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职院校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内容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职院校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新媒体运用情况和特征以及新媒体资源的使用情况,掌握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潜在应用价值,为正确评估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带来的影响提供依据。我们以江苏省内较有代表性的3所高职院校学生为调研对象,开展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26份,有效率91.7%,分析结果如下:1.学生对新媒体有着较高的认同感和依赖性学生较为鲜明地表现出对新媒体的认同和肯定,65.3%的学生认为新媒体的使用“利大于弊”。在“新媒体的使用程度”中,67.6%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使用”,其中28.9%的学生认为对新媒体有了依赖性,22.4%的学生选择偶尔使用,“新媒体使用原因”(多选)一项中,52%学生选择为了便于和同学、朋友互动联系,41.8%的学生选择为了方便快捷地获取咨询,32.5%学生选择为了娱乐,41.2%的学生选择希望能够展示自己;在关注和发布的信息方面,36.4%学生选择了个人感悟和生活记事,21.5%学生关注娱乐和体育信息,仅有9.2%的学生表示会关注时政。“网络媒体的使用频率”选项中,排名前4的依次是微信、qq、微博、论坛。2.团属新媒体平台思想教育初显成效调查的3所院校都采用了“1+N”模式,已形成以校团委为中心,以各院系团总支、校级学生组织为结点,以学生社团、班级团支部、团学干部、学生骨干为单元的团学新媒体网络。在团委的牵头引导下,团总支和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主要学生组织都开通了微博或微信,实现了团属新媒体阵地的全面覆盖。组建了学生网络宣传员队伍,3所院校共有网络宣传员500多名,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较高,27.2%的学生关注了团委的官方微博或微信,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校内其他组织的微博或微信关注度,92%的学生关注了所属团支部的微博。团组织积极运用团属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布思想教育有关的信息、活动占信息总量的42.6%。3.学生对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关注情况在粉丝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阅读量和活跃度却增长缓慢,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吸引力和黏性还有待提高。个体在一定需要得到满足后所引起的愉快情绪体验,会使今后的兴奋点能专注于那些满足需要的因素,因此新媒体平台所发的内容符合学生群体的需求是关键,与学生的经验、习惯和喜好相对应、相契合的内容更受关注。64.3%的学生表示虽然关注了团属微博、微信,但不经常看其内容。学生认为实用性高的信息分别为:微信抢票、投票和青年榜样展示。47.3%的学生会关注微信、微博上的大型活动的抢票信息,如十佳歌手大赛、社团巡礼节晚会等文艺类活动;43.8%的学生会通过团属微信为好青年评选、优秀团日活动和五四红旗团支部等投票,间接反映出学生在信息接收方面更倾向于自我选择、自我认同的方式;52.1%的学生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到活动的信息和内容,其中文艺类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受到较多关注,信息的有效传递使得小众化的讲座和论坛参与人数和活动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高,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座的情况,从“我要你参加”的被动模式,变成了“我要参加”的主动状态;41.7%的学生较为关注青年典型,身边的看得到、学得了的优秀同学更容易成为学习的榜样。
二、新媒体平台对共青团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
1.提高了高职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独立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每个用户都有机会成为舆论主体。一方面,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获取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变成信息的提供者,每个人随时都可以以一种虚拟的身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就关注的政治事件发表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人人网、百度贴吧等论坛引起话题,写微博、上传身边的新闻到网站表达观点,无形中把个人的意见集合为群体的意见。因此,通过微博、微信设置不同话题,吸引学生参与,既让他们倾吐心声、宣泄情绪,又能有效集中观点。另一方面,以往单向的传播方式,无法直观地了解学生对思想主张的接受情况和认同程度,而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量、阅读率、转发量都有数据可查,可以直观地了解信息传播的效果并及时调整传播策略。2.拓展共青团开展差异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思政教育缺乏针对性。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性格特点、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其思想状况,思政教育只有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产生实效。新媒体为团工作者直观、深入地了解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的潜在需求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网络中,学生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体系,高度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真实的想法,42%的学生表示人际交往依赖微信、QQ、微博等方式,在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其中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加愿意在网络上够畅所欲言表达自我。