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与策略(8篇)

第一篇: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利用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资源更是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查找库,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成为广大高校计算机教育者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1网络资源的涵义

网络资源又称网络信息资源,是各类信息资源的总和以网络环境的形式呈现。它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而且,网络资源的信息存储呈现出大众化,人们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网络资源的存储或者删除,使资源更新速度较快,实效性强。随着信息的不断积累,使得网络资源丰富多样,涵盖面积广。因此,人们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的找到自己所需求的各类资源。同时,信息资源通过纸张文字转变为多种形式的网络数据,方便了人们对资源进行远距离的传送。

2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

网络资源与传统的纸质资源相比,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学习资料的查找,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缩短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的查找,更加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实际运用,把计算机实践与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可以将计算机理论知识形象化,化繁为简[1]。其次,网络资源形式丰富,不仅有文字,还有图片、视频等等,人们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其形成一种新型的资源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由于网络资源的传播速度快,也方便了学生的资源共享。因此,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使教学资源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资源的共享以及资源的查找,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其次,教师在运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的设计,通过计算机联机的形式,为学生打造出特色课堂。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的特色课堂可以使学生们增强计算机学习兴趣,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

3提高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措施

计算机教学与其他课程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它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的学习,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重要方法。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不仅仅是学生简单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保证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提升网络资源在计算机课程中的有效应用,高校计算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3.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网络资源能够在计算机课程中实现有效的利用,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网络资源库。方便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查找。计算机资源库应包括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实训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联系实践,进行有效的计算机实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的利用效率,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应设置与课堂相关的计算机拓展资源的开放,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进行有效的课程拓展。在计算机网络资源库中,教师应创新资源库的模式,使学生乐于进行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进入计算机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爱好进行板块的选择,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在资源库中设置知识检测的题库,以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3.2加强学生交流,建立互动模式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为重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作业和联系着手。创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平时的作业通过网络进行。学生通过网络上交作业,教师进行网上批阅,在返还给学生,学生通过计算机了解作业的合格情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效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率。从而加深学生对网络计算的理解。同时,学生的优秀计算机作品还可以在平台中进行展示,方便发现学生问题解答学生疑问。同时还可以在沟通平台中进行计算机技术的交流,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通过交流平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发展动态,进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计算机水平。

3.3优化教学策略

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课程的特殊性质,教师在课堂中完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堂知识为主导[2]。久而久之,忽视学生的内在感受,和个体差异。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没有自我意识。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的发展,同时还使学生知识拓展能力不够,缺乏自主创新意识[3]。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网络资源的利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网络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

4总结

总之,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牛佳惠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现代化社会发展。计算机技术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亦应用于各大行业中,可以说计算机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而计算机对教学的影响也很大,许多高校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纷纷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不过诸多高校中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关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实用性应用策略,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高校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也都深刻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许多高校中的计算机课程都是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强调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应用技术,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分析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一、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大都能够掌握计算机各项基础知识,能够简单的浏览网页,根据自己的问题查询信息和搜索信息,也都掌握了基本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知识,不过对计算机技能应用方面并不是非常熟练,也适应不了现代化社会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尽管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已获得相应的成果,但其间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下述几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其一,教学教材和教学内容陈旧落后。这主要是计算机更新换代很快,计算机各种软硬件设施和系统很快会被淘汰,不过当下许多高校计算机教学教材更新十分缓慢,且采用的教材内容十分陈旧,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二,教学模式传统。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展开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传统,学生大都是被动式接受知识,对于知识仅是简单的重复性记忆,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被此类教学模式扼杀,且学生个性发展也被抑制;其三,教学方式单一。目前的许多高校计算机教学仅是单一的教学方式,多是单纯的讲授,很多都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各项实际操作也变得十分机械;其四,教学缺乏针对性。21世纪的学生往往在中学阶段就学习了简单的基础知识,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不过对各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且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但是高校在计算机教学时,教师是将学生看作一个整体来授课,教学中未能全面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这时就适应不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学就变得按部就班,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对策

