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普通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中的重要性,没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从而影响了实践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来踏入社会更多的是实践操作而不是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传授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学生遇到问题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那么他将会缺乏实践操作的能力。并且理论知识可以促进实践操作的完成,而实践操作又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它们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实践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见,教师应该采用理论与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的综合型的职业人才。
1.2实践教学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计算机专业是实践性与动手能力较强的一门课程。但是我国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相脱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缺乏符合时代需求的案例,使学生在一些程序问题上只能单打独斗,不能有效地利用教师这一有用的资源和不能有效的发挥着团队的力量,这虽然能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表现。针对不同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教学环节缺乏创新性与系统性,以及只掌握理论知识或是只掌握了实践操作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代普通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绩。
2、普通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2.1加强实践教学,增设案例讨论。计算机教学包括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二者缺一不可。理论教学是实操的前提和保证,实操又是对理论的感知和运用。因此,在普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分配好讲解与训练的时间,注重实践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讲解要密切结合计算机技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在教学中领会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操作和现实意义,保证学生对计算机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结合社会情况,创新性地增设案例讨论,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从案例讨论中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等问题。案例讨论时会增设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题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愉悦教学环境中有效地学习。
2.2引入探究式教学,增强时代性与创新性。在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中引入探究教学,目的是打破传统式教学的束缚,增强其时代性与创新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开展探究的学习环境。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学习为主,营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此环境中学习与创新;另一方面是进行探究的服务。主要是以服务为核心,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帮助与指导。探究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探究式教学还可以促进多元化、信息化、时代化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
3、结语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普通高校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主体。因此,培养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是当今普通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结合时代的需求,为培养真正跟上时代步伐的计算机人才,普通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经势在必行。
作者:樊莉丽 单位:九江学院
第二篇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才逐渐开始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所以我国有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发展的并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漏洞。1994年北京市经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有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这是我国公开审理的首个有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件,由于对其案件性质、侵权行为、侵权证据界定的不清晰,在审理过程中,使案件审理人员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至此,我国相关法律研究者意识到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并且逐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融入必要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行为判断教学,在长期的归纳和总结中,逐渐完善了其制度的规范性。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
从客观角度分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很广,软件开发商对其软件进行专利注册之后,只有软件发行商具有使用软件、传播软件、开发软件的应用权利,其他企业和个人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无权享有软件的使用权和开发权。但从软件实际使用情况上讲,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不容易把握,因为现阶段软件应用开发程度所应用的程度编程方式大多相同,所以其软件研发成果之间必然会存在着相同或类似的现象,这种现象很难避免,也不可避免,这就使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很难界定清晰,以达到维护软件开发商知识产权利益的效果。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判断问题对比分析
(1)计算机程序侵权判断程序是计算机软件的重要组成,在判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判断时,通常会对其计算机程度进行对比,判断其软件是否出现侵权现象,目前我国常用的判断方法是对比两个程序之间的代码,如果代码多个位置相同或实质相似,则此软件属于侵权软件。(2)共享软件注册代码侵权行为的研究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软件共享一个注册代码的现象,注册代理商会根据由软件侵权给自身带来的经济损失向法院提取诉讼。共享软件是计算机软件流通的主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软件用户只有在支付注册费后拥有软件的使用权,而不能私自解密软件、使用软件,更不能销售软件。一旦出现此行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商的软件著作权就会被侵害,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发商有权向当地法院对侵权者提起诉讼,并索要经济赔偿。(3)计算机软件中“汉化软件”侵权行为分析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居世界首位,很多计算机软件开发商看到了中国网络市场的发展前景,纷纷在其软件中加入汉字处理功能,使软件可以快速融入到中国社会。一般情况下,汉化软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用汉字修饰的程序,不改变程序内核;另一种是增加汉字处理系统,对软件程序内核进行修改,以实现计算机软件汉化的目的。汉化软件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伴随着很多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由于计算机软件应用范围很广,应用人数众多。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和网络用户有关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意识还不是很强,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网络运营成本,通常情况下,都会纵容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运营和发展,这种错误的认识,严重限制了计算机软件研发技术的良性发展,所以为了给计算机软件研发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环境,必须加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维权力度,增强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和网络用户的著作权维权意识,尤其是注重高校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判断问题的教学,以更好的加强对高校学生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问题教学。
作者:苏冬娜 严宝林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物资公司
第三篇
1高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建设方案
按照教学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的建设可以分为:设备介绍区、硬件拆装区、软件与硬件调试区和笔记本计算机维护区。下面对这四个区域分别进行介绍。
1.1设备介绍区
在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之前,学生应该了解一下计算机的基本配件组成,主要包括主板、CPU、硬盘、内存、光卡、声卡、显卡和光驱等,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详细了解下计算机关键部位的运行参数、组成部件及其工作原理。现在,设备落后的高校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淘汰的设备进行拆装组合,给学生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这样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当前的计算机现状,还能够对计算机的硬件更新历程也有所熟悉。设备介绍区建成以后,可以将每个时期的计算机构件按照年代记录设置在橱窗内进行展示,以便学生随时观察。
