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3篇

(一)

一、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建设项目施工领域存在的超越资质等级承揽业务和违法转分包等问题也逐渐出现在工程设计领域,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一是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揽业务。工程设计专业性强、种类多,根据建设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07年版),工程设计分为21个行业、151个专业设计资质以及8项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有的建设单位囿于自身技术条件和行业管理思维模式的限制,在招标公告中仅笼统提出行业类别,不能明确所属行业的具体专业设计资质。例如,村镇供水工程设计应按照市政行业给水工程资质进行招标,由于村镇供水由水利行政部门主管,通常要求投标企业具备市政行业或水利行业资质,并未明确要求所属行业的具体专业设计资质,可能造成不具备市政行业给水工程资质的设计单位中标,导致超越资质承揽业务。二是工程设计违法转包。工程设计违法转分包多出现在涉农建设项目中。县级设计单位资质较低,不能承揽比较大型的涉农建设项目,此类项目多由异地资质等级较高的设计单位承揽。异地设计单位虽然资质等级高,但缺乏基础数据资料,实地勘察和协调当地关系都存在诸多困难,设计成本也偏高,往往在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后,将设计任务转手给当地的县级设计院,导致项目设计质量不高。

(二)工程设计收费存在的问题

虽然早在2002年就已出台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规定了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但由于工程设计收费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性强等原因,建设单位较少关注工程设计收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过于依赖设计单位提供的计算依据,往往导致设计费用偏高。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费用的途径如下:一是提高工程设计收费调整系数。工程设计收费计算过程涉及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和附加调整系数,设计单位通过高套建设项目的行业、规模和难度等相对应的系数调整表实现提高设计费用的目的。二是未以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为计算依据。工程设计合同一般是在开展初步设计之前签订,此时的设计合同额是以项目估算值为基础计算的结果。经过批复的初步设计概算与估算相比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工程设计费用应依据批复的概算进行相应的调整。三是把没有工程设计工作量的内容作为收费基数。工程设计工作量通常包括:提出工艺条件、设备负荷及参数计算、设备工艺布置或定位等。建设项目一般都包含有大量的设备与工器具购置投资,设计单位通过把没有工程设计工作量的设备与工器具计入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以此提高设计费用。

二、加强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管理制度

针对项目建设时机的特殊性,应科学谋划,提前下达项目计划,预留充分的前期准备时间,同时减少行政指令的干涉,尊重履行招投标程序所需的时间要求;应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前期勘察设计等所有的建设工程必须进入交易平台,在交易平台完成项目报名、资格预审、招标答疑、开标评标、中标公示等全部招投标程序,加强对工程设计招投标的过程管理和监督。

(二)加大对工程设计的审计监督力度

针对违法转分包、超越资质承揽业务等多发问题,审计部门应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管部门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应选择重要时点和关键环节,强化对建设项目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的监管,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对重大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应重视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抽审中介机构工程造价审核的准确性,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应核实设计费用的准确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提高建设单位的管理水平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行业管理的固有思维模式。在现行体制下,由于部门利益的驱使以及行业管理的交叉重叠,难免会出现管理冲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转变行业管理的固有思维模式,按照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标准开展工作;另一方面是适时调整行业管理范围,有效减少行政管辖产生的约束。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认真领会建设项目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收费标准、招投标制度等相关政策、法规,切实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基本建设工作的需要。

(四)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制建设

工程建设相关主管部门应按照失信惩戒的原则,逐步建立诚信体制和失信惩处机制。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建立动态的工程设计收费系统数据库,记录设计费用经审计机关审定或财政部门评审后存在虚高不实的信息,纳入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构建设计单位以及相关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在日常监督管理、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中,充分利用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单位的虚高不实信息,区分危害程度列入“黑名单”或“不受欢迎单位”名录,并实行公示和通报制度,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周小波 单位:青岛市审计局

(二)

1.合理确定供水规模

供水规模的确定要结合区域实际科学考察,是供水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根据水利部发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供水规模的量定要根据当地实际用水需求列项,按最高日用水量进行计算。而其中的供水列项应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企业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其他未预见用水量。规划还明确指出:在确定供水规模之前,应综合考虑现状用水量、用水条件及其设计年限内的发展变化、水源条件、制水成本、已有供水能力、当地用水定额标准和类似工程的供水情况。要分区域按类确定供水规模。学校学生人口数要加入集中供水人数测算标准,也要同时加入居民用水人数中测定生活用水量。对于城镇居民有洗涤池或部分拥有卫生设施的应用更高的用水量做参照标准。总之,要充分考虑居民的供水现状、规划区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分布状况、用水需求、区域水资源分布条件、自然条件、供水现状等各项因素,综合分析,统筹规划。要与当地的总体规划相协调,以近期为主,同时要具备长远目标与打算,兼顾远期发展。

2.科学选取供水方式

按照供水方式这一标准来划分,农村供水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集中式供水工程下,由工厂进行统一取水,经过净化系统的净化,输配给用户。目前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农村供水工程逐渐打破了单村集中供水和联村集中供水的模式,供水区域由城区开始逐渐扩展至乡镇、农村,城乡联网、联供、联营和联管使区域供水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根据调查研究,目前分散式供水系统仍然在部分农村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表现形式往往为单户挖井或几户联合利用手压机井、大口井、集雨水池、水窖、引泉等微型工程供水。这样的分散化供水形式下,供水水源多为水井、河水、水库水、小溪水等。在集中供水模式下,供水规模较大,其供水的成本相比分散供水来讲总体要低,净化装置更为高级,水量和水质也能有稳定的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用户输水管网的建设耗费成本、人力、物力,前期投入较大。在分散供水模式下,供水规模较低,人均投入工程成本要更高,净化设备难以配齐,水质水量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突发的旱季,一些分散供水户会因为水源的限制而导致储水设备干涸,断水的情况时有发生。要提高农村水工程的规划管理,就要促进供水模式的合理搭配。参考水利部发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在水源水量充沛,在地形、管理、投资效益比、制水成本等条件适宜时,应优先选择适度规模的联片集中供水。对于靠近城镇的郊区等距城镇供水管网较近的地区,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优先选取管网延伸供水。但当水源水量受限等其他条件难以满足的情况下,可选取分散式单村供水。