1、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系统和软件更新的速度更是非常快速,这时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如果出现了新型科学技术知识,应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将新型知识合理融人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们也能及时与新型知识接触,再逐渐掌握知识并充分运用,这样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面对新事物时就不会无所适从。现代化社会是信息时代,更需要科学技术一338一2016年8月人才,但是实际教学中教材内容编排较早,而内容亦是十分陈旧,若是适当的给学生一些前沿性计算机知识及内容,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亦可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探究力。

2、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早已适应不了现代化社会发展,这时应合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能仅是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将教学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各类知识,这对计算机教学十分重要。学生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且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采用更多灵活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乐趣参与教学活动。

3、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教学中强调理论及实践的充分结合,其操作性极强,这也说明教师教授理论知识时,应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将各种理论知识严格落实。教师还应善于鼓励学生积极动手练习,为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各种知识。

4、加强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上现在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不过其自身兴趣爱好不同,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且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亦是不同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严格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全面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出更适宜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确保学生们的计算机水平均可得以提升,使其能够充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高校计算机教学应强调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各种教学内容。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其实践能力。现代化社会发展更注重人才与科技,这时计算机教学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为现代化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及应用型人才,保证大学生们能够以更饱满的状态去迎接新时代给予他们的挑战。但尽管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已获得许多成果,但其间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对策,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l[]李洋.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6(15)

2[]李晓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6(24)

3[]刘妍.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科学中国人2016(24)

4[]金艳.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6(15)

作者:夏潇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高校计算机教学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在打破传统计算机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同时,探索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创新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创新是以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计算机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培养策略,旨在促进大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大学生

计算机教学是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之中应运而生的,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高校与时俱进的体现,计算机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在高校教育中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也符合当前倡导的“互联网+”的社会发展模式。因此,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对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1教学上缺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

在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认为教好课本上的知识就万事大吉了,教师没有根据计算机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这样就导致学生很难形成创新意识,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后因缺乏创新能力而容易被职场淘汰。如今高校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陈旧,不能体现时代特点,教材不更新导致即便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也会力不从心,教材知识难以跟上社会的实际发展,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制约了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1]。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意识薄弱造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差,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1.2教学模式落后于时代要求

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仍然采取一贯的教师主导模式,单向度的课堂教学模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计算机教师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学生不敢对书本知识和教师授课内容提出质疑,这不符合当前倡导的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带来了许多危害,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自主学习能力差,形成了依赖教师的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计算机是一门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科,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应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反馈结合起来,形成积极的师生互动与合作。

2高校计算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强化高校师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计算机要为大学生创设宽松包容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侧重的选取一部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勇敢提出问题,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反馈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教育,养成大胆质疑的思维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合作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观,改变教师过分权威化的形象,传递给学生宽松、和谐的师生理念。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很注重老师的肯定,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尊重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2]。

2.2促进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

计算机教师在教学手段方面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多进行启发式教学,改变过去学生被动的接受课堂知识的局面,形成良性互动的师生合作学习模式。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问题,从多种角度去理解某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导入式情景教学,为课堂内容创设情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情景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在创设的环境中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开拓思维空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采取小组教学模式,尽管在计算机操作课堂上基本上都能满足人手一台电脑,但是学生之间孤立的学习,产生的学习效果不是最大化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教学加强了组内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在交流中思维碰撞出火花,创新的想法就有可能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产生。

2.3重视实验操作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注重操作的课程,高校的计算机课程不仅仅是书面上的计算机知识,还有操作化的教学实践,因此,在硬件上,应当加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配置能够满足高校计算机课堂需要的设备;在软件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考虑一线计算机教师的个人能力和创新素质,不断地引进人才,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为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在实验教学中注意计算机设备的维护,教师与大学生一起努力,为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提高增砖添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巩固书本理论的不二法门,而且也能够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也被激发。高校计算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助力,为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延峰.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5):203-204.

