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具体措施
学院在初步探索党组织进学生公寓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在学院团员集中的公寓建立公寓团支部,选配支部书记,在原按年级专业设置的团组织的基础上实现对团员的“二重覆盖”。此外,通过团员成长工作坊、宿舍微型团课、红旗团员宿舍评比等方面,尝试推进团组织进学生公寓。1)开展“我的宿舍我的家”红旗团员宿舍评比。通过督促同学遵守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帮助创建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文明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创造“积极、健康、团结、和谐”宿舍氛围的热情和积极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提高全院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水平。红旗团员宿舍评比包括:一是学业比拼。学院团委根据参赛宿舍4名同学上一个学期的成绩,折算出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名加分。二是寝室美化。参加评比的每个宿舍在保证宿舍整洁的前提下对宿舍进行美化。院团委组织师生代表对参赛的宿舍进行现场打分,决出该环节的名次。三是户外竞技。学院团委在该环节的比拼中引入团队素质拓展的活动形式,通过一些团队游戏,重点考察宿舍4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四是知识竞赛。比赛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必答题环节、抢答题环节、观众互动环节、选答题环节与风险题环节。红旗团员宿舍评比四项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宿舍评比的内涵,尤其是新颖的活动形式和互动的参与方式,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2)红旗宿舍挂牌。学院团委通过为红旗宿舍挂牌,强化团员的自我身份认知,积极引导团员增强责任意识和组织观念,为学生树立榜样,及时解决同学中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及时处理突发紧急事件,体现模范带头作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构建美丽、文明、和谐的宿舍和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3)举办团员成长工作坊和公寓微型团课。工作坊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中,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成为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手法。团员成长工作坊让团员青年在体验式的教学过程中对自我进行探索,了解外部的成长环境,确定好自己的成长目标。一些互动式的游戏设置激发了团员青年学习的热情,在快乐的氛围中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质,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宿舍微型团课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团课学习形式,它的特点在于上团课的老师将课堂放到学生宿舍,老师的宣讲与师生互动探讨紧密结合起来,每次参加学习的同学一般为4-8人。微型团课的即时互动效果较好,通过师生面对面的问答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加深理解。用这种比较灵活而又直观的方式开展团课教育,对于理论教育在基层的推进落实,促进团员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相结合、自我提高和共同提高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也是推进理论普及的一个有效载体。
2团组织进学生公寓的成效
1)实现“一个初衷”———实现强化团员在宿舍的身份认知的初衷。在学分制环境下,团员青年在公寓生活区往往忽视自己的团员身份,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虽然传统的按照年级或专业设立的学生团组织全部覆盖到了学生团员,但是在占据学生大多时间的公寓区域活动却不能体现到团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力体现。“团徽伴我进宿舍”活动通过在公寓深入开展的系列活动,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凸显了团组织在公寓的组织存在,达到了强化团员在宿舍的身份认知的目的。2)实现“两个推进”———推进基层团组织作用和团员带头作用的发挥,以团员红旗宿舍的评比推进全院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主要是来自于第一课堂和社会实践等,长期以来,学生大部分时间聚集的学生公寓是思想教育的薄弱点。学生公寓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后勤管理部门进行的日常生活管理,而“团徽伴我进宿舍”活动开创的送学上门的团员成长工作坊、微型团课等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渠道。“团徽伴我进宿舍”活动的落脚点还是放在团员青年在宿舍区域的带头作用的发挥上,通过红旗宿舍评比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创造“积极、健康、团结、和谐”宿舍氛围的热情和积极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提高全院文明宿舍创建工作水平,丰富了团员服务群众的新载体。3)实现了“三个尝试”———通过建立公寓学生团支部尝试团组织的多重覆盖,通过开展微型团课、团员成长工作坊等活动尝试创新团员教育形式,通过公寓团小组的工作开展尝试使其成为思想教育新的载体。组织有效覆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覆盖到成员,二是组织的活力得到体现。传统的按照专业年级划分的团组织基本覆盖了全体学生团员,但是学生宿舍区域的组织活力得不到体现。通过建立公寓团支部,对团员青年进行组织上的“多重覆盖”,破解了该难题。高校的团员教育要围绕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促进团员青年的和谐成长,“团徽伴我进宿舍”活动开展的团员成长工作坊和宿舍微型团课创新了团员教育的活动形式。这种比较灵活而又直观的方式开展党课教育,对于理论教育在基层的推进落实,促进团员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相结合、自我提高和共同提高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也是推进理论普及的一个有效载体。新时期,学生的团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影响,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三是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改变带来的冲击。学生团建工作只有因变而化,才能确保学生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徽伴我进宿舍”活动正是学生团建工作应对变化的新抓手。该项目的实施将使团建工作一些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通过具体的团建活动而找到了落实的载体。
3对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的一些思考
