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邻国家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据2014年人口普查数据,缅甸拥有5140万人口,具有较大的工业消费市场。近20年来,缅甸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将会有力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缅甸工业还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难以提供国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化工建材、机电产品、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工业品主要依赖进口。
二、德宏州发展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一)总量小,结构单一
2013年,全州工业总产值171.51亿元;工业增加值56.03亿元,占GDP比重为24.27%;糖业、电力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建材)、冶炼业(主要是工业硅)等四大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61.48%。可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缺乏精深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弱和抗风险能力低等特征明显,总体上属资源依赖型和初级产品加工型。
(二)区域产业分工不清晰,布局不合理
全州工业布局存在趋同现象,缺乏对不同门类、不同性质工业的集中安排和有效引导。各县(市)区产业结构差异不明显,工业产业及集群发展缺乏规范和指导,产业交叉布局;以行政区划为特征的经济形态特征明显,同质化竞争突出,争资源抢项目现象仍大量存在,各县市制糖、电力、建材、工业硅等产业同质性较强,产业间的互补性较差。
(三)园区建设滞后,工业平台支撑较弱
工业园区规划、定位、功能、区域布局尚在进一步修编调整中。全州5个园区实际投资额与规划投资额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瑞丽工业园区物流轻工片区和芒市工业园区帕底片区初现雏形,陇川、盈江、梁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本处于起步和前期工作阶段。园区用地指标严重不足,供地指标缺口大,园区为企业提供土地需要大量的征地拆迁安置贴补,严重制约引资项目落地。
(四)科技投入少,人才缺乏
2012年,德宏州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0.14%(比2011年降低0.05个百分点),分别是全国(1.98%)、全省(0.67%)的7.1%、20.89%,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倒数第3位;财政科学技术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31%(比2011年下降低0.1个百分点),分别是全国(4.45%)、全省(0.91%)的9.34%、34.07%,在全省排名倒数第4位。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不出、引不进、留不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职工整体素质低。
三、德宏州发展制造业的主要任务
(一)转型发展基础材料制造业
一是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清洁水电能源为载体,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先发展“水电铝”一体化。二是以芒市30万吨水电铝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为龙头,构建集水电、铝矿开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冶炼和铝深加工为一体的完整铝产业链,建设新兴建材加工产业基地。三是整合提升硅冶炼和有色金属产业,适度发展黑色金属。四是调整优化传统化工,优化发展新型建材,谋划发展金属新材料,培育发展小金属产业。
(二)推进新材料研发和制造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重化工产品深加工工艺。一是加快研发和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适销对路产品,促进重化工产品向精细化、新型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重点开发光电子材料、高性能铝镁合金、高性能铝合金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积极研发高性能复合材料。
(三)着力发展装备加工制造
一是以争取差别化产业政策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推进瑞丽北汽汽车制造基地、瑞丽银翔摩托车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进多家摩托车生产配套企业入驻,建设汽车摩托车生产组装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建立交通装备生产加工基地,努力打造“德宏制造”品牌。二是发展数控机床、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重化矿冶设备、电力装备等高端设备,发展大型铸锻件、模具、五金配件、紧固件等产品。三是积极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南亚、东南亚为目标市场,发展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机电产品制造业,打造出口装备加工制造业基地。四是依托中小水电建设工程,发展小水电装机设备制造项目。五是引进发展太阳能光热设备、太阳能光伏材料、地热能、生物质能装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行业;积极发展能源装备出口加工及组装。
(四)大力发展消费品制造
一是提升珠宝玉石深加工,建设集毛料进口、加工生产、批发零售、节庆会展、职业培训、产品研发等为一体的珠宝玉石综合加工基地,打造瑞丽“东方珠宝城”品牌。二是利用境外木材资源优势,推进木材加工由初加工产品向“精、深、特、新”发展,发展板式家具、仿古家具、实木家具制造,建设瑞丽优质红木加工基地,打造“中国红木家具城”。三是大力培育箱包、纺织服装、鞋帽、领带、皮帽、塑料制品、玩具、五金等出口导向型产品制造,建设轻工及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四是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家电、电子信息消费品制造。大力发展医疗护理、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产业,建设医药及医疗器械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五是依托境内外资源,大力发展以粮食、食用植物油、淀粉、饲料、水产品、热带水果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发展集运输、冷链、深加工为一体的海产品精深加产业。
(五)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坚持产城融合、特色立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夯实企业入园基础,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集结。一是采取园区投融资公司、企业投资、园企共建、吸引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加大工业园区投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和开发模式,推动园区市场化运营、差异化发展、实体化管理。积极引进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厂房,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探索以商建园、以园招商、以商兴业的现代开放合作招商引资模式,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业园区创办“园中园”,鼓励省内外工业园区到德宏合作共建异地园区,争取国际华商产业园、上海工业园落户瑞丽。
四、德宏州发展制造业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财税支持政策