[2]董西尚.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2015,(23):216.

作者:洪晓彬 蔡敏 刘红英 李雅娟

第四篇:高校计算机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多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各大高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高校教育观念传统、多媒体教学质量低、计算机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该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提出多媒体技术在实际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各大高校为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引进多媒体技术,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存在教育水平低、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师运用多媒体能力不足等问题,致使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能发挥其真正价值,从而影响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和计算机教学的长远发展。

1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质意义

1)强化高校教学力量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通过把文本、图形、动画等运载信息的媒体形式进行综合,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体验,方便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机知识进行理解,同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成果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1]。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因此,怎样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仅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各大高校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承担的重要职责。而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多种观感,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个别教学提供了方便。比如在思想教育方面,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概念制作成影像,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生活并了解社会,为学生进入社会前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高校教师在实施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与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2]。

2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计算机教学观念陈旧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在各大高校已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计算机教学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比较重视对教学理论的专业讲解,尤其对计算机教学的有些内容,教师往往只教授重要知识点,未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丰富表现力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课堂也显得单一乏味,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2)高校计算机教学硬件水平低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市场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为了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各大高校也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同时为提高与其他高校的竞争力,多媒体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计算机教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要掌握良好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实际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各大高校普遍缺乏先进的计算机教学硬件,基本教学硬件数量不足,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要。3)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存在不足在实际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往往被高校计算机教师当成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大部分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通常会提前进行准备教学课件的工作,但有时教师也会直接从网上下载多媒体课件。虽然这样很好的节省了时间,但是,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就不能依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此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就相应减少。在这种缺乏师生沟通的课堂教授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挫伤,同时也使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不断下降[4]。

3针对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深入应用,高校教师应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应用能力。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在拥有良好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应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基于这样的情况,高校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首先,更新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积极学习多媒体知识,并且不断引进先进教学理念,让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得到广泛应用。其次,学校应经常开展多媒体技术讲座活动,有针对性地对计算机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从而丰富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内容,增添教学趣味性。最后,高校可以提出奖励政策,通过开展各种多媒体技术比赛来鼓励计算机教师学习多媒体知识,从而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用性方面得以提升和创新[5]。2)完善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完善的计算机教学设施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条件,在如今的计算机课堂上更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在目前的高校教学环境下,计算机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多媒体素材,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对多媒体知识的了解,且没有大量时间对网上的多媒体素材进行逐条筛选。因此,高校在多媒体素材收集方面,应增加专业人员数量,以此保证计算机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从而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各大高校应为广大学生提供足够的计算机学习设备数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教学有效结合多媒体技术作为计算机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计算机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基础,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向学生进行细致讲解,同时应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通过更加轻松、清晰、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接受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教育,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还应注重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实际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此确保高校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完善,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提供良好保障。

4结论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方式,在高校计算机的实际教学中,学校应从实际出发,摒弃传统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因为多媒体技术是学校教学与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学校应对教师在多个应用软件的使用上进行不断培训,教师通过对软件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多媒体知识,将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价值予以充分发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也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希望在未来的高校计算机教育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教师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为信息社会的长足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春玉.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126-128,134.

[2]韩玉梅.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0):63-64.

[3]徐军平.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174,178.

[4]刘桂琴.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对策[J].职业,2016(30):118.

[5]王玉明.论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中的创新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9):47-49.