“团徽伴我进宿舍”团建创新项目是我们推进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的一个探索,在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1)与党组织进学生公寓的结合还不够。目前成立公寓党小组的主要集中在党员人数较多的学生公寓,以大三、大四为主,在低年级所在的公寓主要建立公寓团支部,但两者还没有完全结合起来。低年级的团支部在开展工作中可以侧重在思想引领和学业适应等方面,同时做好与高年级公寓党小组在活动上的互动。2)公寓团支部与传统的按照专业年级划分的团支部的关系还没有理清,工作开展的配合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破解这个问题,就要解决现公寓团建与院系团建的联动的问题。传统院系团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培养、考核团员和团内推优,让他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达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目标。实现公寓团建与院系团建有机结合,可以坚持“一个身份,两个舞台”的模式:院系基层团组织主要负责团内推优、注册管理、日常教育等基本职能;公寓团建主要对入住的团员的日常教育活动进行统筹、协调。如组织党的思想理论学习、课外文化活动,开展形势教育和各类党性教育活动,重点引导团员在公寓中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对团员在公寓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考察,将考察意见及时反馈给院系团组织,从而解决院系团组织对团员在公寓中的表现难以了解的问题,形成公寓团建教育考察、院系组织培养发展的联动团建模式。3)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最终要实现由院系主导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导的转变。团组织进学生公寓工作要形成面上的态势,达到全部组织覆盖,院系可以做一些探索的工作,但不能靠每个院系逐个推进,必须打破院系的架构,以公寓楼、楼层等为单位设置团组织,最终实现学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后勤管理处齐抓共管、院系参与配合的“公寓园区团总支—各公寓团支部—各楼层团小组”的组织结构。组织的二重覆盖必须突破一重覆盖的固有模式才能永远焕发生机与活动。
作者:何华莉 张婷 单位: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新疆高校应成立学生社区管理工作委员会和公寓学生工作办公室,由学生工作部负责全面统筹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工作。学生社区工作委员会拥有对后勤服务公司的管理、监督和考核权,并在相关协议中明确界定。学校各部门在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职责明确的开展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学生社区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其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
2形成党团组织进社区的长效机制。
学生党团组织进入社区,是将党团组织扎根于大学生群体之中,形成强有力的教育氛围。新疆高校党团建设应着力抓住社区这块阵地,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党的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教育,抵御西方社会思潮、境内外“三股势力”以各种手段进行的思想侵蚀和文化渗透。学校应成立公寓党总支,负责公寓学生党团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公寓党支部按公寓楼的分布设立相应的公寓学生党支部或党小组,每幢学生公寓建立团总支,每层设立团支部,从组织上保证学生党团工作在社区能够顺利开展,体现党团组织的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的作用,不仅使他们在学生中发挥良好示范作用,而且通过社区入党考察、实际表现、奖罚机制等,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在民族团结教育和学校维护稳定工作方面有着夭然优势,在学生社区思政工作方面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总之,党团组织进学生社区,是高校党团组织建设的一次重大创新,必须以制度的形式坚持下来。
3思政教师、领导干部进入学生社区。
调查发现,学生对思政教师、党政干部进入学生社区持非常欢迎的态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政教师进到学生社区,能有效地找到思政教育的突破口,很受学生欢迎。学校领导、系处级干部、各职能部门领导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制度,成为其工作职责,并列入考核,成为自觉行动。密切联系群众首先体现在密切联系学生,只有深入到学生中间去,才能了解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
4辅导员、班主任进社区。
辅导员、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贯彻者。辅导员、班主任进学生社区,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随时进行交流和引导,随时开展批评和教育,随时给予关爱和帮助,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进大学生社区的有效途径。首先,对辅导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社区每幢楼都要设立辅导员工作室,辅导员负责该公寓所属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建立例会、考核、巡视、值班等制度,确保辅导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进学生宿舍,还要考虑到各公寓楼学生民族成分的分布情况,选派不同比例民族成分的辅导员进驻公寓,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其次,要稳定辅导员队伍。学校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提供支持,使他们安心本职岗位,做好育人工作,体现自身价值。
5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大学生承受着较以往更大的心理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新疆高校很多学生来自偏远的农牧区和兵团农场,从小没有接触过心理辅导,加上家庭生活困难,部分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较强的自卑心理,特别是在学习、生活比较集中的宿舍区,很多心理问题集中蔓延。近年来,新疆高校学生宿舍矛盾发生率逐年上升,如果不及时疏导,个别学生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大学生社区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才能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到及时干预和疏导,有效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心理问题恶性发展,使学生的学业受到影响。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进入课堂,更要普及到学生宿舍。高校要在学生宿舍楼建立相应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咨询师要定期进入学生宿舍,开展不同形式的普及教育,加强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性认识;要建立宿舍心理信息员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社区有相对稳定的队伍,保证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高校学生社区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心理咨询师,根据不同民族学生在文化、语言、习惯、心理等上的差异,做好社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6石民族团结教育进社区。
新疆高校承担着维护稳定和保持团结的历史重任。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延伸到大学生社区,延伸到每一栋公寓楼和每一间宿舍,延伸到各族大学生的身上。首先,在安排学生住宿上,要尽量考虑到不同民族学生的分布。有条件的可以实行民汉学生合宿。鼓励不同班级,甚至不同院系的不同民族的学生住在同一宿舍,以便进行语言的学习、文化和情感的交流。其次,要结合社区学生生活的特点,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吸引各族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达到各族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目的。第三,在社区开展宿舍结对子活动。不同民族的学生宿舍要开展定期交流和谈话,形成固定联系制度。第四,要对学生社区涌现出来的民族团结宿舍和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和奖励,树立民族团结的典型和标兵。在评选“文明宿舍”和“文明班级旧寸,要与学生社区民族团结方面的实际表现结合起来,可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加强社区民族团结教育,使广大学生倍加珍惜各民族的大团结,倍加珍惜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大局,努力形成人人宣传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局面,把学生社区建成抵制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坚强堡垒。
