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研究(5篇)

第一篇: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分析

摘要:大学生思想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而且还能够传承和普及我国传统茶文化,促进茶文化与当代教育的融合创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茶文化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重要的,当代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并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思想教育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融入茶文化,最终达到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思想教育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人才促进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情操。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更加凸显,充分借助茶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以及文化底蕴,提升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操,是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接触茶文化这个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1茶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1.1茶文化的内涵

茶水作为世界主流饮料之一,有了近几千年的历史。茶文化自形成以来,被人们沿用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体系,其中涵盖了众多文化精髓内容,也结合了古人的智慧与思考,让人们可以了解到茶文化中所具有的精神领域的价值。由于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欢在空闲时间通过品茶进行交友,三五成群在家里或阁楼开展茶艺会,探究对茶的思考和理解。茶文化中还涵盖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拼读和理解,让人们的道德境界可以提升,思想也变得更为灵活。儒家讲求亲人、爱人的思想,而道家更热爱质朴纯真的生活方式,佛家十分注重茶文化对人精神的领导,因此,在展现茶文化中所具有的“和、静、怡、真”思想的同时,让人们可以被茶文化中所具有的茶德所影响。由于茶文化中涵盖了诸多的道理和哲学思想,因此,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以和谐为基本思想观念,确保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中含有的儒家思想作为指导内容,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处理好人际关系,让茶文化在生活中展现更多的价值。茶文化中追求的是一种茶道精神,讲求中庸之道,追求性本善的理念。如今将茶文化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当中,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茶文化中的儒学思想能够改善人的思想认识和思考方式,是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向导。由于茶文化追求的是一种静的思想境界,因此,学生在了解茶文化以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的学习课程当中,不被外界喧嚣的生活所影响。茶文化还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学生学习这种无神论思想以后,可以充分了解茶道的灵魂,并在饮茶的过程中体会那种返璞归真的思想,让自身的思想品格得到进一步提升。参禅悟道的过程中也会品味一杯清茶,让心灵得到释放,让思想得以释怀。品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参透许多道理,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茶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具有高度指导意义。

1.2茶文化的特征分析

从茶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实际内涵来看,茶文化的主要特点集中表现为涵盖知识、内容十分广泛,由于茶文化经过了上千年的传承,因此,其中所含有的与茶叶有关的文化的影子更加具体,人们在继承和传播茶文化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在这些文化习俗的影响下,明白了饮茶需要具有自身的喜好和风格,以自身的习惯和风俗来完成品茶的过程。由于中国的茶文化比较完整且具体,与其他国家茶文化不同,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区别于其他国家的茶文化内容,中国的茶文化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和主要元素,更有时代感和实际应用价值。

2推广茶文化对引导大学生思想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学生在学习茶文化以后可以对思想进行改造,不断完善思想和精神知识的不足。作为现代社会一种主流思想,茶文化体现的是其更富指导和教育的价值。综合茶文化的众多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的思想观念走向正轨。茶文化还涵盖一定的时代特点,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许多教育机构已经在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当中融入了茶文化的内容,让教育的范围更为广泛,让思想体系更为完整。

2.1弘扬茶文化,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

由于中国政策的原因,许多家庭多为独生子女,这样的学生多半会更为自私、自利。此时向学生传授茶文化教育,以基本道德和互相尊重为教学理念,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对自身的不足得以补充,促使茶文化具有更高的指导价值和教育意义。茶文化中涵盖的茶道和茶礼的思想,学生学习以后,会更加注重待客之道。由于茶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具有补充和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时,需要让学生首先了解茶文化的基本内容,才能更好的弘扬和继承茶文化。学习茶文化以后,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在遇到困难时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推广茶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全面的文化道德素养

现代学生由于个人原因,多半会存在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因此,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以后参加工作,都对个人发展十分不利。学生在抵触学习先进知识文化课程的同时,教师需要明白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由于学生本身修养不足,因此无法学习到完整且丰富的道德文化知识。教师首先需要以茶文化为基础,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具有思想价值的文化知识。学生也能够通过了解茶文化中的礼仪,正确的对待同学和家人,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2.3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文化观念,有效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涵盖了多方面的元素,随着不断融入全新文化理念和教育理念,让茶文化更加趋向多元化这一特点。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来自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优缺点,有正确的文化辨识能力。学生可以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在对不同文化进行思考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结合多种文化的主要特点,学习到更为完整且实用的文化内容。

