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在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挑战。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管理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的有效性,而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信息管理手段,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有力工具。因此,加强对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微博概述
(一)概念
微博主要是指建立在用户关系基础之上,实现信息共享、传播等目标的平台,用户通过网页及客户端等建立个人社区,以140字内文字及图片等信息更新状态,最终达到实时分享的目标。目前,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是我国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且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微博人数最多的国家,由此,我国已经进入微博时代,微博效应也在影响着大家生活[1]。
(二)特征
首先,操作简易。微博账号注册程序简单,且只需要简单语言就能够表达内心情感,对大众技术要求较低,容易被大众接受,在方便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节省时间,与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相符合,迎合大众心理需求,人们通过微博能够即时分享自己的动态。其次,内容多样。微博不单单是文字的传播,其中还包括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带给人们更加直观的视听体验,且已经由简单的交友、聊天扩大到更为广阔的范围,人们开始通过微博了解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信息,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微博内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极大影响[2]。最后,传播广泛。相比较而言,传统媒体传播事件、新闻等信息存在滞后性,而微博传播具有实时性特征,与事实发生、发展是同时的,例如:我国网球运动员李娜取得法网冠军后,微博网友迅速参与到讨论过程中,仅仅在五分钟时间内,祝贺微博就已经达到30万条。由此可见,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
二、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内容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重要载体,肩负着“教书”和“育人”主要责任。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学生方面,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其次,教学方面,教学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水平好坏直接影响高校未来发展,主要内容涉及课堂教学、教师管理等内容,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等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目标[3]。再次,信息方面,有效的信息管理工作能够提高高校管理成效、控制成本,主要是实现高效教学、财务管理等工作信息化目标,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价值。最后,校园文化方面,校园文化是高校的软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了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具体内容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三、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微博特点,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首先,微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既存在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因此,高校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微博特点,控制微博舆论导向,利用微博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优势,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并及时清理不良信息,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舆论环境,特别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要掌握微博操作功能等内容,密切关注微博动态,一方面,积极转发和讨论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另一方面,加大对不良言论散布者的教育,最大程度上清除负面影响[4]。不仅如此,还需要及时帮助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梳理学生的内心困惑。其次,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微博,以此来促使微博在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应适当控制微博数量和形式多样化趋势,避免难以把控,出现混乱现象,对管理工作产生消极影响。虽然,微博管理更符合当代形势,但是,微博毕竟是一种虚拟空间,基于此,传统管理方式和手段不能全部摒弃,应适当调整二者之间的权重和比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质量和效率。最后,高校微博与个体微博存在一定差异,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微博的管理,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并给予微博管理一定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对微博内容的审核,从源头上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另外,合理安排发布微博的时间,确保微博内容的合理性、新鲜度等,吸引学生关注度,进而实现学生思政教育目标。
(二)充分发挥微博功能,构建教学新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枯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且受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将微博引入到教学中来,特别是课堂提问、反馈环节中,能够消除学生害羞、自卑等不良情绪,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相比较而言,大学学习生活更具主观性,基于此,可以利用微博群组功能,以院系、专业等进行分类,在群组内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或者将群组向外延伸,拓展到其他专业、学校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的融合,不仅在工具使用方面,更要促使其在更大范围和更广深度发展,结合教学内容和对象,采用多样化形式和教学方法,构建微博模式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因材施教目标,培养学生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在专业方面不断地发展[6]。协作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并渗透到大学教学中,与微博共同构建新型学习方式,主要是利用激励机制,促使学生进行个体之间或者团体之间的合作,完成学习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在弱化教师控制作用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目标。
(三)创新招生新形式,提高信息管理能力
招生工作作为高校信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将微博引入到高校招生宣传中,能提高宣传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招生部门开设微博,例如:复旦大学、哈工大等,能够突破招生网络反应慢等弊端,利用微博实名注册功能能够满足高校招生工作的需求,另外,微博内容短小精悍,用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招生简章呈现给新生,迎合学生的喜好。微博自身具有能传播迅速、语言精简等优势,促使其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据相关调查发现,一部分高校官方关注度较高,而有一些高校关注度较低,究其原因,不仅是高校知名度,更为主要的因素是其官方微博更新速度过慢,内容落后。因此,高校应将微博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调动年轻教师的积极性,还要引导一部分学生志愿者也参与到高校微博信息发布工作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新颖的微博内容,还能稳定微博关注度,从而促使微博发挥引导作用。
(四)结合办学特色,建设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有效利用微博,还需要兼顾高校办学特色。在官方微博中开设专栏,与时下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应配备生动、活泼的语言,积极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组织高校微博协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素质,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7]。高校管理者要明确官方微博的地位,为学生交流和沟通构建桥梁,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微博作为有力工具,能够树立和维护自身良好的形象,进一步提升高校知名度。学生在微博中的留言,能体现出学生的思想动态,为高校开展针对性、目的性活动提供支持和参考。不仅如此,高校可以利用微博设置图书馆专栏,将新书推荐、借阅排行等内容呈现其中,引导学生检索信息,或者将图书馆开设的讲座录制成短片,连接发到微博上,能够有效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高校要利用名人效应,发现和培养学生骨干分子,争取和团结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生,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上述方法,在高校内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实现高校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目标,为我国培养更多人才。
四、结语
总之,微博作为一种新型微型媒体,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在提高高校教育管理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高校管理者要认识到微博对管理工作的影响,并深入研究微博功能及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开展管理工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微博教学新模式,创新招生宣传形式,建设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作者:黄欢 单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