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问题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几乎都停留在表面,也即表面上的院校培养学生、企业接纳学生的层面上,而没有多少院校会派出教师到企业真正进行深入了解,去掌握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组合成什么样的结构形态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对于当今企业工作的标准、规格和变化的要求,也没有直观的认识,对于企业各个不同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够深刻。实际上多数教师都长期在学校和讲台,抱着书本、死啃教案,没有参与过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这样很容易导致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很难和社会需求接轨,学生毕业后需要适应和重新学习之后才能够真正适应岗位需求。造成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宝贵学习时间的浪费。改变这一现象其实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可否认,时至今日,某些高职院校所谓的实习基地被片面理解成为学生的实习接收单位。一些高职院校仅仅是派出一些教师将学生送到实习单位、实现与企业间实习生的交接就打道回府了,其身份和角色就从教师演变为送队人员。有些高职院校为了解决实习就业的书面工作、应付上级检查,就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和一些企业合谋,甚至低三下四,苦苦哀求,在某些根本没有实习生的企业也挂上一块实习基地的招牌,然后万事大吉。而没有从根本上、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与企业合作的更深层面,从而,院校和企业都没有从双方的所谓合作中得到好处,导致高职院校不受企业重视,企业也没有从院校得到真正需要的货真价实的人才。这实际上意味着校企合作陷入困境。如果要从根本上破除这一困局,校企合作的深化就理应成为一个理性的选择。所谓深度的校企合作其实可以是这样一种模式: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人才充当客座教授,在适当的时间到学校为学生上课或充当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这就会对学生和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带来冲击,也会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科学化、系统化和实用化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实习学生到达实习单位以后,学校完全可以将一些专业课或相关教师随同安排到位,不仅完成送队及与实习单位的交接,而且身份也实现一个新的转换———从学校的老师、实习生送队教师转化为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人员,甚至可以由实习单位根据教师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授予相应的实际职位,如人事部门经理、宣传教育部门经理或一些专业技术职位并享受相应的待遇,这样的话就不仅实现了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还锻炼了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好处也是很大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完全可以演化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实习基地,学校和教师在充实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社会奉献的最大化,教师个人收入的提高更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当然这样做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诸如学校和教师都受到企业的欢迎,学校和教师的地位以及学校毕业生的市场占有率必将得到真正提高,企业也能得到真正需要的实用人才而加快自身的壮大与发展,学生在实战环境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升,增强未来实际工作中的适应性以及长远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
二、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新尝试
高等职业院校虽然从中职学校发展而来,实现了一个跨越,但其长远进步却不是仅仅学生畅销就能够涵盖一切的。高职院校不仅承担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和劳动者的责任,同时也不能忘却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任何一个高职院校如果能引领社会进步,都将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便是面向的行业存在差异,引领社会的地位一旦确立,都将在一定时期内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引领社会进步、代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却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我国曾经有一段时间存在着教育专业化、剥离校办企业等政策倾向,高职院校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也不能非常教条地仅仅把教育当做自己唯一的任务。比如,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都存在一个向社会实用技术的转化问题。不过普通高校往往会通过实验室多次的科学实验来验证其成果的科学性,然后以技术成果的形式走向技术市场。但我国由于多方面因素所限,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远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能否凭借自身优势加快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和技术向实用的转化完全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认为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的合作就是输出人才。那么是不是可以自己来创办相应的企业来加快知识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呢?这样的探索完全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正如酒店管理专业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星级实习酒店,学生顶岗实习甚至未来就业都可以在这样的企业里实现;高职院校完全可以以酒店管理专业为基础组建自己的酒店或餐饮管理公司或集团、旅行社,在酒店或餐饮行业成为一面旗帜或风向标,引领整个地区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改变当地旅游业的形象。高职院校也可以依靠师资优势,建立旅游文化传播企业或旅游规划和咨询企业,自己出面进行旅游资源规划或开发,使一个景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或规划成功,将极为有利于该院校行业地位的提高,而且更为实际的好处是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水平,学生受到理论和实践双重的高端教育,也会尽快走向成熟。有些院校已经开始了相关的实践,比如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就有自己师生参与管理和运行的宾馆和旅行社,辽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也早就开始了酒店管理的实际操作,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也拥有了鲁班海参馆和未来宜居快捷酒店。这样的探索都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但是要真正使这些企业成为对于院校长期发展有利的师生实习基地,恐怕不是所有的院校都能做到的,还有观念的转变和思维方式的扭转问题,这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参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许多旅游类高职院校在这一领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认为自己水平低、知名度不高、职称结构比不上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但是根据笔者的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和层次都比过去有了很大变化,硕士甚至博士层次的人才并不少见,一些教师甚至本身就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甚至也有不少人参与过相关项目的规划与开发。现在缺少的或许就是敢于走出第一步的眼光和魄力。因为只要有了第一步,以后的工作就会好办很多。只要有一个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有许多工作可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对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问题来说,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新课题。课题的落实与实践,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包括高职院校的领导与教师,也包括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甚至一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人士。
作者:李晓东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