3如何实现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茶文化涵盖了许多智慧的思想,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直至今日,传承了上千年的茶文化,仍具有一定的教学指导价值。教师开展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不断完成教师设定的目标任务,了解茶文化的中心内涵,才能不断提高个人思想和道德品质,便可以利用茶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完成学习过程。

3.1深化传统茶文化与思想教学融合的一体化体系

由于学生需要对传统的茶文化有正确的辨识和学习能力,因此,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辅导,不断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让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领略茶文化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精髓。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茶马古道》了解茶文化的基本形式和形成历史,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茶文化的内容。教师在开展茶文化课程以后,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领悟和思考,学习到更有实用价值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茶文化涵盖了多种文化的特点,富含中华民族精神理念,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确保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个人修养和品格。

3.2丰富教学形式,构造茶文化学习氛围

学生在学习茶文化内容以后,思想会不断成熟,个人经历和阅历也会相对充实,因此,学生只有不断积极努力学习茶文化课程,才能不断完善个人不足,让教师的课程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需要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并且具有谦虚的学习态度。教师通过领导学生参观茶文化基地,了解茶文化知识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茶文化课程的同时,个人素质得到提升,并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学生学习茶文化历史以后,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种敬仰和钦佩之情,因此,会更加虚心的学习关于思想教育的课程。

3.3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将二者有效融入

为了确保学生可以听从教师的指导方法和教育理念,以茶文化教育思想为基础,教师需要保证茶文化的知识可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二者紧密结合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学生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华得以提升,并对茶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学生切合实际的进行思考,了解茶文化的精神理念和教育理念,以基本教学方法为出发点,促使学生可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完善思想体系。传统的教育模式需要以实际生活为出发点,确保学生可以从多方位了解茶文化内容,比如:使用多媒体或微信进行学习。教师需要不断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第一时间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才能保证茶文化教学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是当代思想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茶文化思想的深入开发与普及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几点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当代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并有效推动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琳,鲁石.传统茶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讨[J].福建茶叶,2016(6):197-198.

[2]胡雅娟,夏达.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16(6):211-212.

[3]贺贤春.茶文化对于西藏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促进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6(6):233-234.

[4]徐兴全.我国茶道文化对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6):287-288.

[5]王静.茶文化与茶历史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关联效应[J].福建茶叶,2016(6):379-380.

[6]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84-185.

作者:张金珠 崔毅 陈兴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等院校以异地校区办学的方式拓展了办学空间,挖掘了教育资源,但常常面临着原有教育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地域与新校园环境要求的问题,因此,探讨和研究异地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异地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异地校区属于高校异地办学模式的一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的产物。最早设立的高校异地校区办学机构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1999年末高校扩招后,为缓解原有办学空间不足等问题,异地校区在数量和规模上达到一个发展高潮。21世纪以来,异地校区办学对发展地方区域高新技术,增强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做出了不少新贡献。异地校区一般远离主校区,因此如何解决原有教育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地域与新校园环境要求的问题,已成为异地校区办学初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2012年浙江大学与舟山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作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办学所在地,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有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近1000人,同样面临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异地校区办学模式下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1异地新校区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异地高校校区功能定位常见有三种模式:(1)职能模式:指对各个校区赋予特定或不同的工作职能。如,本科生校区、研究生校区,低年级校区、高年级校区等等;(2)学院模式:指一个校区有一个或多个以学科门类为基础或者以一级与二级学科为基础建立的办学层次相对比较完整的学院。(3)综合模式:综合应用职能模式和学院模式对某一个校区进行功能定位。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作为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办学所在地,定位上属于一区一院式的学院模式。纵观目前国内高校异地校区办学模式,均为一个校区内有若干学科院系,还没有单一学科(或领域)的模式。浙江大学舟山校区的独特模式,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既面临异地校区办学中的共性问题,又具有其相对独特的特殊意义。2015年9月办学至今,笔者通过不同形式,包括调查问卷和座谈会,展开对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学生综合情况调查,对异地校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了解。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发现,异地校区办学初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1异地校区功能定位与学生发展需求矛盾,增加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难度

