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1.诱导舞步的编排、设计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在音乐的环境中往往更容易产生联想,创造力也会随之增强。大脑能根据音乐节拍、节奏、旋律自动做出各种应激反应,舞蹈编排者在音乐的熏陶下将舞步和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舞步的创作。因此,音乐对舞蹈动作的创作灵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兴奋灶之间产生多种形象联系最好的媒质。例如:民间乐曲《采茶扑蝶》,舞蹈编排者在优美的旋律中就会很容易联想到一些欢快的场面,从而创作跳跃性比较大的舞蹈动作来配合音乐的旋律。
2.内在控制体育舞蹈动作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会根据音乐传达的感情来进行指导,舞蹈动作的快慢配合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或快或慢、或强或弱。急速旋转的舞蹈动作就配合节奏缓慢、旋律柔和的音乐;但当碰到节奏和旋律都非常紧张、激烈的音乐时,体育舞蹈在外形上也应变换成慢而悠长的形态动作来展开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易于学习者接受,也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和舞蹈动作的协调和一致。
3.激发人的情感情感对于舞蹈的重要性如同脉搏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失去脉搏人的生命也将停止,音乐的独特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在舞蹈和情感中的位置无可替代。不同的音乐可激发出不同的情感,柔情媚态的音乐使人们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情舒畅,汹涌澎湃的拉丁舞音乐则让人们欢欣鼓舞、心潮澎湃、欢天喜地,悲伤痛苦的音乐则使人黯然销魂、热泪盈眶,音乐不同则会引起人们产生不同的情感,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4.有助于意境的展现“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而意境的统一不仅受环境的影响还跟四周的声音有关。公园里面绿树成荫、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玩,蝴蝶蜻蜓盘旋在花朵上,此时,林中荡漾的鸟叫声更加烘托出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意境。倘若市集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此时的叫卖声、车轮声和喇叭声则烘托出繁华热闹的意境。由此可看出声音有助于意境的展现。音乐在舞蹈当中同样具有类似效果,舞台上表演除了舞台背景、灯光、舞姿外,最重要的就是音乐,倘若一个舞蹈没有音乐,那就成了哑剧。音乐既增加了舞蹈的色彩,更是对舞蹈意境的创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二、合理驾驭音乐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培养学生的乐感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中重点讲解每种舞蹈的基本舞步的节奏,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与联系,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乐感,使其正确把握音乐节奏。而对于舞蹈初学者来说,教师应采用舞种风格中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音乐,通过击掌、点踏或屈膝弹动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对动作的控制力体育舞蹈除了要求学习者必须动作到位,更重要的是培养音乐与动作配合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体育舞蹈动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学习者对所学体育舞蹈相对应的音乐的理解能力决定着他们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因为不仅音乐的风格和感情等指引和约束着体育舞蹈的动作,体育舞蹈动作的幅度也能传递音乐中的不同感情。与此同时,在对舞蹈动作进行编排时,教师也要事先认真把握音乐的感情,才能表现出对舞蹈动作更好的控制力。
3.结合名曲,提高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力学习者要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演绎出音乐内在感情和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选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在动作学习前一起交流音乐的流派、创作意图等特点和感情,力求收到学生们能自动将动作与歌曲的特定情绪和意境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4.教师在音乐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就像舞蹈动作的多变性一样,音乐在节奏和旋律上也极具多变的特点。所以,教师或者编舞者在对舞蹈动作编排时选择音乐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方面,音乐的曲调尽量要优雅、欢快,而且旋律要通俗化、节奏要明快,最好还能带有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歌词不能过于追求形式,除了有趣味性还要尽量能做到与教材的基本内容和谐统一。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如果要使动作与灵魂保持一致,那么舞者就需要做到舞步能与音乐完美结合。相反,假如舞步不能与音乐协调一致,就无法完美诠释音乐的形象,无法完整传递音乐的情感和内涵。舞蹈与音乐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更是高层次的艺术,任何舞者要做到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首先都应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样,那些几乎都不能鉴别音乐节奏类型和基本特征的教师就根本无法向学习者诠释艺术的真理。因此,良好的音乐素质,是真正进入体育舞蹈这座健与美的艺术殿堂的基本保障。
作者:唐海英 谢鹏 单位:武汉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