1.2硬件拆装区
为了克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的弱点,建立起硬件拆装区,课程设置方面可以以实验课的形式,在授课老师的带领下,逐批次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就会弥补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势的缺点,加上充足的理论基础,这样以后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计算机设备的更新换代较快,计算机拆装方面虽然大致相同但是局部构件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说,建议学校先从落后的、时代久远的计算机设备开始着手,这样即便学生开始练习时,因为不够熟练造成的设备损坏也不会给学校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
1.3软件与硬件调试区
该试验区域软件调试区首先应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CMOS参数设置和BIOS基本设置,然后再对计算机硬盘进行格式化、分区等,以及windows系统的安装,熟练常用驱动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和维护,逐步学会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此外,硬件调试区主要是训练实际应用中学生解决故障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先把主要的计算机故障现象、种类、监测和解决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再在硬件调试区由学生自己查找计算机故障,并进行故障排除工作。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流,增进知识流通,共同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4笔记本计算机维护区
近几年,笔记本电脑因其低耗能、低噪音、便于携带等优点,在社会中已广为普及,但是笔记本计算机的基本维修和维护却是大多数用户无法自行解决的。教学课程设计上,高等院校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培训,了解笔记本的基本构造,熟练拆卸组装过程,掌握内部工作原理,这样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冷静镇定自主解决。
2高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管理
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自身特点,高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也应该采取相应符合其特点的管理措施。目前,随着高校教育体系的改革,实验室管理方面一般都采去开放性的管理模式,这样在学生完成所必修实验课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课余时间,多次反复练习,加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技术训练,掌握过硬技术,这样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后对所碰到的计算机设备故障问题才能够应付自如。
3展开对内服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技术学习之后,也应该将其应用于生活中。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充分利用所学知识,为全校师生进行计算机维护,这样做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掌握实践需要,同时也为师生的计算机维护工作节省了开支。一举两得,不失为学以致用的良好发展模式。
4结束语
目前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的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项目,在以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建设标准下,采取良好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资源学以致用,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杨海瑞 单位:巴彦淖尔市河套学院
第四篇
1情境学习法
情境学习是要培养学生个体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为所在共同体做出贡献。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课程活动是深入研究真实世界主题,让学生使用多种资源来对真实世界进行探究活动,使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这是情境学习理论和项目教学法都在强调的,帮助学生学习并理解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指导学生深入研究真实世界主题,教师设计一个具体的项目,完成这个项目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并和他人合作,探索研究出来的,来完成这个具体的项目。具体的项目就是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对所学知识可以很好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积极主动。
2探究式学习法
这是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这和提供一个具体项目给学生的项目教学法的理念一致。项目教学中学生开展的项目类型有问题式、探究式还有其他类型,学生要制作或创作作品有时是实物创造。探究式学习突出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对问题展开批判思维,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学习来解决问题。项目学习法比探究式学习更为综合,突出学生从做中学,比起探究式学习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为全面,更实用。
3多元智能教学法
这种方法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把它放大,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提供给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情境。多元智能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等八个方面,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差异性、多元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开发性,它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培养不同的智能,在学习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得以实现,同时还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4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是一种很有效且实用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技能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进行项目教学法之前,首先要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安排等方面对计算机课程进行合理的分析,设计教学项目,即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性人才的前提。项目教学法可以将计算机知识与实际的项目相结合,由教师来辅助学生完成真实、完整的项目以达到教学目标。可以将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项目相结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寻找项目时要注意其教学内容要能够与计算机专业的岗位需求相结合,还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身的教学情况,使项目与课程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在设计教学环节除了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外还要结合实际需要和日常生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为学生设计一个既涵盖已经学过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又包括新知识点的项目,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另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实施项目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教具演示、示意图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来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一起动手制作、上机实验,让学生既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又能用实践来证明理论。学生在实施前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在实施中遇到困难时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启发式指导,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最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项目评价,让学生即分享了自己的成果也能对自己的成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自我评估,让学生在收获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感悟。项目教学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独立学习和实践能力,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学的质量,并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拥有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赵维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第五篇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1、将培养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定为本位目标。学生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必须在应用中培养。利用实用性较强,内容丰富的教学案例,使教学效果直观生动,保证课堂传授的信息量最大化。教师应明确指出学生应该会做教学案例,提供尽可能多的上机时间,以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将培养“动手能力”定为本位目标。