一区一院式办学模式,空间上大大增加了教育科研和实验设施资源,但也缺少了综合性校区的校园文化特色、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无法发挥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教育培养目标。

1.2异地校区引起师生、学生之间交流障碍,降低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因此,师生、学生朋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异地校区模式下容易引起这种沟通交流的不足,因为教师往往奔波于主校区与新校区之间,大大减少了与学生的接触时间,同时,不同年级和学科背景之间的学生交流机会也大为减少,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

1.3异地新校区生活比较单一,容易形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据笔者2016年4月一次网络平台开展的校区学生情况调查问卷显示(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52.3%的学生表示有时候会感到孤独,21%的学生表示常常感到孤独,排名前三造成孤独感的原因包括校区没有综合性大学的氛围(64.71%)、缺少业余活动(42.08%)及就业/工作压力大(39.37%)。如果学生长期感觉到生活枯燥、单调,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因无法及时共享原校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新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繁重。

1.4异地新校区尚未形成成熟化生活社区,埋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隐患

新校区成立初期,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整体仍处在摸索磨合阶段,如校区医疗条件缺乏、出行交通不便、生活便民设施缺少、食堂餐饮品种少、供应时间短等问题,都容易引发学生不满情绪,从而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对策

2.1目标与理念———规范异地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结合学校总体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下移到新校区相关组织架构上,并结合异地校区功能定位与办学特色,着重进行工作理念的融合和再确立。舟山校区在贯彻落实浙江大学总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创新思路,凝练特色”发展性的教育新理念,以提高学生政治素养、训练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领导能力、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提高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围绕“I•OCEAN”学生发展模式(修身立德、和同达观、明辨笃行、博学创新、崇善尚美、全球视野),实施“思想引领工程、学术领航工程、领导力提升工程、质量提升工程、规范管理工程、品牌提升工程、凝聚力工程”等七大工程(Program),努力搭建“思想教育平台、素质拓展平台、职业发展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等四大平台(Platform),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经过一年多以来的努力,舟山校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在党团建设、学风学术、实习实践、毕业就业、心理工作、奖勤补助、文化品牌、素质提升、媒体宣传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成果。

2.2传承与创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抓住新校区校园文化空白待建设的大好契机,发挥新环境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和引领校区文化建设的导航作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内涵,搭建具有实效性的育人平台。2.2.1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除从学校主校区引进已有的学生耳熟能详的品牌性传统活动项目(如浙江大学学生节、SQTP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程等)外,舟山校区也探索培育了一批具有大学时代精神、贴近学生需求的校园精品活动,如《“荒岛求生”海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获2016年浙江大学“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推进工程”立项,《发现海洋的美———大型科普舟山行》入选2016年浙江大学第十八届科技文化节项目,“起航•舟山”学术交流月活动获评“浙江大学第十八届学生科技文化节十佳精品项目”,并首办舟山校区科技文化节、“奔向海洋、走向未来”主题慢跑等大型活动,以富有感召力的先进文化提升在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据2016年9月最近一次网络平台开展的校区学生情况调查问卷显示(有效问卷221份),有64.25%的校区学生表示对校区开展的各项学生活动表示比较喜欢或很喜欢。2.2.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宣传媒体校园宣传媒体(校园广播、电视台、主题网站及一些新媒体手段等)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强有力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宣传受众主体是学生,同时创新性地让校园宣传媒体内容制作、发布等主体成为学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宣传媒体有利于解决异地校区办学校园宣传媒体资源(专业人才、硬件与软件建设、新闻资源等)与主校区不对称的问题。以舟山校区为例,首先以做好校园宣传媒体工作为契机,培养起一支具备采编播半专业化能力的学生传媒中心管理团队。其次,通过学生自主参与,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育人理念。最后,通过丰富的校园宣传媒体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仅2016年上半年度,舟山校区网站刊发报道校区学生工作消息70余篇,全方位宣传新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形势新成果。由学生团队负责运营的学院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每日向在校师生及校内外各界宣传学院学生工作发展的近况,截至2016年10月,近一个月总阅读次数34541余次,阅读人数14424余人,朋友圈转发分享4500余次,关注用户4000余人,平台影响力日益广泛,促进海洋类相关知识资讯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传播,提升学院学生的海洋意识。同时,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制作和播放校区广播节目,强化校园广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功能。2.2.3创新高校社团组织管理形式,提高学生社团精细化运作水平舟山校区在学院原有社团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成立社团联合会,鼓励学生根据兴趣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包括艺术团、“舟行海洋”水上运动社等18个学生社团。目前,校区共有包括学生会、研博会在内的学生组织22个,已开展如皮划艇教学与体验活动、首届舟山高校足球联赛、“环六横岛骑行”活动、师生乒乓球赛、水上趣味运动会等50余场学生活动赛事,丰富校区学生课余生活。此外,成立于2016年6月的校区帆船队在“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中更是荣获第五名的好成绩。