作者:桂炽昌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第五篇:高校计算机教学对微课的应用

【内容摘要】在多媒体环境下,高校计算机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度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院校的一门重要教学课程,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优秀的现代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应用措施。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微课;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课程的整合度也日益提高。其中,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微课的引用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因此,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探讨微课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应用措施。

一、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对微课教学的正确认识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由于受一些思想的局限,微课的引入不免会使一些人对其产生误解。部分人认为,微课可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资源,成为学生进行教育学习的唯一学习资源。还有人认为,微课教学开展的主要载体是微视频,做好视频工作就能够确保微课的教学质量。但是,事实上,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微课只是其一种补充形式。若要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微课应加强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联系与配合。另外,除微视频外,微课还包括练习、评价等环节。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只是其新媒体时代下的重要载体,不能代替师生间直接的交流与讨论。到目前为止,微课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二)网上微课资源形式与内容差距较大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微课也不断出现。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一些教师会从网上选择相应的优秀微课课件,但能直接使用的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微课课件设计的目的大多是参加相关的比赛,不仅教学语言欠缺严谨性、科学性、逻辑性,而且内容针对性不强且教学技巧性太大。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没有一个详细完整的总结,使得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此外,大部分微课都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压缩,需要对教师讲授内容、学生反应与课件等进行录制、拍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拍摄的微课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所措。

(三)优质微课课件制作困难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资源的利用、师生的互动和教师教学形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引入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存在选择的难题。此外,若教师亲自制作微课,不仅需要一定的人手,还需要较高的技术素养,否则会对课件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虽然所制作出来的微课时间较短,但其制作过程也较为复杂,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从而使得微课的制作难度较大。

二、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一方面,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师应先确立高校计算机微课教学的目标,确保微课教学内容与目标相匹配。另一方面,由于微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微课中讲解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且应尽可能具体化、详细化,而不应设立过多的目标,以便于学生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可将高校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以突显微课教学的价值,确保教学工作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将设计好的教学课件通过教师机上传到网络中供学生训练与学习。微课的引入使得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式、项目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重组和规划,为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各个教学章节的连续性,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构建计算机基础学科知识框架,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学内容的编写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材也要在两至三年进行及时的更新或完善,保证学生接触到的专业知识的上下热门的而不是过时落后的。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中,也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再次基础上进行设计和知识的讲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作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反应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够为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相应的依据。从这一方面讲,微课的有效运用需要转变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展现,使其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讨论、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与记忆,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计算机作为一门较为基础的专业学科,其专业应用和理论明显与实际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不一致,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并且专业内容的设置,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所以计算机教学需要创新,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满足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微课在高校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根据微课的特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微课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并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冯敬益.探讨微课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3:66-67+69.

[2]龚磊.试分析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微课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4:135-136.

[3]王军.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职教通讯,2014,36:57-59.

[4]陈浩.微课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5:27.

作者:蒋德勇 单位:江苏盐城工学院

第六篇:高校计算机教学形成性评价的策略

【摘要】高校计算机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知识运用能力,采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现代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形成性评价作为现代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方式,始终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发展性的基本原则,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优势,从而得到了广大教师广泛的认可和肯定,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形成性评价;教学策略

引言

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指通过对教学活动过程做出评价,来有效调节整个活动过程,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主要是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学习活动情况、学生进步情况、学生通过评价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促进教学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和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根本目标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科学的教学反馈,属于一种双边教学活动,主要以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来作为参考,获取有效的信息,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和更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形成性评价的方法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通过这些具体的准则来对教学中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发现其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有效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此外,也能够帮助教师针对学生自身的一些不足来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率。

(二)互相评价

互相评价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在参考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大家互相对学习情况、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常由三个学生对某一位同学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给出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接着由被评价的学生针对教师和学生给出的评语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教师为学生做好标准的示范;让学生了解评价的真实含义。第二、学生之间能够做到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始终坚持公平、客观、科学的原则。

(三)教师评价

无论是学生的自评评是互评,都应该始终结合教师的评价,教师通过示范和演示评价方法以及学习方法,为学生的自评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在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并给出一些学习的有效建议,教师的评语应该保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主要包含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四)合作评价

