果通过该系统如实填报,主管单位通过该系统一方面能迅速掌握全国地质勘查进展情况,监督管理地质工作,另一方面又能及时向社会提供信息,增强服务职能。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也已经运行,在全国31个省(区、市)有专门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填报员,他们将本省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收集保管或委托保管,并形成目录或清单,通过网站发布向社会提供服务。原始地质资料汇交规定新出台,各单位还没有形成实施细则,其管理办法可以参照成果地质资料管理。

2.3管理工作制度趋于丰富

在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建设中,油田系统做得最为规范、成熟,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固体矿产勘查类借鉴。《地质资料管理条例》颁布以来,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明确了中国石化油田事业部为地质资料主管机构,先后成立了中国石化地质资料中心和各油田分公司地质资料中心,发布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质资料管理办法》,建立起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体系及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流程。从2004年起,每年召开一次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会议,对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加强制度和标准建设方面,编制了《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地质成果报告编制要求》等4项地质资料管理方面的企业标准,为强化地质资料质量管理提供依据。中石化公司每年举办地质资料管理培训班(李红雯,2012),宣传国家和企业地质资料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断提高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资料管理人员的信心和责任心。信息建设方面,中国石化先后开发研制了《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管理系统》、《油气地质资料委托保管系统》,在中石化各油田分公司全面推广应用并建立起相应的地质资料数据库。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设极大提高了网络服务水平。在传统的“到馆利用”服务人数和资料数量几年持平的情况下,网络利用数量逐年增加,某些单位的全文网上阅读服务数量已经超过传统服务方式,大大增加了资料利用率。信息化建设增强了创新服务模式,部分单位推出了各种资料专题服务方式,例如结合课题研究开展编研工作,针对老井复查进行批量资料查询和借阅服务,进行每月新接收资料的摘要汇编,重点勘探区块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汇编,主动推送至相关部门及科研人员手中。这些新的举措,都是创新地质资料利用服务模式的积极尝试,值得各类地质资料管理机构效仿。

3地质资料管理对策建议

在国家重视地质资料工作的背景下,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和管理得到空前大发展,杂乱、破损、自闭的地质资料逐步得到规范,形成系统,并开始向社会服务。但在管理过程中,部分问题突出,有待于改善。(1)明确职责,完善地质资料汇交体制。地质资料在汇交过程中,成果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与实物地质资料不同,成果和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只需要一份报告、图件、记录本、电子数据等,不存在汇交成本。而实物地质资料实体庞大,要有选择地收集,同时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且常常由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承担(周忠斌,2012)。一个省的地质资料馆规模一般很小,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去支撑他们到各地方收集实物地质资料,要想打破这种不合理体制,就要一方面加大馆藏机构地质资料容量,另一方面修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政策,规定地质工作者有义务将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到馆藏机构或其指定地点。(2)建立诚信体系,监管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当前,地质勘查工作质量较差[3],导致地质报告质量下降,给矿业活动和矿山建设带来极大影响。加强地质工作验收是严把质量关的一个重要环节,验收工作要由各省(区、市)国土厅或地矿局、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业内专家共同完成。项目评审可以检验地质工作中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对于地质资料的真实性还需要通过实物和原始地质资料抽样检测及现场勘查验证等。验收不仅是对本次工作的一项检查,更是为某单位下一步能否做好勘查工作的一次资质评估。强化验收环节在地质工作中的地位,可以在国内所有的地质勘查单位建立一套诚信体系,将各单位工作成果评估结果纳入该体系管理中,通过地质勘查资质管理对地质工作质量差或造假单位取消勘查资质。(3)加快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建立全覆盖信息共享平台。温家宝指出:“以信息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机遇,加快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地质资料信息化便于长期保存、复制和传播地质资料,可以迅速地从大量地质资料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方便向社会提供服务。地质资料信息化要求对于以前的纸质资料进行扫描存盘,新项目形成的资料要求汇交电子文档及图件。为方便资料的查询和使用,要重视信息网络化建设和资料目录、摘要模块建设,建立电子阅览室,科学整合信息资源,形成覆盖全国的地质资料网络系统。(4)加快开发地质资料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地质资料产业化是地质资料发展、提升地质资料地位的重要机遇。地质资料产业化就是要对地质勘查、矿产开发过程中的重点地区进行剖析、归纳,总结新模式和好做法,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和管理系统,延伸产品链,向社会提供经验示范。对于形成一定产品的地质资料,尤其是一些重要钻孔数据,要有明确的知识产权,同时配套有产品价格和保密政策等,通过地质资料交易所获得信息远比重新勘查、钻探成本低得多。根据地质资料的研究而制定的部分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引导市场资源配置[4],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山东“焦家式”金矿区地质资料研究总结了其成矿模式、类型,建立了三位空间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5],为找矿预测、资料的二次开发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支撑。

作者:王雪 黄贤营 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地质资料管理发展趋势论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52914.html

    相关专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 制冷与空调 四川


    上一篇: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下一篇:电视宣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3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