2.3“一室二合作三加强”———增强学生对校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舟山校区以“一室二合作三加强”的模式解决好新校区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与现有心理健康资源短缺的矛盾。“一室”:成立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机构———心理健康工作室,在原校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日常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合作”:与原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和舟山当地心理咨询医生二者合作,充实新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量;“三加强”:加强新校区自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的培养;加强对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如研究生新生适应问题、本硕博学生毕业问题、求职焦虑问题等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开展校区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等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4线上与线下———沟通常态化,提高新校区管理服务工作理念

新校区办学初期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比如图书资料、实验室设施等都还在建设完善中,条件较原校区艰苦,因此要紧紧围绕“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快推进新校区学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舟山校区办学以来,学生工作部门作为沟通协调部门,定期开展线上与线下的校区建设调查工作,听取学生们对校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各相关内设机构负责人,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彻始终。

3结论

我国高校从单校区逐步成为多校区已成为当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形成异地校区初期,高校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就包含着本文所探讨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但异地办学学生管理工作是个非常复杂的工作,由于笔者能力、精力所限,未能进一步深入探讨异地校区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原因,也未能给所提出的问题做出非常完善的对策,笔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更深入地研究异地校区办学学生工作方面的问题。

作者:钱智敢 叶枫 刘悦 单位:浙江大学海洋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分析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潜在物质意识、享乐意识开始蔓延。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力量,是国家的储备人才,可近些年来大学生中思想道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良事件频频发生,就此情况大学生思想教育逐渐被提上日程,也日益重要起来。本文将以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思考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1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1.1追求物质享受,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它的负面效应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动摇。相当一部分学生勤俭节约的少了,追求物质享受的多了,这种不健康的思想也将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工作,更是不利于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1.2自我意识太强,自控能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的自我优越感太强,习惯用批评的眼光对人、对事,对社会批评的多,认同的少;对外部环境要求多,对他人要求高等。特别是一些基础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长期自我放纵。这些心态导致学习风气浮躁和自由主义蔓延,对于培养合格大学生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1.3缺乏诚信、感恩意识

在日益完善的贷款助学体系中,学生的经济压力逐渐轻松,可有些贷款大学生不按银行分期还款的约定,甚至销声匿迹联系不上;还有些学生心安理得的接受社会和国家的关爱,认为是应该的,一旦减少了就抱怨连连。

2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2.1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的现状

(1)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越来越重视,各项工作也越来越好。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突出,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国家逐渐加大体制建设,高校也陆续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机构,组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队伍,以“两课”教学和日常教育与管理为主要渠道和手段,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好。(2)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少,工作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很多高校从事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有的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也有待加强。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不到位。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很多班主任和辅导员都没有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切实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限于简单的传达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关系很疏远。

2.2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而将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正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3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3.1加强体制建设,强化行政管理职能

在学校中,务必要加强各项体制的建设,让思想政治教育有更肥沃的土壤,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提供工作的空间。也要强化行政管理职能,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一旦出现违规违纪者,就绝不姑息,严肃处理,以教育本人,警示全体。

3.2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深入开展校园文化,重视社会实践

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利用校外和校内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各种有益的课余活动和第二课堂,寓思想教育于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并要重视社会实践的必须性,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更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3.3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的相结合,要积极利用网络,探索信息化社会思想政治工作方向,要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网站要开辟校园文化活动专栏,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要建立大学生交响乐团和大学生民乐团,以高雅艺术为主体,积极倡导先进的校园文化。

3.4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帮助学生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制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正确引导大学生面对成长中的一切问题,促使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后论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是国家和高校的双管齐下,一方面需要国家完善相关体制建设,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综合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国家与高校应与时俱进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计卫舸.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育人中的生力军作用[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53-55.