3.合理选取供水水源

当供水水源点可选范围较大时,应对水质、水量、工程投资、运行成本、施工和管理条件、卫生防护条件等进行综合比较,择优确定。要对水源点供选区的水资源条件进行勘察,将其干旱年枯水期可供水量与用水需求量进行对照分析。供水水源的应用设计阶段就要根据其类型和特点,提前做好保护规划,为促进水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好准备。要在对区域水资源条件、用水需求、地形条件、居民点分布等系统掌握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运用方式。农村供水水源一般以水井、河水、水库水、小溪水等为主。其各个水源点都有其利用标准和水质标准。一般情况下,在对水源区的设计上,水库水的调用要充分考虑水量平衡,合理安排水资源在灌溉、饮用等方面的用量。小溪水、河水的调用要科学筑坝,尽量安排好上、中、下游河段的水量,做好水质保护。

4.净水构筑物设计

由国家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供水设施的工艺和水质要求提到了更高的标准。但学者惠恩才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供水工程融资模式研究》中指出目前我国已投产的供水厂处理工艺约有95%是按旧水质标准设计的。这些旧的处理难以有效去除新标准中CODMn、氨、氮、两虫等致病微生物及高达53项的有机物毒理指标,更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这些数据与水质新标准的矛盾是需要更多的努力去化解的。净化设备包括絮凝池、沉淀池和澄清池等都有各自的使用范围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净化设备将会对水质净化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规模小于5000t/d的净水厂应选用穿孔反应沉淀池。对于水质较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格栅,对原有设备进行改装提高其净化效率。对于规模大于5000t/d的净水厂应选取折板絮凝池和波纹板絮凝池,在供水规模过小的情况下,折板絮凝池和波纹板絮凝池尺寸过小是难以安装的。因此,应在供水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安装。净水构筑物的工作时间也需要合理确定。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净水构筑物的工作时间要在8h以上。但由于农村供水工程普遍有规模小、管网长、分布广的特点,再加上受农村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农村供水工程普遍存在效益低的特点。供水系统中运营费用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因此,净水构筑物的工作时间的合理选取将对成本控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可根据规模合理选取一班制、或二班制、三班制工作。

作者:李维鹏 单位:紫阳县水利局

(三)

一、新时期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所应具备的素质

1.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

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是基建处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在我国全面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筑牢思想防线,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腐化思想,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客观公正。

2.必须具有较强的道德情操

由于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始终恪守注重大局、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始终具备廉洁奉献、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始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管理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3.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不仅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更是确保基建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不仅要具备工程技术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管理能力,特别是要具备科学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较强的身体素质,否则就无法适应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需要。

二、当前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1.干部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对教学和科研高度重视,积极引进教育和科研人才,而对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重视程度相对弱化,导致一些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不够合理,有数据显示我国高校基建管理干部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干部较少,年龄在50岁以上的超过50%以上,已经不适应我国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需要。

2.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专业水平是对新时期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基本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素质较好,但仍然存在着个别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要求不高的问题,特别是许多工程技术管理干部不具备专业素质的问题,还有一些干部职业道德和廉政意识较弱,为了个人利益降低技术标准甚至吃拿卡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素质。3.专业培训有待加强随着我国工业化、科技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尽管我国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精通业务技能、管理经验丰富,但由于年龄、素质等因素,对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新工艺接受较慢,甚至个别干部抵制新鲜事物,导致管理水平不高。针对这些问题,个别高校加强了专业培训,但由于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有个别高校不注重对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培训,缺乏对新规划、新技术、新设计的应用。

三、新时期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培养路径分析

1.引进和培养专业管理干部

各级各类高校要着眼于优化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结构,大力加强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引进力度。要像引进教学和科研人才那样,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专业化准入制度,积极探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制度。要把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事业引人、待遇留人”的方式,切实把道德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人才吸引到高校基建工程技术管理岗位上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

2.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高校基建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新时期培养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重要任务。高校必须以提高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把“清正廉洁、恪尽职守、克己奉公、秉公用权”作为开展管理工作的自觉行动,切实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慎言,切实做到头脑清醒、道德高尚。

3.完善干部培训机制

加强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培养,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培训机制。各级各类高校要着眼于提高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综合素质,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近期、中期、远期培训规划,明确目标、原则、任务和保障措施,形成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长效培训机制。积极创造各类培训载体,建立岗位轮训、脱产培训、考察培训、交流培训、境外培训等多种培训载体,特别是要积极为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实践培训,着力提高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4.打造团队合作精神

高校基建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只是高校基建工程建设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发挥技术管理的重要作用,提升高校基建工程质量和效率,必须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大力加强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共赢意识,使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在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加讲大局、讲团结、讲协作、讲奉献、讲友谊、讲沟通、讲谅解,只要有利于提高基建工程质量效率、只要有处于加强基建工程各项管理、只要有利于强化基建工程技术标准,都应该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去沟通、去合作,切实通过团结合格打造质量工程、放心工程和百年工程。四、结语加强校园建设对于促进高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培养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队伍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重点在引进专业管理干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干部培训机制、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四个方面狠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较高、廉洁自律的高校基建处工程技术管理干部队伍。

作者:刘源明 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37065.html

    相关专题:老区 赵丹


    上一篇: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分析
    下一篇:测量系统的方案设计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