合作评价是指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采用评价的方式,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有效的信息,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的反馈,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同样,教师能够对教学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在合作评价中,家长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直接参与教学成果的评价,对于学生、教师以及教育教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完善的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为计算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和指导。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通过深入的对教学课程、学习者、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教学的客观条件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调查,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发展能力以及学习情感态度等进行构建,并通过不断检验和落实,来反复修正和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计算机专业的学习目标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来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生的发展能力,即通过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所具有的多种学习能力以及辅助能力,主要有: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探索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思维辨析能力等,学习情感则是指在学习中学习的学习动机以及态度。教师可以将形成性评价体系变成手册,学生人手一本,其中主要包含学生自测、生生互测以及教师自测等形式,对于不同的评价项目给出具体的任务和指标,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自觉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及时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进行改进,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1.反馈及时,有效评价,增进评价的价值意义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在依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教师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档案,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为其提供正确的指导,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加了解和体会到形成性评价对于学习的重要价值,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改进,帮助他们逐步攻克学习当中的难题。2.让学生参与课程成绩评价,促进学生参与评价的主动性计算机教学中,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居多,通常期末考试都是由教师统一出题,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规范性操作,过于单一、机械化,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在计算机操作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学习任务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评价方式的累积,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自主参与到课程成绩的评价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升。3.以评价加强生生间的联结,促进学生参与评价的责任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是:学习是在社会性交往中,内化意义并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认知结构的增加或改变的过程。说明了学习者是通过自主参与到社会性活动中来,和外来的客观结构建立一定联系的过程。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不同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是简单问题的发现和知识的单项传递,其实质上是针对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来加以探讨和研究,注重师生间、生生间的配合及帮助,其中生生互评是学生参与评价过程的重要形式,帮助学生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实质上也是一个重新构建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在学生的互评中,教师起一个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本身比较分散的知识通过相互协作、配合以及支持来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其创新性思维。让学生在真正认识到形成性评价不仅是课程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是提升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激发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树立参与评价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严格要求和规范自己,通过自评、互评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辨析能力。

(三)以“比赛”带动评价

在计算机教学中,采用形成性评价不再受到课堂的限制,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学校组织的不同类型的作品比赛活动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积极加入到比赛中,使他们能够将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时间活动中来,通过比赛来带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使他们感受和体验更加丰富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经过自主研发、构思、设计、创新,最终完成优秀的作品,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使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过于注重成绩和结果的观念,能够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体验,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实现评价过程。通过采用课堂学习与课后比赛相结合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共同来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对立分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比赛,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相互监督来对评价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以及知识技能,教师针对大家的互评和自评结果来了解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团队的攻陷和作品的成绩,并将其作为最终课程的成绩,教师还可以通过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指导,开发学生的潜质,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不断改进,攻克难题。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评价形式代替了单一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以及价值观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对于计算机专业教学而言,必须准确把握评价的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尽量实现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相互统一,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满足计算机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2]曹阳.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6,04:223.

[3]于舜.论形成性评价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影响作用[J].考试周刊,2015,81:113.

作者:张菁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教育局

第七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摘要: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对计算机教育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校园网建设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生接触信息化知识的途径显著增加。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使用能力而不断努力。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要用到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开设适合他们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1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抽象,教材更新速度较慢

在信息化社会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惊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更新速度早已是按月计算了。然而,许多高校的计算机教材却无法赶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在教材内容上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没有对当前的社会需求进行认真的调查,仅靠自己的经验和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所学内容不能与社会需求接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迅速适应岗位工作需求;另一方面,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实践机会。理论课教学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计算机这门课的课程特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更多地结合岗位实际工作进行实践操作[1]。许多学生在进入企业后,还要针对工作需求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是课程设置方面的失败。

1.2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固定化

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和基础学科有所不同,它更加侧重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如果教师将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照搬到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就会事倍功半,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既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能够运用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直观演示,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用恰当的方式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但是,当前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教师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

1.3教学管理粗放,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计算机课程的评估和检测形式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主要是采用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2]。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高校在对计算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方面存在方式单一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群体上网实践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4培养模式僵化,目标设置不够合理