7校园文化进学生社区。
学生社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区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社区为主要空间,以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社区文化建设,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独特的功能,增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在具体实施中,高校可以以公寓楼或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定期举办寝室文化节,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和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不断优化学生社区文化活动设施.给予经费支持.扩大学生活动空间.建立学生公共阅览室、学生活动室以及其他学生活动场所等,学生寝室应开通电话、电视、互联网,充分发挥现代化传媒手段在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把学生社区建设成为思想教育、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文化基地。新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为新疆高校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因此,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要突出新疆特色和民族特色,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8治安保卫进学生社区。
安全稳定工作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治安保卫进学生社区能确保学生社区良好的学习、生活、治安秩序,体现了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理念。要建立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将公寓的安全稳定工作作为公寓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公寓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聘请学生信息员,随时向层长、楼长、辅导员报告公寓内的安全情况。制定公寓安全责任制度,坚持在学生公寓进行治安、安全巡查制度,不断提高学生在公寓内的安全防范意识。
作者:周丽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
一、当前高校党建进宿舍存在的问题
1.党务工作者人员配备不够,且任务繁重,硬件设施需要完善
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支委会委员一般都是由政治辅导员或者优秀的高年级党员兼任,人员配备不够,加之日常工作繁琐,精力不足,对于基层党务工作缺乏经验,给党建进宿舍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宿舍楼党员活动室场地有限,硬件设施不全等也直接影响到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网络信息技术的两面性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变化给高校党建进宿舍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在扩大自己视野和知识面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不良网络信息的诱惑。网络是包罗万象的虚拟空间,环境复杂,部分学生对事物的好坏缺乏分辨能力,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陷入网上交友、网恋而不能自拔,或者只看个别党员干部腐败现象就对党失去信心,只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不能辩证的看问题,不能抓住主要矛盾。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态度和道德观念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带来一定困难。
3.新疆特殊的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习惯对于新疆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现实困难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许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大部分,而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比例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对于民族学生入党的愿望和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在宿舍中的影响力还不够大。
4.各年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不均,流动性大,不利于党建进宿舍的模范带头作用的充分发挥
目前学生党员发展比例不均,低年级党员较少,高年级党员较多,然而高年级党员参加实习支教等工作,在宿舍的时间少之又少,有的党员转正以后就面临毕业,在传、帮、带作用的发挥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党建工作进大学生宿舍的有效途径
面对新问题,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每个党员自觉接受监督,提高自身政治素质,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身边的学生,凝聚战斗力,处处事事都能发挥旗帜作用,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1.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创新基层党建的工作模式
推进党建工作进宿舍,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了一切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工作理念,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力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面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2]增加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数量,按人员比例配备相应的专职或经验丰富的兼职党务工作者,力争打造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基层党务工作者,改善大学生党员之家的活动场所的硬件设施,以确保党建进宿舍的质量。
2.创新载体,建立“红色微博”,利用QQ群,飞信等形式,主导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当今社会,曾一度受到公众认可的价值体系也受到强烈冲击。同时,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的自由性和平等性使网上各种思潮泛滥,导致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识上的淡化与模糊,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红色微博作为一种速度快、效率高、形式新、内容广的信息传播表达手段,深受90后大学生的追捧,并逐步成为开展党建进大学生宿舍的有效形式之一。在院系之间,班级之间还可以建立党员之家QQ群,通过QQ群、飞信、微博、论坛等形式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3.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感恩教育,努力培养