[2]李雪梅.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6(01).

[3]杜凤静.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环境建设[J].中国教育导论,2006,2:8-10.

[4]王革.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杨学玲 李素静 单位: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诚信思想教育探讨

【摘要】诚信不仅是一种思想品质,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实现中国梦的中砥力量对大学生群体继续加强诚信思想教育非常重要。文章分析了高校开展诚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营造诚信环境,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所探讨的对策为:为师者要树立诚信的榜样;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范式;严抓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行为的养成校方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与积极构筑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关键词】诚信思想;德育工作;对策;思考

前言

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的重要指示。[1]当前情势下,主流虽好,但小部分人,甚至少数大学生,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下,诚信意识不强,存在不少诚信道德浅薄和诚信行为缺失现象。已成为当前社会各阶层的热议话题。大学生是科技知识的载体、是高素质人群的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柱梁。对他们继续加强诚信思想教育,则更有利于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其次,我国小康社会的来临,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趋势下,一届届大学生踏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主人翁,对他们继续加强诚信思想教育,则有利于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

一、高校继续开展诚信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大学生成人、成才之需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大学生在高校不仅能学到本专业系统的知识科技与技能,同时也在思想道德领域也系统地接受洗礼与净化,逐步成长为德能兼备之才。但众人皆知,学校是高素质人群的集散地,社会是个复杂纷扰的大舞台,社会主流是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但所置身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大学生踏入社会,将积极投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滚滚洪流之中,但少数“免疫力”不强的大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在所接触的不良环境影响下,导致思想认识摇摆、道德水平滑坡,甚至做出了和大学生身份不相称的不道德行为,其中也包括不践履承诺、失信与他人、甚至行为严重者走上了诈骗犯罪的不归之路。为此,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免疫力,必须继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之下,诚信意识就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会议正式提出了以“24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在(社会公民)个人层面强调,应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闭幕后,全国人民都在认真学习与领悟十八大会议精神。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已成为高校大学生重点解读、内化与践行的思想道德规范与行动指南。众所周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体系,德育工作者应做好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衔接工作,在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等思想教育,按照党和国家对新时期人才的要求,培养以德为首、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在我国传统文化宝典中,被引用的有“一言九鼎”、“驷马难追”等诸多与诚信有关的警句格言,一直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人去坚守“诚实做人”的道德底线、同时也警示着社会各阶层要秉承“做事守信”的处世原则。倘若失信与他人,在社会交往中,将处于孤立、被动的局面,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其次,诚实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代代传承的道德传统,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倡导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相互涤荡与渗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为构建全社会的和谐,继续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非常紧迫。大学生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他们继续加强诚信等传统美德教育,引导他们继承本民族的光荣传统,有利于将“诚实守信”等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二、继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思想教育的思考

(一)为师者要树立诚信的榜样

大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长者是师长。为师者的言行举止对他们会起到润物无声的潜陶作用。为此,为师者要德高为师,首先在诚信方面树立榜样示范作用,例如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人格,都是大学生坚守诚信的动力之源;为师者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学术从不抄袭、作假的教科研精神,无形之中都在释放一种正能量,为大学生的诚信做人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在大学生信服的基础上,进而才有利于诚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可见要教育大学生做到讲诚信、守信用,为师者一定要做好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与辐射效应,去感召、去濡化大学生。如果为师者诚信缺失,出现了失信于人、论文抄袭、学术造假、受贿等不光彩事件,曝光之后,大学生就会对所学的思想道德体系内容产生质疑,少数大学生甚至会“看破红尘”,踏入社会后甚至变本加厉地做出不诚信行为,将会贻害社会。因此,为师者树立诚信榜样至关重要。[2]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范式