计算机学科当前在高校中的设置应当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但是当前高校课程结构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重视学科内部结构的完整性,而忽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性。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当考虑到学习者当前相关的知识状况、学习兴趣点,以及学科在社会中的普及状况等问题,但是计算机课程计划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使学生缺乏自由选择的机会和独立发展的空间[3]。大学计算机课程中有部分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相脱节,不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

2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

2.1更新教育理念,适应时代发展

教师的基本理念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用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将教学看成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课堂上对整个知识体系进行讲解,学生对知识进行识记和理解。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是教育理念更新的重要方面。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以整齐划一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然而学生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应该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扬民主,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学习进度,允许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随时提问,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允许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同学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当然要对这样的课堂进行把控,教师要具有更加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课堂组织经验。气氛热烈并不等于秩序混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并不等于对其放任自流,对知识的创新也不等于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当前高校对机房的管理措施比较严格,严防学生做出越轨的行为,为了计算机的安全甚至制定出因噎废食的苛刻制度[4]。计算机的实践教学在学生计算机能力提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机房成为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实践探索的重要空间。机房工作应该在保证系统安全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操作。现在各种还原性软件的技术已经成熟,比如“冰冻精灵”这个软件可以在学生关机之后将其所有的操作全部还原,保证了计算机系统不受病毒侵害,保证计算机在下次启动时顺畅运行。有了这样的软件保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每次上课时在计算机上大胆尝试。比如,在word2000的工具栏中对于IP的设置、控制面板的操作等,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具有破坏性的实验而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好奇心的保护都需要建立在大胆动手的基础之上,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将课堂变成一个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既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也需要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

2.2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计算机技术更新非常迅猛,而高校的教材更新速度却相对较慢,有时甚至存在当教材出现的时候该项技术已经过时的现象。教师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技术知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这对于大学生迅速地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知识的时候,也应该注重本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有利于其学以致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应用性学科,如果结合具体的应用情境进行教学,将会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偏好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除了常用的讲授法和上机实践法之外,还有以下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可以布置制作教学用ppt的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方案,设计出不同风格的ppt,并运用自己制作的ppt进行微格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懂得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对学生所学的其它专业知识有所了解。(2)研究性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方法改革时也应该考虑促进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出发选定研究课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5]。在选题阶段,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选题的意义和可行性;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互联网、中国知网、社会调查等多种信息资源;在研究学习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3更新计算机设备,为教学创造物质条件

计算机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既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耐心指导,还需要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所以,教师要关注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为学生的项目开发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先进的应用软件,让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校要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而增加计算机的配置。计算机的配置要适度超前,能够满足未来几年学生的实践需要。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学校要合理安排各班的课程,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学生开展创造性的实验提供场所。在计算机硬件设施方面,学校要加大计算机教学实验设备的经费投入,可以准备一些视听器材,为学生进行音像、图文的处理提供便利。在计算机软件方面,学校可以购买相关的付费软件,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操作,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常规的免费功能。同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推荐一些使用方便的免费软件,帮助学生分析各种软件的优势和劣势,方便学生选用。实验室内应该设置监控,这样教师可以通过主控台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他们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同时也可以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前是否存在无关操作进行监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4培养教师队伍,加强校企结合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培训提供制度保证、经费支持和时间安排。对计算机新技术的学习应采用短周期、经常化的培训模式,使教师能够经常了解计算机最新领域的发展状况。另外还要针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制定出适合计算机专业特点的评价体系。比如,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注重对教学效果的考察,以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高、成果创造作为主要考察依据。在计算机科研方面主要注重教师高质量论文的发表数量和专业教材的出版数量和质量,以为社会提供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作为主要考察依据。高校与企业合作,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一个趋势,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企业可以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源,而高校则可以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承担科研开发任务,从而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因此,校企合作是推动教育走向市场、实现教育产业化的有效方式。我国的计算机新技术主要来自国外,而对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实现产品的转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而造成了高校计算机教育在技术更新方面的滞后。进行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缩短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转化的周期。企业的专业人员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收集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对其进行翻译,和高校教师联合开发高校教材,制作相关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够学习国际最新的科技知识。同时,企业可以利用高校教师的人才资源进行校企联合技术研发,将高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企业也可以和学校一起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课题,这样既可以为企业解决现实性的问题,又可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加强毕业设计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结语

