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和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教授归纳并提出的。他指出,互联网金融主要是通过云计算、网络虚拟社交以及移动互联工具,处理有关资金融通、支付和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不限于单纯某一领域,不限于互联网,也不限于计算机技术,更不限于金融。这是一种不同模式在一个新的领域的融合。甚至于,现在定义互联网金融为时过早,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经济模式。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性

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规律,对其特性进行总结,其一般具有以下3个特性:1.便捷高效,透明度高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计算机科学技术,金融机构和客户能够不受时空限制,方便快捷地查阅各种交易记录,并对交易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在互联网模式下,金融中介变得可有可无,资金供需双方都能直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供需信息的匹配,实现高效便捷的资源配置。同时,由于互联网是一个相对透明的平台,基于此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也因此具备透明度高的特点。2.服务灵活,受众广泛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发展为基准,以社交网络、搜索引擎、云计算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将每个信息节点的有限信息进行整合和拼接,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高度透明和完整的整体。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金融市场中不对称的信息资讯变得不再具有神秘感,动态变化、时间连续的市场信息充斥着整个金融市场,使市场具有极小的信息不对称度。互联网金融一方面可以动态感知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及时的调整,金融服务商通过记录、处理、分析客户的交易行为,快速而全面地掌握客户的交易信息,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用者也可以“定制”自己需要的业务,享受自己特定的服务。这种动态调整一般无需其他交易媒介,极大地降低了运营成本和客户操作的复杂度。3.信用敏感,风险多样中国互联网金融起步于2013年,虽发展迅猛,但是毕竟经历的时间有限。此外,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还未跟上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很多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开展,都很容易处于监管法律的盲区之中。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涉及到互联网和金融两大方面,其依赖于互联网科技和金融市场的双向发展。计算机病毒、平台技术的漏洞、服务器瘫痪以及金融实体市场的波动,都有可能对互联网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的破坏。互联网金融还未经历过市场经济完整的周期,其不确定因素太多,无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监管部门都无法预知未来的发展。可以确定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过度或者创新不足都有可能导致相关企业难以持续盈利从而走向破产。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借助计算机网络科技和移动通信设备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银行虽然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反应较慢,但当其领悟到市场的发展趋势之后,迅速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潮中。根据2014年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大型商业银行的电子业务已经占据总业务的70%以上,部分中小银行,如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的电子业务已经超过了90%。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一)存款业务

存款是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一切银行业务的基础。存款业务是银行最传统也是最核心的金融业务。由于互联网金融将存款业务与投资理财进行无缝连接,并且不受时间地域的局限,进入门槛低,方便快捷,因此在短时间内迅速吸纳了大量的民间存款。以支付宝平台下的余额宝为例,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正式上线,仅仅半年时间就募资超过5000亿,跻身全球第七大基金。余额宝对高中低端客户理财进行无差别服务,并且实行“基金1元买卖”的政策,深受青年用户的喜欢。这种“碎片化理财”随着朋友圈、微博的广泛传播,甚至成为青年客户信赖的理财产品。虽然,这些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造成严重的冲击,但其推动利率市场化,会使得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抬高,直接或间接影响银行的利润。

(二)融资服务

传统商业银行对于融资贷款业务审批较为繁琐和复杂,需要进行严格的信用评估。由于这种高昂的管理成本,商业银行对于具有高风险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并不热衷。而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先进的数据挖掘算法,对小微企业的实际运营进行分析,同时评估其信用状况。目前互联网融资发展较好的是P2P贷款,又称“人人贷”,这是一种法人或个人通过独立于任何一方的第三方平台展开资金的借贷的模式。阿里小贷是P2P贷款中最活跃和典型的代表,阿里小贷成立于2010年6月,至今已经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000万元,依靠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阿里小贷的不良贷款率低于1%,显著低于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三)结算业务

互联网在支付结算领域对商业银行的挑战主要以“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等为代表。这类支付方式方便快捷,并且兼具付款和转账理财多种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移动互联的高速发展与广泛使用,目前的支付结算业务已经呈现出一片燎原之势。图2给出了2006年至2014年我国互联网支付的交易规模(数据来源:易观智库),从2006年区区451亿元,迅猛增长到2014年的超过8万亿元。其中,2006年至2011年这6年期间,均保持超过100%的增长率(除2009年增长率为95.9%)。整体上来看,随着2012年至2014年增长率的回落,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结算领域已经走向成熟。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以客户为核心,打造智慧银行

互联网金融能够短时间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非常重视客户的感受。互联网金融将每一个网民作为其潜在的客户。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对客户没有优劣之分,不拘一格,才导致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如破竹。商业银行自身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其更需要挖掘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性,吸引潜在客户。强化“以客户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从客户的角度创新服务,优化流程,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二)以互联网为支撑,打造网上银行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受到巨大的威胁。虽然互联网金融在短期内尚无力撼动商业银行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不足3年的新兴浪潮,未来却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商业银行不能小觑。传统商业银行应该迅速转变发展体制和管理模式,正确对待传统实体网点和电子银行网点的地位,不仅要从行为上接受网上银行,更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允许和重视网上银行的发展并予以资金和制度倾斜。

(三)以大数据为着力点,打造信息银行

在信息时代,数据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数据方面,商业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商业银行普遍积累了较多的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交易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存贷款、理财和资产配置等。商业银行应当注重客户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并且加以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都是银行的主要资料来源,可以产生无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实上,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和当当网等企业在分析客户的交易行为和习惯方面,都有着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经验,非常值得传统上商业银行研究和学习。

(四)以服务为平台,打造超市银行

超市银行,别称“一体化银行”,是指银行放弃对传统的单一的实体网点运作机制的执着,建立起“实体网点+电子银行+客户经理”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实体网点不再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而是作为电子银行的补充和延伸,仅仅对于无法在网上实现的金融服务迁移到实体网点上。而电子银行业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存贷款和理财业务等,也可以拓展银行里的电商平台。这种电商平台,可以是自主的,也可以是联合的。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共赢的平台,银行与电商优势互补,银行提供客户数据库资源,分析和预测客户的消费习惯并进行管理;电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表1给出了当前已经上线的银行电商平台。

四、结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如破竹,已经渗透进入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和结算三个核心业务,并且有进一步拓展的趋势。商业银行已经不能固步自封,必须直面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并且结合自身优势,先稳住阵脚,再谋求创新和发展。人类社会,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之后,极有可能就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天下。争夺10个手指头上的生存空间将会成为金融机构的下一场优胜劣汰的战役。

作者:叶楠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财经系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25534.html

    相关专题:微生物学通报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上一篇:教学改革下工程数学论文
    下一篇:中烟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共建之路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