首先,“两课”是引导大学生接受诚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为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首先要利用好这个平台,从开学伊始,就要发挥传统课堂正面引导的作用,将教材中“诚信”思想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知晓诚信的重要性,可结合曾子杀猪、商鞅商鞅徙木立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大学生熟悉的史书典故,提高诚信教育的说服力;其次,可定期开展院系级的传统文化网络学习活动,在学校礼堂或大型会议室,集体收看道德模范人物(例如“诚信鸡蛋哥任庆河”、“儿子创业失败,打工20年替儿还债的老人王月申”)等的先进感人事迹,然后指导大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再次,在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到来之前,校方可围绕诚信主题,组织开展演讲比赛、小品汇演、诗歌、书法比赛等,突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寓教于乐的多种方式吸引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以此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3]

(三)严抓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行为的养成

为规范大学生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诚信开始,严抓落实工作,将日常管理方案固化于制,以此提高诚信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及对大学生人生未来的影响力。首先从大学生的日常作业、考风考纪开始,是否诚信与学科期末考评挂钩,发现作业从网上复制粘贴一次,就扣相应的分数;考试作弊一次,除通报批评外,本次作零分计算;在毕业论文查重方面,凡是超出国家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要求的复比率范围,就不给答辩机会;其次,在日常行为方面,对那些借他人钱物不还、开假证明套取国家对贫困生的补助款之人,进行诫勉谈话,严重者用推迟毕业、留级等措施进行惩戒。总之,校方要严抓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行为的养成工作,因为诚信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个人受益终身,而且还能为母校挣得美誉。

(四)校方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

为不断拓宽诚信教育领域,校方加宣传力度也非常重要。因为校方的正面宣传可以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潮流朝正向发展。例如教室内张贴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标语、校园垂挂“诚信为人之本——鲁迅”等宣传条幅、报刊长廊中粘贴的醒目彩页也多以近期,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正能量”、同时也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谴责那些不诚信行为之人、之事,总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大学生践履以诚信等内容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可利用现代网络开展校内网上“诚信论坛”、“诚信与法”、“名人诚信故事收集”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发挥便捷、自由的网络优势,渗透“无信不立、真诚到永远”的诚信做人道德思想,同时,要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行为,引导大学生诚信上网、绿色上网,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做一名诚信的大学生。[4]

(五)积极构筑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陶潜的作用无声、且影响力显著,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会产生羊群效应,潜意识地在改变着自己也在悄悄地影响着别人。为此,要积极构筑出社会大环境的诚信主流意识,占领社会公德的至高点,提高引领能力,发挥辐射效应。首先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对各种不诚信行为的惩戒措施与追责机制。执法机关应做到秉公执法、违法必究,最大限度整治各种不诚信行为,杜绝类似“徐玉玉事件”的发生。其次,政府部门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坚守、执政为民、严格自律的道德底线,在个人言行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信守和落实在任期间的各种期许,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再次,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应有具有公平正义感,老实做人、诚实做事,通过个人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支撑起个人处世立身的“第二张身份证”。第四,媒体应发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功用,大力宣传社会诚信模范的感人事迹,曝光失信之人遭受法律制裁与道德谴责的后果,使诚信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地,以此推动全社会公民诚信意识的提高,进而构筑出一个有利于大学生诚实做人、守信做事的良好社会环境。[5]

结语

百年树人归教育,一届又一届大学生毕业,不仅是诚信道德的践行者,更是诚信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为此,发挥为师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范式、严抓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行为的养成、为了大学生的成人与成才,共同构筑诚信出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2.

[2]徐利颖,王曙光.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当代大学生诚信观[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9):228-229.

[3]李小林.大学生诚信思想教育探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49-50.

[4]唐忠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实思考[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6,12:66-68

[5]李小林.当前高职生诚信缺失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2:10-11.

