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民族音乐教学人文精神论文

一、民族音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高校学生必备的一种精神素质,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有利于学生养成人文精神的品格。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具有风格独特、题材广泛的特征,学生们接受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人文精神滋养的过程。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大家能够在民族音乐的艺术宝库中重新审视自我,坚定人文精神的思想追求。其次,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帮助学生形成人文思辨能力。思辨能力通常指学生的思考、辨析和识别能力,当然,人文思辨能力是整个思辨能力的有机构成部分,民族音乐教学恰恰为人文思辨能力的养成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民族音乐资源异常充足,风格迥然各异,强烈的多元化特征使学生深切地领会到不同音乐的差异和艺术魅力,进而对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展开思索和反思,从而稳步提高人文思辨能力。

二、民族音乐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和对策

(一)凸显情感的功能与作用

民族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触及人类情感和心灵的艺术形式,试想若缺乏情感的投入,那么即便音乐的演奏技艺再高超,也只能让听众索然无味。例如,在民族器乐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重情感的投入和渲染,促使器乐的演奏以情打动人,创设民族音乐浓厚的文化情境。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切不可一味地讲述乐器演奏技巧,而是要千方百计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干劲。教师要将传授与乐器密切关联的基础知识为首要环节,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器乐知识后,再培养学生在演奏乐器时的情感渲染和表达,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但能提高器乐的演奏技巧,更能将自身的情感表达融入到音乐中,凸显人文精神涵养。

(二)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塑造人文思辨能力

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抓住两者的内在关联,切不可将其人为割裂,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温馨的教学氛围。例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教师要破除以往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方式,转而以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帮助学生重新审视所学曲目,教师要提醒广大学生将这首曲目放到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去欣赏,并向学生依次提出如下问题:该曲目创作背景如何?曲目与绘画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曲目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该曲目的演奏乐器都分别经历了哪些变化?通过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分组展开探究协作式学习,不断地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究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和博大精深,在自主学习和独立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三)学校要加大对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文化阐释水平

长期以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是延续专业音乐学校的课堂教学体系,甚至会盲目照搬,教师在教学时对演奏技能的关注度明显多于传授教学技能,这种老套的模式直接致使教师人文素养普遍较低的局面。鉴于此,高等专科学校应有意识地对广大民族音乐教师开展专门培训,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以塑造和培养广大教师的人文精神为基本目标,依靠教师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带动全体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除此以外,课程设置方式要获得改进,例如,在民族音乐教师中可适时地渗透若干人文课程,如哲学、文学、美学和音乐人类学等,不断地丰富教师课堂传授内容,推动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牢固坚持技能培养和人文精神塑造并重的原则

针对以往民族音乐教学一味地注重技能训练而忽略人文精神塑造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深入挖掘民族音乐的基本内涵,促进人文思辨能力的提升,使广大学生深刻地洞悉民族音乐的本质和精髓,将音乐的表演放到具体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这样一来,方能准确地剖析民族文化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艺术价值,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知和印象,领略音乐的美妙与神韵,凸显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人文价值。

三、结语

纵观整个民族音乐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我国的民族音乐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性和人文性的土壤中,并在自身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地汲取传统民族文化的养分,进而使民族音乐不断发扬光大。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切不可盲目地照搬西方音乐理论,也不能盲目地偏重于音乐演奏技巧的传授,而是要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音乐演奏技能的训练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做到统筹兼顾,依靠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突破,教学设置的改进,全方位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推动民族音乐教学的进步和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者:吕海莲 单位: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民族音乐教学人文精神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49283.html

    相关专题:西部资源期刊影像因子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上一篇:移动AdHoc网络通信原理论文
    下一篇:老年大学心理素质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