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在新疆这片多民族聚居的沃土上,始终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活动,例如“民汉一帮一”、“党员一帮一”“民族共建班级”“民族共建宿舍”、“民族共建晚会”、“双语大赛”等活动,互相交流,增进感情。同时,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加强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做一个感恩伟大祖国、感恩社会主义、感恩父母、感恩他人的高素质人才。针对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与发展方面,应该配备专业的民族党务工作者,做到“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充分发挥民族学生党员在民族生中的影响和带动作用,真正把高校党建进学生宿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形式。
4.建立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和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制度
学生党员联系制度的实施,让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可以由学生党员来联系和考察,每一个普通学生可以由入党积极分子来带动。同时一个党员负责三至五间宿舍,主要是宣传精神文明宿舍建设内容,协调同学关系,及时反映同学要求和思想动态。[3]对学生党员宿舍挂牌,使学生党员接受群众监督,创先争优,对党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更加方便了党员与普通同学保持较为密切的关系,真正使学生党员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
5.选任学生党员担任副班主任和新生导生
选任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班级副班主任克服了班主任年龄、工作等不便于沟通的困难,便于负责新生在寝室内的生活与管理。因此,比起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学生党员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更容易发现、及时帮助新生解决困难,并从思想上积极引导新生向党组织靠拢,同时也为学生党员提供了锻炼自我的机会,培养其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是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途径。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
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宿舍文化依托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宿舍文化建设。通过美化宿舍评比、星级文明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进同学们的友谊,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把宿舍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行为和生活中去,使他们在高雅、健康、融洽、活泼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在活动中接受科学真理的影响,高尚情操的陶冶,锻炼意志品质、培养交际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同时,通过党员形象栏、海报、广播、好人好事等宣传教育,让其他同学感受到“党员在身边”的感召力,使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党建进宿舍既有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全面的考察、监督、培养,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让基层党组织贴近群众,联系群众,让广大党员感受到党员就在我身旁,党组织就在我们中间,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党建工作进学生宿舍无形中将党的纪律和文化带进了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影响着周围的广大同学,让同学明白日常的言行举止都在党员发展的考察内,要时时以一名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最终,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让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变为自觉的行为,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校园以及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和优秀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起联玉 单位: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系
一、高校灰色公寓文化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一)公寓不和谐现象突出
“灰色文化”在校园内蔓延,在其危害下公寓中不和谐的现象也随之日益增多。一是不服从公寓管理规章制度。学生请假手续不规范,甚至擅自离校;寝室卫生脏乱;使用违规电器等。二是遇到挫折,选择逃避。三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生活习惯难以融入集体生活,不能正视别人的评价等。(二)忽视传统道德,盲目崇拜西方道德盲目追求西方物质文明,在生活消费上互相攀比。过度的高消费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寄生思想,为了追求金钱,享受人生,淡漠人格、道德。有甚者,把投机取巧、损公肥私作为生活的乐趣。
(三)娱乐文化毒化腐蚀
网络传播和影碟的泛滥,使不少大学生迷恋低级趣味的影片;网络走红小说成为大学生枕边书、课堂书;“迪吧”、“网吧”、“酒吧”随处可见大学生的身影;红头发、黑指甲、非主流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儿”爱不释手;种种娱乐文化犹如精神鸦片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四)不良网络文化影响目前,大学校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加入“网游”的行列。宿舍“游戏军团”整日在网络上拼杀搏斗,玩得昏天暗地。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此举种种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意见
以公寓文化建设为基石给学生在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上给予正确的规范和导向,离不开完善的公寓基础设施、优秀的公寓管理队伍及制度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以及举办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
(一)加强公寓基础设施与公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物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在公寓基础建设方面做一些细致入微、卓有成效的工作。新建学生公寓遵循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则配备设施,及时对原有的学生公寓进行改建、维修、更新。搞好公寓绿化、建筑、道路设施建设,在学生公寓社区内适当设置宣传橱板报、学习生活园地,树立温馨字牌等。把学校文化与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一方面,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景观,另一方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环境育人功能作用,增强学生爱护自然、美化校园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公寓管理队伍及公寓制度建设
