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1.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城市供水企业通常下属单位众多,各个下属单位一般都实行财务独立核算,其信息管理和传递机制也是根据各自情况设计,往往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使得财务信息传递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性。因此,对于供水企业整体而言来说,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往往难以保证。
2.无法满足成本公开的需要
目前,城市供水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需要通过建立合理有效地水价调整机制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做好水价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意见》,供水企业在进行水价调整时,需要向社会公布企业运营成本等相应的财务数据。而现行的分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运行成本,为水价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资源分配不均衡,无法实现管理性需求
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供水企业财务人员的精力基本上都耗费在对一般业务的财务数据处理以及编制各类财务报表等方面,使其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实现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对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以及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进行有效地管理。造成了财务人员对公司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够,在管理上也难以有所作为。
4.人员配置,人工成本居高
城市供水企业往往按照市内供水的区域范围设置水厂等多家基层单位。每个基层单位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财务力量也尚难调剂,每个子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都有自己独立的财务部门和资金管理人员。这样的话,就造成了结构重叠,造成资源浪费,也造成无法很好地控制。而且,也造成了企业人工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二、建立供水企业财务集中化模式的对策
1.建立资金管理中心,实行资金统一管理
资金管理中心比内部银行和财务部更能有效地执行公司的指令,将供水企业下属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收支业务统一归并到资金管理中心办理,每天汇聚成员单位的存量资金,并进行资金资源再分配,调剂内部资金余缺。资金管理中心对下属企业或者单位履行资金结算、资金融通和信贷职能。供水企业通过资金管理中心,不仅可以加强对下属企业或者单位的资金收支监管,而且也由多头与银行开展业务变为集中进行操作,可以从整体上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控制整个集团的信贷规模,降低财务风险。
2.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严格按照标准化执行
由于集中化管理的标准化要满足供水企业自身及所属单位共同使用的需要,因此与以前各自会计实体独立进行标准化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在标准化过程中,要以满足实际业务处理需要为标准,防止标准化与实际业务处理工作脱节。首先,通过建立会计政策管理小组,统一公司内部现有会计政策,并定期修订现行会计政策。根据供水企业行业特点,建立一套有自身特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会计政策,制定出统一的流程操作手册。其次,统一各个下属单位基础数据的录入规则,对各单位需上报的表格中制水、输配、养护等环节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再通过细化后的表格进行层层汇总,分别进行对应的核算,从而得到数据详细、指标统一的报表,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
3.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信息化处理系统
将供水企业各下属单位的财务信息都汇总到的企业设立的总服务器中,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设立对应的关联关系,各下属单位人员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权限登录到信息系统中,将本单位的财务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上报。供水企业层面则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合理化校验,对不符合制度或的数据进行核算,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供水企业的各下属单位之间根据供水的关系的无缝对接,为企业的各类决策提供动态的、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4.形成规范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集中化管理模式持续成功的关键是财务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遵守程度。企业不仅要定期的对财会人员进行素质教育,而且要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过程中给财务人员更大的机遇。所以,供水企业必须建立从招聘到离职的全方位培养模式,目标是使所有参与财务集中化管理的人员,都能够有非常全面的职业发展规划。可以考虑实行在企业层面和下属单位层面的双向轮岗制度。一方面,财务人员可以互相学习对方优秀的经验;另一方面,对员工的能力和个人的激励,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5.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措施
现阶段城市供水企业应注重风险意识,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对每个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明确财务职责,层层落实风险防范责任制。在实施财务集中化管理的过程中,将风险控制融入了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职能之间的相互监察和牵制,使得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日趋完善。
作者:王巍炜 单位:郑州水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专题:社会主义新农村饭店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