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术 >

灯笼文化传播研究

一、影视作品中灯笼的表现形式及其象征意义

影视作为综合艺术类和流行文化的载体,其构成因素丰富,社会影响力深厚。灯笼在影视中不仅担当着丰富视听、深化主题等功能,还兼具文化传播的深远意义,在影视创作与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灯笼最早的象征意义是与“神”有关,古时人们为了驱逐黑暗和恐惧感,将灯笼看作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物品,例如莲花灯,民间点莲花灯表达对佛祖的感谢,祈求佛祖保佑庇护。在影视作品中,灯笼的这些象征意义被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而灯笼之所以在影视剧中大量的出现,除了其自身具有的独特的象征意义之外,还与编导们习惯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关,用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推动影视剧叙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丰富影视创作的内涵,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一)灯笼传达着美好的愿望

“灯笼”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是幸福、团圆、喜庆的象征,因此“灯笼”在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象征意义就是象征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影视作品中以“灯笼”作为主要道具的场景设置和运用很好地反映了影视剧中人物的心理,传递着导演的创作意图。

1.灯笼象征着美好爱情

古时男女们常常借助灯笼来寄托对美好爱情的愿望与祝福。水灯、孔明灯、还有画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的小灯,这些灯笼传达着男女的爱意。在泰国每年的11月份举行的“水灯节”,就是一个充分体现泰国青年男女旖旎恋情的节日。在泰剧《人生旅途》中,女主角安查丽用香蕉叶折叠成灯船,并在船上添上鲜花,点着香烛,放在水里使其随风飘荡,祈求能和心爱的人永远在一起。在中国,古时女子有放水灯、孔明灯祈求爱情的传统习俗。电视剧《甄嬛传》中,宫女们就是在宫廷的小河中放水灯,祈求能早日出宫,寻觅如意郎君,水灯成了长期囚禁于皇宫的宫女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灯笼”寄托着她们被困深宫,仍渴望自由恋爱的愿望。在中国,赏灯放灯的日子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十五月圆元宵节被称为“灯节”,元宵赏灯是一种传统民间节俗。十五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是一个浪漫而富有诗情的节日,是古时情侣传情达意,青年男女邂逅相爱的节日。导演们也对十五月圆元宵节“情有独钟”,十五元宵节赏灯的场景经常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出现,许多的影视作品甚至还原了当时赏灯的盛况。编导们喜欢把男女主角的第一次见面安排在元宵节的灯会上,元宵节是一个可以瞬间催生爱情的节日,花灯更是成为男女主角定情、相爱的媒人。李少红导演的《大明宫词》,年幼的太平公主第一次走出宫廷,融入上元灯节的人海中,在被灯笼照亮的大街上,她遇上了她生平第一个男人——薛绍,并与之相爱。《昭君出塞》中导演虚构了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相见的场景,上元节灯会上,王昭君因目睹呼韩邪单于射小灯笼的英雄气概,两人一见钟情,成就了一段昭君出塞的佳话。导演借助“花灯”道具建构的具有美学特点的场景无疑为男女主角的爱情渲染了浪漫的意象,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观赏美感,赋予影视作品更强的艺术色彩。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还出现了猜灯谜,交换花灯,花灯配对的场景,灯笼成为了男女爱情的象征。嫁娶时,人们喜欢在屋檐上挂上大红色的灯笼,象征着喜庆热闹,传达着美好的祝福,这个习俗延续至今。

2.灯笼求子

闽南语中“灯”与“丁”谐音,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亲戚朋友送花灯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祈福。在中国古代,很多地方都很重视送灯的习俗。如陕西西安一带,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除送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于是便有了各种“麒麟送子灯”、“送子娘娘灯”。中国古装题材的电视剧中有许多长辈送花灯祈求添丁的场景,如《婆婆媳妇俏佳人》中婆婆送花灯给媳妇,希望传宗接代。《京华烟云》中女儿怀孕时,姚家送花灯去女儿的婆家,希望女儿顺利产子。在《宫》中,嫔妃怀孕时,娘家会派人进宫,送去花灯,妃嫔之间还会因此互相攀比。一些官宦人家,如果女儿怀孕,娘家没有送上花灯的,还会被婆家人嘲笑。花灯成为求子祈福的象征。