1.宿舍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寓文化建设质量重要指标之一,对做好公寓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保持良好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校园文明和谐等等。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应切实从维护校园文化文明和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公寓文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担负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责任。2.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公寓文化的建设,要求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相对行使权利与相对受约束的、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公寓制度是公寓文化建设的保障,人性化的制度和管理会给学生群体形成约束力,制度的制定要遵循民主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相互监督。自律与他律的结合作用对学生群体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遵循制度量化考核也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制定标准,把大学生宿舍表现进行量化,与大学生的德育考核挂钩。管理人员认真实施,严格管理,用制度量化结果约束大学生在宿舍的行为。定期检查,奖惩明确,充分调动大学生创建文明宿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加强学生公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公寓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课堂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延伸,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学生公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分不开。学生公寓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组成以分管校领导牵头的学生公寓指导委员会,致力于研究学生公寓管理和教育工作,制定学生公寓管理的各项重要决策,积极处理学生公寓管理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外,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涉及学生教育、安全保障、精神文明、物业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这要求学校各部门之间要通力协作,在齐抓共管的前提下,要责任明确、分工合理。2.良好的公寓教育工作,能使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当今快捷的互联网,增进了大学生与社会的沟通,手指动动,便可“掳获”海量信息。大学生头脑中容纳了多来源、多层面、多途径的社会信息,怎样有效地区分这些信息?一些分辨能力低的学生不免成为敞开门的接受者,“来者不拒,多多益善”。通过良好的公寓教育工作,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真理,提高识别能力和加强自身免疫力。3.各高校应按有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措施,完善辅导员的考核机制,督促辅导员深入学生公寓;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环境上营造和构建有利于辅导员健康发展的工作氛围。使得辅导员能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倾听学生的心声,对一些心理上有困惑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四)重视和加强学生组织的作用
学生作为公寓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应充分发挥他们自我作用,以推动公寓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学生干部来源于广大学生群体,最了解公寓情况,工作方向最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因而在公寓管理中,务必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三自”功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参与宿舍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
“宿舍是我家,文明你我他”,必须将广大同学调动起来,把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业余爱好和审美观念等与公寓文化、卫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定期举办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宿舍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更好地诠释公寓文化。从宿舍公寓文化的主题上来讲,文化活动要系统化、主题化。将许多存在联系的小型而零散的活动组织起来,使之形成完整的系统,并赋予鲜明的主题,从而实现活动的品牌化和强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学生公寓是离家在外的大学生的“避风港”,也是大学生的心灵驿站,更是接受教育形成人生价值观生活观的重要场所,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建设好这块阵地。同时,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创建一流的学生公寓文化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去共同思考、创造、开拓。只有学校领导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公寓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中坚力量,以科学发展观为工作指导,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遏制高校灰色文化的蔓延,还大学校园一个绿色公寓。如何把灰色公寓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是高等教育一项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高校公寓文化建设需要更高的要求及策略去完成,做到全面诊断,措施得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在宿舍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综合考虑,准确把握公寓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
作者:秦蔚蔚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及原因分析
1.1设施设备老化,消防安全存在隐患
近几年来,随着生源数量下降,很多高职院校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涵建设为主,基础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大幅减少.很多学生公寓已经投入使用10年以上,墙体老化、开裂、破损严重,致使部分楼房漏水,一旦房屋漏雨造成漏电后果不堪设想.加之部分高职院校受修缮经费少、水电维修力量不足等因素的困扰,电力设施更新不及时,造成学生公寓中因电力设备老化而引发的火灾事故频发.学生公寓内学生居住人数多,用电量非常大,各类火灾的各类诱发因素极多,易发生火灾事故.主要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是床头灯被纸或毛巾等物长时间遮挡,经过一定时间蓄热,使可燃物炭化,很容易发生火灾;二是学生的手机、随身听、笔记本电脑频繁的充电而没有切断电源,由于充电器长时间蓄热,热量又散不出去,容易发生火灾;三是热得快、电热杯等大功率用电器在学生宿舍违规使用导致电线过热,绝缘皮熔化短路,很容易发生火灾.四是学生私拉乱接电线很容易短路起火[4].