1.建立工业发展基金。一是积极利用产业发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工业发展。二是鼓励金融、保险、民间资本与大企业集团共建工业投融资平台。三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四是建立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和上市培育为主的产业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2.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工业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制度。一是州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二是县市财政每年各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企业发展的项目前期经费、技术研究、贷款贴息等。三是争取获得省级财政对园区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的更多资金投入扶持。3.创新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加大企业技术进步奖励,对获得州级、省级、国家级技术中心认定,分别一次性给予10、20、30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国名牌(驰名商标),云南省名牌(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给予最高6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奖励;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并应用于生产获得经济效益的,给予企业20万元奖励。连续2年完成工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年均增长30%以上发展目标的,对园区管委会成员给予表彰奖励。4.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给予试验区的税收政策,政策规定有幅度的,按照最优惠的执行。除国家禁止和限制的产业外,对新办工业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实行前5年免征、后5年减半征收的“五免五减半”优惠。在“十三五”的头三年内,工业园区内新增税收全部留给工业园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建设、土地收储和招商引资奖励等。
(二)搭建金融支撑平台
1.加大金融贷款扶持力度。一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将工业列为业务发展和信贷支持重点领域,设立重点工业项目发展专项贷款;加快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开辟工业信贷“绿色通道”,每年信贷增量中用于支持工业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比例不低于40%,用于支持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20%。二是鼓励工业企业运用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2.建立完善工业园区投融资平台。一是成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由政府授权投资开发公司参与园区土地收储、融资和土地一级开发。通过经营土地等生产要素,广泛吸纳银行、社会资金,扩大融资规模。二是以土地使用权、基础设施项目所有权和经营权出让为突破口,采用多种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和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3.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可转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在工业园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服务窗口,推进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网上融资平台建设。
(三)做大做强工业企业
1.努力扩大工业投资。一是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重点,建立全州工业发展重点项目库,实行年度筛选、动态跟踪、滚动储备。二是发挥各类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拓宽工业项目融资渠道。三是加强后续跟踪服务,促进项目落地,着力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投产达标率。四是建立完善工业投资考核奖励机制,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纳入县(市)考核指标。到2020年,力争工业投资(不含电力)每年增长30%以上,全部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0%以上。2.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一是突出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主动有序承接以轻工为重点的产业转移,禁止引进污染大、消耗高、工艺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以发达地区及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密集区域为重点,选择国内500强、民企500强、云南百强,实施精准招商、点对点招商,提高招商的针对性。二是创新招商模式,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的作用,以外引外、以商招商。支持以大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为主体开发建设产业园区,促进以园招商、以商建园,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园区。3.不断增强企业活力。一是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二是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制定的鼓励非公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抓住全省实施千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机遇,加快推进以标准厂房建设为抓手,推动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三是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与高校、科研机构、国企合作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强强联合、强弱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使其成为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骨干企业。四是引导企业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适应本企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和法人治理结构。4.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一是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创新组织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二是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步伐,每年引进转化3—5项先进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项目,实施6—10项利用新兴科技,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二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提升食品、制药、特色农产品产业规模及技术水平,建设一批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创新平台、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计划,推动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州级技术中心。三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产业园区数字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及中小企业信息化,以骨干企业为主体,鼓励发展电子商务。5.努力实施品牌战略。一是在特色农产品加工、进口资源加工、生物医药、汽车摩托车、优质木材、天然橡胶等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区域品牌。二是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品牌经营、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
(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1.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向中央财政申请支持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实施工业人才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高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勇于开拓的企业家,推动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工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2.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一是鼓励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团队和职业经理人,由州级财政安排给予相应的购房补贴支持,所在企业给予同等比例配套经费,争取省级财政也给予相应支持。二是吸引高智能人才落户工业园区,加强工业园区高智能人才引进,公开招聘园区高级管理人员,广泛吸纳优秀人才和智力成果,提高工业园区跨越发展的管理水平。
作者:廖元昌 单位:中共德宏州委党校
相关专题:西部资源期刊是核心吗 石油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