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应当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既要让学生掌握先进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具有将计算机技术灵活运用到专业学习中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在计算机不断更新换代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虽然每年都为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但是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方面还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计算机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们只有更新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计算机教学方式,改变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传艳.有关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电子制作,2013,(18).

[2]王猛.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思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9).

[3]杨前程.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网络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6).

[4]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

[5]文雄军.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2).

作者:崔燕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第八篇: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方向及发展战略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已经逐渐地渗透到生活及学习的各个领域当中。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实践有助于人才的全面化发展与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方向需要重新探索,发展战略需要具体制定。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方向;发展战略

1前言

计算机目前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中为生产现代化奠定基础,生活中为信息的快速交互提供条件。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高校计算机教学所提供的人才与需求之间出现矛盾,如何做好改革与发展是高校计算机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关键。

2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价值分析

2.1更新传统计算机教学内容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全面人才的需求。计算机教学改革能够更新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协调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发展状况接受新的计算机技术教学,使得学生得以掌握更加先进的教学内容,为真正步入到社会与工作实践中打下坚实基础[1]。

2.2落实计算机教学管理工作

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多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考核的模式去验证计算机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沟通,教学实效较低。而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则能够打破传统的限制性因素,落实计算机教学管理工作内容,使得工作内容与工作目标得到明确。

2.3强化计算机教学实践能力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但现阶段依旧存在部分高校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教学,学生陷入大量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当中,实践能力与创新性方面受到严重影响。计算机教学改革能够打破这种限制性因素,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计算机实践,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与实践能力的增强打下基础。

3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方向及发展途径

3.1创新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

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本质角度入手,要以教学大纲为基,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但这一过程还要做出创新与改革实践,从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入手。具体策略如下:其一,结合网络资源与多媒体资源,以网络资源来扩充当前的教学大纲,带给学生更多新颖的教学内容。当然,多媒体教学方法也不容忽视,可以依据多媒体带来的便捷性,让计算机教学实践操作更加直观,应用效果更加全面。其二,坚持以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基本素质为培养目标,将更多的实践内容加入到教学资源当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去主动地探究与具体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三,坚持以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为目标,验证学生解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基础能力,在相互协调当中使得学生可以感受到计算机教学的先进性与科学性[2]。

3.2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高校想要计算机教学取得普通外科期刊更好的效果,则需要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做好创新工作。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上,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调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可取,可探索多种教学模式,既能够展现出学生在整个计算机教学当中的主体性,也能够保证教学方法在具体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持续发挥效用。例如,分层次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都可以应用到计算机教学当中,作为全新的教学手段被应用其中。从教学方法入手可以发现,不同教学方法所展现出的价值不同,但对教学推动效果毋庸置疑。如分层次教学法能够针对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做好教学工作;小组合作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共同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法则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学会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3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发展,为高校计算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为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出高校计算机教学效果,对计算机教学实效性做出评价。例如,计算机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布置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练习内容,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完成,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对问题的解答,然后根据练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将这些成绩计入到期末的成绩总结当中,实现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具体评价[3]。

4结论

总之,高校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内容,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笔者从价值挖掘的角度入手,找准研究的重点与切入点,提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发展战略,做到与时代同行。

参考文献:

[1]党闰民,宁勇,孔德生.浅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J].科技资讯,2013,(24):168-169.

[2]张拥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178-179.

[3]雎力芬.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与发展战略[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8):162-163.

作者:赵丽莉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与策略(8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263691.html

    相关专题:张家星 蚌埠学院学报


    上一篇:创新扩散模型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