1.2周边环境复杂,治安案件时有发生
多数高职院校坐落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频繁进出校门和学生公寓.而高职院校的安全保卫力量比较薄弱、物防、技防的基础设施投入有限、安全防范措施不科学等因素造成了治安管理疲于应付,也就使得校园周边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混入学生公寓偷窃、敲诈、抢劫,同时,也有极个别学生缺乏法制意识,在各种利益诱惑下,也参与到偷窃敲诈等违法活动中,给学生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1.3法纪意识淡薄,突发事件影响深远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组成复杂,即有高中毕业生,又有中专、职高的毕业生,还有少部分初中毕业的五年制大专学生.高职院校的生源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中留守家庭学生多、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多、学习基础薄弱厌学学生多.因此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安全法纪观念淡薄;心理不够成熟,爱享乐怕约束,自由散漫.在公寓内,赌博、偷窃、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公寓内吸烟、私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随意破坏消防设施设备等行为屡禁不止.个别学生里个性过于自私或自卑,又不懂得自我调节,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或刺激,便承受不了压力而走向伤人、自残等极端.学生因经济贫困、心理困惑、就业困难引发的突发事件往往都发生在公寓[5].
1.4管理责任缺失,安全事故警钟长鸣
从学院管理层面上看,学生公寓管理主要是由学生处和二级院部共同进行日常管理,保卫处、总务处等部门承担综合治理、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维修等职能.由于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沟通不顺畅的原因,不出安全问题一团和气,一旦出现安全问题,部门之间相互踢皮球、推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到了关键时候,“谁也能做主,谁都不做主”.从基层管理层面上看,学生公寓管理的主要队伍大多数是由退休、下岗人员组成,年齡偏大,文化素质不高,而且受用工制度的制约,大多为临时工,安全责任意识不强,人员进出管理和内部巡视检查制度往往落实不是十分到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还是停留在表面,学生处、团委、二级院部党总支、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滞后,重处理而轻预防,重处罚而轻疏导;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学生更加反感和叛逆,甚至出现与学校出现严重对立的情绪.
2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危机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根据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笔者认为全面整合的学生公寓危机管理模式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公寓危机管理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合作,也意味着学生公寓危机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了学生公寓危机的疏缓、危机的准备、危机的应对以及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四个关键的环节或者阶段.为了有效地管理学生公寓危机,高职院校需要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来确保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稳定发展.