3.灯笼象征国泰民安

灯笼有光明之意,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元宫大陈灯影,为了庆祝国泰民安。电视剧《开创盛世》中,灯笼的这个象征意义被导演充分利用起来。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隋朝最后一个元宵节,隋炀帝的女儿在街头偶遇正在射灯笼的李世民,两人因射灯笼发生“冲突”,这位公主认为:灯笼象征着大隋的光明与富强,李世民射落了灯笼,就是射灭了大隋的辉煌。灯笼在公主眼中就是隋朝兴盛的象征。该剧最后一个场景:贞观四年的元宵节,灯火照亮了整个长安城,喧闹的长安街上百姓流溢着笑容,在喜悦的人群中,李世民问身边的人:“你们认为我的国家还不富强,我的百姓还不富裕吗?”导演用全景来表现被灯笼照亮的长安城,试图牵引出大唐盛世的景象,灯笼在这里被赋予新的意义,是国泰民安的象征。

4.神话剧中的灯笼传说

大家最为熟知的灯笼传说应该就是《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相传三圣母与凡人刘玺相爱,生下儿子沉香,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发现后勃然大怒,盗走宝莲灯并压圣母在华山之下,十五年后沉香学得武艺劈山救母。这个传说被改编成戏剧并衍生出多种版本的戏曲、连环画、电影、电视剧。剧中的“宝莲灯”是沉香救母坎坷经历的见证,寓意母子情深。在日本也有“牡丹灯笼”的传说,是日本民间三大怪谈之一,与中国明代文士瞿佑所写关于元宵灯会乔生与手持牡丹灯笼的女子相会的故事《牡丹灯记》是一样的,后来这个传说被改编成多个体裁。在中国,明朝时期《牡丹灯记》就是歌舞伎剧的主要创作素材,近代,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如《聊斋之牡丹灯笼》《牡丹灯笼》等,在日本,与《牡丹灯笼》有关的影片不计其数,迄今最新的版本是2007年三游亭圆朝落语改编的《牡丹灯笼》,“牡丹灯笼”在影视剧中更多的是彰显主人公之间的真爱。

(二)导演们对灯笼赋予的特殊意义

为了升华故事情节,吸引观众注意,导演们会创造性地赋予“灯笼”某些特殊的意义。1.白灯笼传达着忧国忧民除了象征着团圆与美好祝福的红灯笼之外,在影视作品中,还有象征着死亡、离别,表达着爱国青年信念的白灯笼。电影《瞿秋白》中这样一个场景:1912年10月10日,正当人们张灯结彩,庆祝“国庆”的时候,13岁的中学生瞿秋白却做了一个白灯笼,悲愤地用毛笔在上面写了“国丧”两个大字,高挂在瞿氏宗祠的侧门上。影片中“白灯笼”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借其抒发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阶级不作为的愤怒。导演对“白灯笼”多次运用特写镜头,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建国大业》拍摄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了蒋介石府邸,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地说:“这个世道太黑暗了,我怕看不见。”白灯笼给影片渲染了一种凄凉、萧条的基调,表达了中国爱国人士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命运的担忧,他们只能借灯笼来抒发自己心中的爱国情,这也是影片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白灯笼准确地传达了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在影片中起到了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2.张艺谋电影中红灯笼的特殊意义表达符号具有不确定性,张艺谋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对“红灯笼”进行符号化处理,区别于传统的“喜庆”意义,赋予其新的文化意义,以此来承载电影所要表达的寓意。整部电影围绕点灯、挂灯、封灯发展,红灯笼作为贯穿全片的重要元素,在这里红灯笼不同于以往大家普遍认知的吉祥、喜庆、希望的意义,相反,暗沉的天幕下,一盏盏悬于屋檐下的红灯笼让人感到诡异和妖冶,电影中张艺谋把红灯笼赋予“性”的含义,象征着妇女在封建社会受到的各种压迫和束缚,通红的灯笼皮,不再是祝福的寄托,而是流淌着无数怨妇无辜鲜血的象征,是大宅院里女人们命运的主宰,是她们争宠的标志和勾心斗角的源头。暂且不论这种虚拟民俗元素的行为合适与否,张艺谋符号化的具象表述手法为电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增添了浓郁的色彩。

