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变电站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
时至今日,我国一共出现了四种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有人值守的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模式、调控一体化模式(如表1)。通过表1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变电站的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其优点不言而喻:值班人数相对较少,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高,调度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快捷,事管理链条缩短,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高。与其他的管理模式对比,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极大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检测和遥控变电设备,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比如以前单一故障发生时,故障信息从集控中心汇报信息到调度员,然后再由调度员解除危险,下令操作成功,期间要用时3min左右,现在实行调控一体化可以将用时时间缩短1/3,只要在2min之内便可完成,效率极高[3]。随着电网的发展,调控一体化模式的推广,电网监控席位增加更加方便,人力资源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重复建设,解决了工作人员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重复,责任不能落实到实处的不足。
2推广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的措施
调控一体化的推行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整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前提性质的过渡阶段,关键的实施阶段,“大运行”的实施成熟阶段。过渡阶段是指在原有的管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运行管理机构,实施阶段是调整过渡阶段的管理组织结构、岗位设计、人员配置。实施成熟期指的是全面实施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建成实施“大运行”体系。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条措施:
(1)整体推广,思维创新,构建管理框架。整体推广指的是在建立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之前就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遵守相应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业务流程,缩短管理链条,发挥专业优势,保证电网安全。思维创新是指在推行一体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改变,眼界要高远,不能局限于某种一定的模式思维中不知变更。在整体推广和思维创新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管理组织结构,划分相关职责,进行调控一体化的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构建系统的技术支持平台。为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2)稳定推广,完善制度,做到未雨绸缪。调控一体化的推广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在阻力面前,应该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平稳的过渡。要对推广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作出有效的评估,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对运行管理组织机构进行深化调整,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工作,在建立的基础上完善改革相应的业务流程、标准体系和技术手段。另外,相关人员应该完善制度,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建立起管理组织。每个步骤都要按照制度规范有条不紊的进行,如文件整理、数据采集读取、系统维护、设备调试等工作都要按照规定落实到位,按规矩办事,不能越俎代庖,任意而为。
(3)深度整合,集约精益,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将变电监控的任务纳入到调度中来,实现对变电设备监控,使得调度的工作范围扩大。由此看来,不仅要调整调度工作范围,而且要调整调度工作职责,明确安全责任、设备操作责任、信息监控责任。归根到底,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还是需要人的操控,但是由于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综合了更多方面的技能,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所以强化人员的能力也就十分必要。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工程师进行培训,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编写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标准规范手册、调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控制工作人员规范等。
3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对比了几种管理模式之间的优缺点,提出了系统的推广措施。调控一体化的运行模式集中整合了各种资源,适合当前电网的发展趋势,为电网智能化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建立是一件极其复杂的过程,工作任务繁重艰巨,各个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统一安排,不断的发散思维,寻求创新,争取早日实现电网的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作者:秦晓艳 单位:广西电网公司百色供电局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有线电视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