只要思政教育者善于运用这一沟通交流的平台,重视微博的回复、私信功能、微信的后台留言功能,就能更为快捷、更为真实地了解学生的诉求、掌握学生的想法,逐步建立亲密关系,成为学生网络上的伙伴,在信任的基础上,发挥首因效应,使思想引导工作事半功倍。3.深刻影响共青团组织学生的方式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是一对突出的矛盾,学生更多受到虚拟人际圈的影响,虚拟的组织数量庞大、时尚轻松、类型广泛,能够满足青年千差万别的兴趣爱好,某些“圈子”已拥有稳定的成员和一定的章程,频繁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动员力,开始形成与共青团争夺青年之势。共青团陷入想竞争又缺乏媒介的不利局面,传统的层级化的组织架构和行政化的工作模式受到冲击。学生沉迷于虚拟交际,少部分学生产生了孤独、苦闷、焦虑等情绪。调查发现,42%的学生在课余时间留在宿舍用上网、打游戏、睡觉消磨时光,高达67.4%的学生承认会一有空就“低头看屏幕”,参加室外活动的学生数量减少,弱化了学生参加团属活动的动力和兴趣。
三、共青团基于新媒体开展思想引导工作的思考
1.理念创新,坚持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当代高职学生是中国社会群体中思想活跃、反应敏捷、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也最容易被虚假信息、负面信息所误导。共青团工作是由学生的心理感受和行为决定的,青年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和活动参与者,也要成为我们的工作力量和活动设计者,应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服务青年和教育引导青年相结合,把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综合素养相结合,树立全团使用新媒体的理念。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比翼齐飞”。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会产生对社会的认知偏差。多元化的媒体接触才会使青年学生对社会环境变化有一种平衡、客观的感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运用,延伸和放大了信息的传输。高职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新媒体平台容易成为少数学生发泄情绪、宣泄不满的渠道,因此规范的制度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共青团在新媒体运用方面既需要深入细致的思想引导也需要制度的规范约束,制订《共青团新媒体管理条例》,针对学校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相关新媒体平台,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统一申报、备案等条款,规范团属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打造具有责任感的团属新媒体平台,杜绝跟风报道和断章取义的片面报道。
2.方法创新,以新媒体平台整合资源
《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社交网站、微博和微信应用的主要使用功能:上传照片、发布更新状态、发布日志、评论,对于即时通信工具,用户主要用它来聊天或者是关注朋友圈,这两类应用主要是用来沟通、交流、互动,认识更多的朋友,维系当前的熟人关系,而对微博的使用主要是关注和参与新闻热点话题、关注感兴趣的人及与其发起互动交流,微博社交媒体的属性凸显。团组织要根据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功能调整工作的侧重点,从社交网站了解学生,用微博发起话题,通过微信进一步凝聚学生。学生的新特点新变化,是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依据。在传播方式上,根据学生喜闻乐见的关注点和热点问题,改变居高临下的说教,摒弃念文件、读通知式的传达方式,通过平等的双向对话,直面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需求,积极主动、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减少学生的顾虑和猜疑,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加大新事物、新典型和新风尚的宣传力度,扩大互联网上的正面声音,通过“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相信并接受观点。加入学生喜爱的创意类、解读类、流行类的信息,适当运用时尚潮流和诙谐幽默的语句,让宣传内容“萌萌哒”。通过与粉丝的互动提高活跃度,通过粉丝的自传播,再影响更多的学生,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提高青年对团组织的黏性和依赖度。
3.内容创新,构建思想引导的基础
新媒体平台因其条目化、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内容往往过于分散、难于聚焦。团组织将大部分内容话题化,将碎片化热点信息集纳在一起,在传统的工作和活动中探索性地融入新媒体元素,坚持“用户至上,内容为王,特色制胜”线上线下同步推动,线上发起,线下聚集。根据重要时间节点,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工作,开展五四评优微分享、我与祖国共奋进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网络上统一发声,形成合力。根据重点工作开展联动,如“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以线上招募的形式,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并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参与,改变学生通过辅导员通知、查询校园网等方式了解团的工作或活动情况。讲座、论坛、思辨会等主题性强的活动参与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改善了学生在不感兴趣的情况下被通知听讲座的窘况。调查显示,公益志愿类活动受到学生的追捧,67%的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报名参加公益类活动。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通了志愿者微博、微信,注重收集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公益活动,提供志愿者交流感想、记录心情的平台,将志愿活动和爱心募捐纳入新媒体公益推广,精心设计系列主题活动,如旧衣物募捐,支教志愿者招募,留守儿童志愿者招募等。
作者:徐颖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