二、灯笼作为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元素的跨文化传播

电影作为当今社会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其超越时空、跨越国界,迅速而广泛的传播特点为其成为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具优势的传播载体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随着中国的影视作品传到国外被国外观众所熟悉,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元素也被有意识地放大、凸显,成为独特的“东方镜像”,与其它来自不同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文化交换。灯笼作为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民俗元素,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现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

(一)影视作品中灯笼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客观需求

要想使灯笼文化走出国门,被国外观众知晓,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用电影传达民俗元素,这与导演们“民族文化的自觉”密切相关。作为中国导演最辉煌的一代,第五代导演善于在电影中融入中国民俗元素,表达民族的文化心理,并自觉地承载着向其它文化推介中国文化的重任。其中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他最具代表性的民俗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灯笼”作为贯穿全文的重要线索,主宰着影片中封建专制家族里所有女人的命运,隐喻着她们悲惨的下场。张艺谋对影片中的“红灯笼”进行了新的诠释和升华,随着影片在国际的上映,影片中的“红灯笼”作为中国独有的民俗元素,国际观众眼中的“异国基调”“东方镜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红灯笼更是成为中国的象征。

(二)影视作品中灯笼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效果

影视作品中,导演对灯笼这种搭载中国文化的意义符码进行重新编码传播中国文化精神或者解码以灯笼为题材的中国故事来诠释中国文化的精神内容,主要通过这两种途径,自觉引领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灯笼作为影视作品中经常会被使用到的民俗元素,为了得到国外观众的文化认同,在文化自觉意识的主导下,导演需立足灯笼本身的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符号的编码,使其既符合灯笼本身的文化意义,同时也使其作为影视作品中的民俗元素的跨文化传播能够得到国外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另外一种途径,以灯笼为创作题材编写故事宣扬中国文化精神是灯笼文化被国外观众认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故事国外传播效果,在文化自觉主导下,中国电影人必须找到东西方观众都能理解的共同的文化题材,即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契合点”,例如亲情、家庭等人类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中国导演将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宝莲灯》拍摄成动画电影在国外上映,该影片中蕴含着中国古韵的宝莲灯所传达的“母子情深”“孝文化”被外国受众所感动,宝莲灯的神奇魔力更是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好奇,吸引他们去了解和认识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三)影视作品中灯笼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自觉反思

中国导演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因为过于重视电影的叙事策略和艺术表现,而忽视影片中元素的真正内涵。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但是影片中对“红灯笼”的表述却是错误的,国内学者称其为“伪民俗”,在中国五千年的民俗文化中,红灯笼作为“性”的象征意义并不存在,它是张艺谋虚构的。有学者明确指出,“这种虚构的民俗文化传播到国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不利于中国民俗文化正确意义的传播”。此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受众对同一部影视作品的解读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影视作品所提供的“象征现实”建构了西方观众对中国的印象,一旦他们形成了对中国印象的固定解读模式,他们就会按照这种解读模式来认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张艺谋在影片中用“红灯笼”表达中国大宅院中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这会为中国贴上“男尊女卑、落后愚昧”的标签,不利于中国正面形象的建构。因此,中国导演在创作中要运用正确的文化传播策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客观地,全面地传达中华民族的形象,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树立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正面形象。

三、结语

现代社会中人们基本上不需要用灯笼来照明了,但灯笼在我们生活中仍然十分常见,每逢佳节、婚礼庆典这样的喜庆日子,灯笼依然是首选。现在的灯笼从工艺上有了极大的改进,设计上更具装饰意味,使用的场合也有很大的发展,比如广告、建筑、舞台等,而灯笼蕴含的丰富的象征意义及特殊的历史地位更是使它成为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常客,随着影视作品在国际的传播,灯笼作为影视剧中的民俗元素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外观众所认识和喜爱,一盏盏灯笼作为中国特色的脸谱传递着品牌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表达着中国愿意与世界融合交流、和谐进取的美好愿望。如今,这些造型美观大方、做功细腻、图案新颖别致、独具乡土气息的灯笼走出了国门,销往东亚、欧美等地区,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

作者:肖雅静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更多社科学术论文详细信息: 灯笼文化传播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s/113362.html

    相关专题:食品召回制度 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


    上一篇:网络教育下多媒体电教设备的集中管理
    下一篇:地方农村小学体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