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情绪与创造性的关系综述(4)


  总的来说,从适用范围来看,情绪一致性检索理论、享乐权变理论、多巴胺理论着重于解释积极情绪为何对创造性具有促进作用,情绪信息理论有助于解释消极情绪对创造性的积极效应,其余四种则试图阐明积极、消极情绪分别在何种情形下会对创造性产生促进效应。 
  从研究视角来看,上述八种理论分别涉及认知、动机和生理三个不同角度。其中,认知视角的理论包括情绪一致性检索理论、情绪信息理论、双通道模型、调节聚焦导向,它们主要关注情绪如何通过对认知加工过程(如注意广度、记忆检索、加工策略、坚持性和灵活性)的影响而对创造性发挥作用;动机视角的理论包括情绪输入模型、享乐权变理论、动机相容理论,它们侧重于阐述情绪如何通过对动机的激励而对创造性产生影响;生理视角的理论即多巴胺理论,它试图对情绪与创造性关系的神经生理学基础进行一定的探索。 
  在上述八种理论观点中,情绪信息模型、情绪输入模型、动机相容理论三者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均强调情绪与任务因素之间的匹配;只不过情绪信息模型关注任务的类型(发散还是聚合),情绪输入模型关注任务的情境线索(强调享乐还是强调成绩),动机相容理论关注任务的轻松程度(有趣的还是严肃的)。这种匹配效应正体现了研究者近年来所强调的“超越某个变量的主效应而关注不同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这一研究趋势。 
  三、总结与展望 
  有关情绪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时至今日两者的关系尚未完全明晰,这与情绪及创造性本身各自的复杂性具有密切关系。情绪包含多个不同的维度,创造性也具有复杂的结构。在对创造性的影响上,一方面,情绪的不同维度之间就具有复杂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情绪各维度与创造性的各个成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因此,情绪与创造性关系的复杂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尽管如此,已有研究仍然在对两者关系的理解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概括地说,近年最主要的一个研究趋势就是,有关研究已超越情绪效价等某一个维度的主效应的探讨,转而探讨情绪各个维度之间的交互效应,以及情绪维度与创造性不同成分之间的交互效应,概括地说,情绪究竟会促进还是抑制创造性,既与情绪的效价有关,与情绪的激活程度以及情绪在调节聚焦方面的性质有关,也取决于创造性任务的性质及要求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情绪对消极情绪的优势效应更多表现在发散任务而非聚合任务中,积极情绪更有利于有趣的任务而消极情绪更有利于严肃的任务)。 
  虽然有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厘清情绪与创造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尚需时日,且未来研究应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特定的具体情绪对创造性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积极、消极情绪究竟具有何种效应取决于情绪在其他维度上的特征,比如激活水平如何、调节聚焦方面的性质如何,单纯从情绪的某一个维度很难厘清情绪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现有研究所奠定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的具体情绪如快乐、恐惧、愤怒、悲伤等对创造性的影响。事实上,在这一方面,国内外均已有研究者尝试做出探讨,如卢家楣,贺雯,刘伟,卢盛华发现特质焦虑对创造性没有影响,而状态焦虑下,低分组的流畅性和灵活性显著高于高分组;Filipowicz探讨了快乐、兴奋、有趣、惊奇等10种积极情绪对于创造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其他情绪的效应之后,只有惊奇能够完全中介积极情绪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胡卫平和王兴起针对消极情绪与创造性的探讨则发现,同样是消极情绪,愤怒不影响创造性但恐惧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针对特定情绪状态的效应的探讨将与前期研究基于情绪维度而获得的结论之间产生很好的互补效应,从而促进对情绪与创造性关系的全面、细致的理解。 
  2.情绪与个体人格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已有研究已超越针对情绪效价主效应的探讨,转而关注效价与其它情绪维度之间的交互效应、效价与任务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并且已经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但我们认为,关于交互效应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尤其是情绪与人格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比如,情绪效价的效应是否与个体的内外倾有关?激活水平的影响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神经质(亦即情绪稳定性)?总之,在情绪与创造性关系这一问题上,针对情绪与个体因素之间交互效应的探讨与针对情绪与任务情境因素之间交互效应的探讨具有同等程度的重要性。 
  3.纵向研究设计 
  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横断研究的设计,也就是说情绪和创造性的数据是同时收集的,而纵向研究设计极少。Amabile,Barsade,Mueller和Staw通过连续收集员工的日记考察情绪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发现,积极情绪与组织环境内的创造性是正向的线性关系,且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最多能够持续两天。在情绪与创造性关系这一问题上,纵向研究能更好地考察情绪的长期效应以及情绪转变(从积极到消极或从消极到积极)的效应,未来研究有待加强。 
  4.情绪影响创造性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对创造性影响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如Sakaki和Niki利用fRMI技术探讨了被试在观看不同效价情绪图片之后在理解顿悟任务解法上的差异,发现观看积极图片能够加快个体对顿悟问题的理解,而消极图片会减慢个体的理解速度,而且,与观看消极情绪图片的被试相比,观看积极图片的被试在进行顿悟问题理解过程中角回(angular gyrus)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ex codex MPFC)的活跃性更强,这些结果说明,情绪刺激通过角回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进而影响个体对顿悟问题解法的理解。目前,我们对情绪与创造性关系的生理机制知之甚少,而神经生理学的探讨无疑将促进我们对两者关系的深入理解。 
  针对情绪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与30年前相比,今天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要对其形成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仍有待时日。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情绪与创造性的关系综述(4)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4645.html

相关专题:万方数据库 微博言论自由事例


上一篇:“幸福悖论”的积极心理学思考:我们如何更加幸福
下一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