2.1学生公寓危机的疏缓
学生公寓危机的疏缓是指高职院校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行动,以降低或消除危害及其影响的风险.疏缓工作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关系和谐、风清气正的学生公寓.1)学生公寓风险源的确认与控制.高职院校学生公寓内影响大且发生频率高的风险源主要集中在心理问题、群体性活动、安全与事故等方面.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八个方面.一是因就业、恋爱、经济贫困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引发的自虐、自杀或故意伤害事故;二是由于学业、饮食、住宿、收费等方面争议而引起的群体事件;三是触电、火灾和踩踏事故;四是大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五是突发性疾病、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六是因国际国内重大敏感事件引起的学生静坐抗议、打砸行为等;七是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被盗事件、性侵犯事件;八是因各种矛盾引发的打架斗殴事件.2)通过基础设施改善防范危害.学生公寓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特别是消防和安全防护设施.学校要按照标准化公寓的要求建设,投入一定的资金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确保每间宿舍有24小时热、开水供应、合理电源插座、优质直饮水、电风扇或空调、防盗网等基础设备;按消防要求添置、更换灭火器、水带、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及时更换老化电线、水管,修缮漏水宿舍.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必须使用三大现代高科技管理技术来增强学生公寓的安全系数.一是安装智能用电管理系统,有效控制学生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情况.二是安装监控系统的公寓,偷盗等事件也比未安装此系统的公寓明显减少,也对学生行为举止各方面起到警示作用.三是电子门禁系统,可以有效的阻止外来人员和飞本区人员进入学生公寓.一些安全设备比较陈旧的学生公寓,更要加强对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护.3)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学生来疏缓风险和危害.学生是公寓安全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能力直接影响到公寓的安全.因此,应多途径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安全意识及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一是安全教育大会、主题班会等传统安全教育形式常态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普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因此,传统的安全教育形式必须坚持开展不放松.要通过长期坚持开展专题安全教育大会、安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心中时时绷紧安全这根弦,主动或被动接受人、财、物的安全防范常识教育;能够明白安全行为失范的严重后果,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或救护的方法.二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通过世界大学城学习空间、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公寓安全教育.把教育的内容制作成精美的、寓教于乐的多媒体课件放在世界大学城学习空间上,令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对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的搭建,可以定期发布安全知识,给予学生安全指导.或把公寓安全热点问题、安防措施等编辑成信息实时发送,向学生通报,因势利导.三是把公寓安全教育穿插入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当中.可以在宿舍内举行消防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增强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掌握基本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可以在学院文艺活动中安排展现公寓安全内容的舞蹈、小品等节目;也可组织公寓安全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活动等,吸引广大学生参加.4)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管制措施来疏缓风险和危害.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但各种制度条块分割非常突出,约束力不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部门与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门卫与辅导员之间相互推责任,学生公寓的安全因缺乏制度的约束和保障而显得弱不禁风,问题频发.因此,需要高职院校站在学院层面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要形成严厉的管制措施保障制度的落实,方能疏缓学生公寓的安全风险和危害.高职院校要以学院的名义制定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定,这个规定应该是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在这个指导性文件之下,配套制定学生公寓门卫管理制度、贵重物品出入登记制度、消防定期检查制度、安全联合巡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确保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后,一定要抓好落实,奖罚分明.5)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疏缓风险和危害.学校宿舍管理部门改变单纯的“物”的管理观念,本着管理、服务与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正确认识自己既是宿舍管理者,更应该是学生教育者和服务者,遵循教育规律,强化育人意识.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贯穿于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形成“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格局.全面推进学生辅导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安全教育、学生党团组织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五进”公寓.
2.2学生公寓危机的准备
尽管学生公寓危机的疏缓工作可以使学生公寓变得安全,但并不能消除各种危机的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学校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一个较为系统的危机准备项目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1)成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应对学生公寓危机.高职院校应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学生公寓安全稳定领导小组”,将学工部、保卫、总务、二级院部等相关负责人纳入其中,形成了安全有人管,事故有人负责的责任追究制.要做到日常事情有处理,突发事故有预案,结合宿舍的特殊情况,提出防火、防盗、防恶性事故的具体办法、措施.组织三级响应机制,即各班委监查、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巡查、各二级院部书记、辅导员、学工部下寝督办并全程入住学生宿舍值班的安全管理机制.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对各宿舍进行突击检查和抽查;建立“二级院部———辅导员及专职班主任———宿舍学生干部”为一体的安全信息反馈制度,确保学生公寓突发事件稳妥有序的进行,对突发事件进行主动预防,快速处置,稳妥处理.2)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计划和预案.学校要遵循主动预防、快速处置、有效控制、稳妥处理的方针,实行统一领导、逐级负责、权责明确、协调联动的原则,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要建立学生信息员报告制度;规范突发事件处理程序;做好突发发生、处理的原始记录.并提前准备应急的资源,演练应急预案.
2.3学生公寓危机的应对
一旦学生公寓爆发危机,危机的应对过程便正式开始.危机的应对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降低危害的最初影响和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产生的次级影响和损失.危机应对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1)通知和警示.“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应利用公寓的公共场所的资源,张贴温馨的安全标语和警示标牌,将安全知识、管理制度向学生进行友善提醒并经常更换安全内容,尽量让学生在出入时看到,久而久之必然会铭记于心.2)发布警告信息.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应针对天气的骤变、自然灾害、建筑安全隐患、传染病疫情、停水停电等突发情况,利用广播、手机信息、QQ信息等媒体将紧急情况及时通知学生,指导学生做好应急准备,避免发生人员和财产伤亡.3)保护学生生命和财产.无论学生公寓发生何种突发事件,学校都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把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保护好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将学生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4)为学生提供服务.发生突发事件后,学校主动提供为学生各种服务,这种服务不仅仅包括饮食、住宿、通讯、学习的需要,更包括心理干预和辅导.
