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情怀

(1)注重人文情怀应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当前很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本身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欠缺,无法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文情怀影响大学生,多数教师的教育方式仍然是“照本宣科”流于形式[6]。针对教师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缺失,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拜访名师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同时把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校园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文素养。通过培育体系的构建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体系的构建拓宽教师的视野,通过拜访名师学习名师的成功经验。培育体系的构建:要把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全体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进一步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令其自觉阅读、学习人文知识,拓宽视野,促进教师人文知识积累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实践体系的构建:组织教师参与各类人文素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艺术考察活动、科技创新考察活动、城市发展考察活动等。通过实践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努力探索教学中多种载体的应用,发挥教师才艺、魅力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拜访名师:名师,尤其是人文学科领域的名家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高校也应拓宽途径,为年轻教师向老一辈优秀教师学习提供支持与机会。学习名师不是简单的模仿,不单是在教学技巧、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学习,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一位教学名师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去解读,挖掘他们身上的成功经验,体会教育力量,感悟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

(2)注重人文情怀应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强化人文课师资等方面的储备

现今我国高校人文课程的开设相较于文化理论课程普遍较少,高校开设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大多只有音乐鉴赏、舞蹈鉴赏、舞蹈形体等几门人文艺术课程,严重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高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人文艺术类教师的缺乏成为了人文情怀缺失的又一因素。针对这些方面可以进行一些补足。首先,人文课程设置的缺失问题。这方面可以通过增开人文学科的公选课,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以“人文情怀”教育为旨归的体系整合。通过增开一些公选课程为辅助课程,构建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课程体系[7]。其次,人文艺术类师资力量的缺乏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渠道予以解决。其一是,挖掘学校现有资源,既包括师资,也包括聘用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来解决人文艺术类师资力量薄弱的燃眉之急。对于已有教师的潜力挖掘,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考察等方式培养一批人文教学力量。对于后者来说,学校里人文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同样可以作为人文教学后备力量,他们经过培养,完全能够胜任简单人文课程的讲解,如文学鉴赏、音乐欣赏、电影鉴赏、舞蹈欣赏等这些欣赏或鉴赏课程;其二,扩充人文师资的后备力量。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邀请人文素养较高的人才或者社会某个行业的专家举行一次讲座或者系列讲堂,把社会中的优秀人才请回学校,讲授知识、传授经验。

(3)注重人文情怀应采用信息时代的手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获得由传统的电视、广播发展到现在的网站、微博、微信,高校的网络建设发展迅速,信息化服务保障力度也很高。大学生在网络了解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有些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宣传是消极的、具有负面影响的。如何利用网络做好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好以下方面:首先,在信息提供平台角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技术,把握机遇,不断创新,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极具时代特色的网络信息平台,增强渗入人文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信息平台的传播,才能将人文情怀做到实处。例如通过红色网站、微信、微博的开通,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通过互动平台及时发布大学生关心的实事、校园的动态,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真正体现人文情怀。其次,要引导学生多访问积极向上的网站,通过引导、教育等方式,让大学生远离低级、恶俗的网站,多宣传有正能量的网站、网址,多宣传人文知识丰富的网站。最后,还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本身,例如在网络安全技术上进行相应控制,双管齐下,保证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环境。

(4)注重人文情怀应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

当今社会一个普遍的现实是,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比较重视,对于人文知识的猎取比较轻视,甚至是根本就不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的结果显示,56%的大学生会放弃学习人文知识。需要指出,其根源并不在于学生本身,我国人口多,就业机会少这一客观现实加剧了大学生学习中对人文知识的舍弃。尤其是,普遍存在的就业难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或者找到比较体面的工作,对于知识的猎取就会进行取舍。实际上,社会发展进步更需要综合素质高并且掌握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精英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就更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和塑造人文情怀的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认为:“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文雅化即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大学生。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精神需求,积极制定相应的措施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如高雅艺术进校园、书法展示、绘画交流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能够提升大学生在听觉审美、视觉审美的造诣,逐渐深入认识审美。此外,从更广层次上,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人文情怀真正普及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情怀更好拓展传播的基石。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欲图继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转换传统的说理教育模式。其中,注重人文情怀应该是其应有的发展方向。注重人文情怀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向,能够让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由此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突破和创新的新途径。

作者:王娟 赵志勇 李晶 汤方霄 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情怀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91265.html

    相关专题:伊犁师范学院 资金管理制度


    上一篇:生理学双语教学中医药论文
    下一篇:幼儿学前教育方法探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