2、优化教学条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我们民办高校一般为三表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影响实际教学效果。为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利用监控功能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程进展,并利用网络教学的功能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自灵活选择学习的内容,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安排专业课程,注意课程结构模块化。根据专业定位是面向岗位能力、培养高质量应用人才的教育。其教学体系应突出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育人特色。所谓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改变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原有的以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形成文化知识模块、工具技术模块、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四大类课程体系。一个模块即一个知识单元,可以是岗位模拟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模块操作单元,即实践性环节,教师应根据不同技能模块综合之后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模块做相应的改变。此种模块课程,学生可以把先学习、后模拟实习的做法改为边学习、边模拟实习,即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的做法。
4、围绕就业市场需求,实行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训相结合教学模式。企业实训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企业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企业实训工作中,通过学习了解、广泛调研、亲身体会,从而获得第一手关于校企结合办学、以行业为需求、就业为导向的资料,加深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但是,单单从学生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充分对用人市场进行全面的了解,还要求教师也在企业中进行顶岗训练,只有教师也深入用人单位,才能积累更多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教学研究的进行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评价和考试办法的改革
可采用“按模块分阶段”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试办法分阶段考试。将平时的上机训练等同于考核,视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一次上机训练算一个阶段,只有通过第一阶段过关考试者才可申请第二阶段的考试,学生每次训练都有成绩登记,这样,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应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确保学生对每个模块的熟练掌握。此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列入评价内容中。在评价学生时,不再以教师个人对学生的评价作为成绩评定的唯一参考,而将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意见也列入参考范围。大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是我们民办高校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要给予民办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办出特色,切实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做好服务工作。
作者:张宪红 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第六篇
(一)精心设计计算机专业实验,丰富各种实验类型
教育部曾在相关文件中指明,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设计可按照三个层次来进行。第一个实验层次是基础与验证型的,它主要涉及与单门课程相关的知识要点。第二个实验层次是设计与开发型的,是用“课题”或“任务”的形式来提出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结论,它对学生的要求是自学或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来掌握实验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然后再根据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综合开发并设计完成相关的实验项目。最后是研究与创新型,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综合培养。实验题目的选择可由学生自选也可由指导教师提前定好,这类的实验并不一定要有结果性的东西,但是必须要有学生的实验心得、研究或分析报告。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确保第一类实验开展的基础上,尝试开展第二和第三类实验。在以往传统的教学经验和实验过程中,基础与验证型的首类实验占据很大的比重,其他的实验受教学安排和课程资源的影响和限制,很难开展。要想打破这种格局,需要授课教师细致深入地分析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实验任务和研究课题,不断增加后两类实验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1.深入企业开展参观访学。加强与相关的信息技术公司、企业的共建联系,合理安排好时间,定期分批次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参观访学。一方面可以学习到与企业相关的信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原理,另一方面可以学习企业的运营结构和管理模式等知识。开展实地考察学习,实物产品和运营管理模式的体验,有助于学生良好的综合信息素质的养成,比课堂教学的成效更好。而且这些知名的IT企业工作环境较好,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希望以后在那里工作的心理,从而树立学习的目标。2.简单的项目实践。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一般实用性较强,还应当加强开展诸如简单项目案例方面的实践训练。指导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搜集各种素材,精心开发研制一部分实用性较强的简单项目案例,加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学习兴趣,通过较好地完成实例项目来切实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3.积极开展并参与各类专业竞赛。学校应积极开展并参与各类别和各方向的专业竞赛及全国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网页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等大赛,让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学习提高,验证自己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同共建关系的实习企业一起开展竞赛活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三)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深化校企合作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应多方位积极筹措资金,吸引企业的投资,在学校原来实验室的基础之上,更新和扩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类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像网络营销实验室、硬件维护实验室、软件基础实验室、Linux开源实验室、数字化影音多媒体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数据挖掘实验室等,用来满足实际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当考虑到提高实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问题,对各专业实验室要面向广大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放。为学生课余时间进行专业学习研究、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毕业设计程序开发、各项比赛准备等方面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设置的岗位及其要求同样变化很快,校内的实习实训条件不可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要求,而且也不可能搞得大而全。让学生深入企业接受培训、进行顶岗实习实训、提前开展就业真实性的体验,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各项实际需求,从而可以快速地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通过各种弥补措施尽快熟悉掌握企业所需技能。企业和学校通过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使学校把企业对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各项具体要求,最大化地融入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施当中,使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工作能力,尽可能地为企业节省培训成本。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走校企合作道路,实现双赢。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与外界IT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调动各种资源,建立几个使用率较高、互惠互利的校外实训基地。邀请知名IT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举行各项技术培训,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其专业知识的应用困惑。还可以依据企业的专业人才实际需求开设对口订单班,在教材、授课内容和学习组织形式等方面听取企业的改革意见,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就业的各项自身实力,更好地开展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
(四)改革计算机专业考核内容,注重操作能力的考查
在计算机教学考核中,要减少对教材中理论部分的考查,将这部分的内容尽可能贯穿到实验操作中考核。学生只有掌握了实际运用技术,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知识点,否则只是死记硬背的照本宣科,毫无实际效用。
作者:陈涛 单位:山东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