2.4学生公寓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
恢复和重建阶段始于危机的应对阶段,一直持续到学生公寓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在有些情况下,恢复和重建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主要是救济、安置和重建工作.突发事件结束之后,高职院校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突发事件过后的恢复和重建上来.要及时恢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特别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作者:李常 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新生导生培训班
“双导制”是机电工程系的特色管理模式之一,培训班以“提高工作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活动主题,通过向导生全面讲解企业文化——6S管理模式,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以便于他们更好的对新生进行理论上的灌输、实践中的引导,为新生入学后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2、6S理念宣讲会暨优秀宿舍经验交流会
这项活动主要是针对各宿舍的宿舍长,通过讲解企业文化——6S管理模式,让学生能更系统的了解6S管理模式的内涵,并组织优秀宿舍成员讲解成功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使单调的文字、条例转换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使同学们对6S理念的理解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起到了引领、帮助、促进大家共同进步提高的作用。
3、“老帮新”活动
这项活动以“以老带新和谐互助”为主题,通过宿舍之间“结对子”的形式,老生带新生,在加强宿舍间的了解和沟通的同时又传授整理内务技巧,使新生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同时也促进6S管理模式的深入推广。
4、“宿舍文化与大学生成才”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以积极、健康、向上,体现宿舍文化的育人导向、激励功能为演讲内容,通过同学们激情洋溢的演讲不仅能达到加深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认识,同时也能培养和锻炼广大同学的演讲才能。
5、新生叠军被比赛
新生入学后要经过十天的严格军训,在军训过程中,不仅体能上得到了锻炼,在整理内务方面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新生叠军被比赛就是为了强化、巩固军训成果举办的一次活动。此次活动在户外举行,每个宿舍至少派一名选手参赛,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观,参赛人数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通过同学们积极的参与、热情互动,优化生活环境、争创一流的活动目的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了每个宿舍里,每个同学的生活中。
6、宿舍布置设计比赛
比赛倡导宿舍布置设计要文明健康,积极向上,形式新颖,创意独特,体现青春朝气,文化气息,展示丰富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装饰中要充分利用资源,倡导自制,变废为宝。通过文明、安全、和美、净雅的活动主题,旨在创立和谐温馨环境,培养学生“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健康生活理念,提升宿舍文化品位,增强安全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加强团队意识和归属感,达到提升整体素质的目的。
7、宿舍文体争霸赛
大学生是意气风发的一代,宿舍文体争霸赛通过举办宿舍“三对三”篮球赛、宿舍象棋争霸赛、宿舍飙歌会等一系列活动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紧张激烈的比赛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相互的挑战、切磋不仅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更充实了大学生的内在素质,也达到了增进宿舍学生间的友谊,提高凝聚力和团结力的目的。
8、6S知识竞赛
一切创新必须有理论指导作为依据,6S知识竞赛要求每个班级通过初赛进行组队参加复赛,以答卷的模式对6S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宿舍安全知识做一个全面的普及。已达到“共建和谐校园,共创平安宿舍”的活动主题。
9、6S优秀宿舍评比
为了把6s管理模式推向深化,使“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日常化、规范化机电工程系以10月-12月为评比时间,进行全系的优秀宿舍评比活动,评比期间,学生宿管会每周将对各班学生宿舍进行两到三次检查,并结合宿管老师日常检查结果进行评比。其中:安全检查、文明检查各占20%,卫生检查占60%。安全方面主要包括:贵重物品保管、是否私拉电线、是否使用违规电器、有无晚归、未归等情况;文明方面主要包括:宿舍有无抽烟、酗酒、打架、斗殴、赌博、起哄、损坏公物等现象;卫生检查以机电工程系寝室6S实施细则为主要依据。通过较长时间严格认真的检查,使6S宿舍管理制度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施实现常态化,真正做到了建文明宿舍,树文明新风。机电工程系通过两届宿舍文化节的举办,使企业文化融入了宿舍文化建设,不仅使宿舍文化品味不断提升,也为广大同学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优良的环境,为构建温馨家园、和谐校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作者:赵萍萍 单位: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