作者:陈小峰

第五篇: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

摘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主要的哲学思想,并在中国茶文化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一直深刻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塑造着中国人的民族形象。在当代,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并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了有效的推动。利用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创新,也是儒家思想、中国茶文化在当代的再创造。基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简单分析了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希望可以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儒家思想;大学生;思想教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中国茶文化意蕴深刻、内涵丰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饱含了中国祖先的哲学思想、处事情怀。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儒家思想的精华,伴随着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内核对中国人的影响不可不谓之巨大。在当代,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仍然是中国社会最为主流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的脑海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利用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推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策略。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大学生的思想将逐渐受到感染,以民族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将更加容易取得显著的成果。

1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概述

儒家学派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在之后又经历了孟子和荀子等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哲学领域中具有统治性的地位。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哲学思潮,而在之后的历史朝代中,儒家思想的影。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儒家思想可谓独领风骚,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并在中国茶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的发展,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在中国茶文化中得到了深刻而突出的表现。

1.1中国茶文化中的“修身”思想

儒家思想中“修身”的要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和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核高度一致。茶的功效就是强健体魄、修养身心,茶文化的价值,也在于实现人的内心的升华。中国茶文化强调通过饮茶使人的心绪归于平静,激发人的超然物外的思维,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关系密切。儒家思想将“修身”作为一个人道德礼仪的基本要求,强调用“修身”实现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的提升。而中国茶文化中对于“修身”同样重视,在茶道中,唯有爱茶、敬茶、懂茶的人,才能泡出最美味的茶水,只有懂得约束自我、提升自我的人,才能从茶中悟出生命的真谛。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茶文化中的“修身”思想正是来源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二者不是不同哲学领域中的概念,而是相同哲学源流的不同分支。中国茶文化中的“修身思想”,是儒家思想中“修身”思想在茶文化中的映射,和儒家思想中的“修身”思想一脉相承,拥有着相同的意境追求和思想内涵。

1.2中国茶文化中的“齐家”思想

儒家思想中的“齐家”,指的是团结家庭成员,形成全体家庭成员其乐融融、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共同进退的氛围。“齐家”是在“修身”的基础上实现的,并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儒家思想中的“齐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映射到了中国茶文化当中。儒家思想对于“齐家”的理念非常重视,强调个人要爱护家庭成员,尊重家庭中的长者,善待家庭中的晚辈,从而通过良好的家庭氛围,为个人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提供动力。儒家思想中的“齐家”理念在中国茶文化中没有特别明确的论述,但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人的以茶会友、家人共同品茶、为老人泡茶等行为方式,都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中“齐家”理念的影响。可以说,中国茶文化中对于“齐家”思想的表现是无形却强烈的。

1.3中国茶文化中的“治国平天下”思想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人的责任不仅仅在于个人责任、家庭责任,还在于社会责任、国家责任甚至历史责任。人应当通过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修身”、“齐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突破,为国家的发展、历史的演变贡献个人的力量。儒家思想中“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看似宏达,实则是对个人的有效引导,并在中国茶文化中得到了深刻体现。茶文化不仅仅是民间文化,也是古代的宫廷文化,早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茶法茶政,可见茶这一极具文化内涵的物质形态已经和当时的治国理政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在中国茶文化中,茶这一意象已经上升到国家、社会乃至历史的高度,其中蕴含的历史变迁规律、改造自然的规律、建设国家的规律等,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发展建设的行为方式。现代中国的茶,更成为了国家的象征,在世博园中,“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口号就是最好的证明。

2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分析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璀璨夺目的明珠,对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了跨时代的意义。借助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显著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水平,推动了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

2.1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教育内容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同样倡导人的“仁”、“义”,并以此为核心。这一传承至今的儒家思想核心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对于大学生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引导,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义”,其基本理念在尊重他人、爱护他人、控制自己、提升自己,“仁”、“义”是中国儒家思想中“君子”的基本道德理念,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升来说可谓价值连城。除此之外,中国茶文化中儒家思想倡导的“礼”,为大学生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即遵守礼节、遵守规则,这同样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礼”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对于行为礼节的理解将更加深刻,对于规则纪律的遵守将更加到位。可以说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基本的内容,基于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体系,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稳固根基,在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有效的内容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2.2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教育方法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讲求“言传身教”,这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为人师表,不仅要“传道受业”,而且要“以身作则”,通过个人的良好示范,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有效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启迪,即教育学生首先应当完善自己,遵循这样的教育方法,学生所积累的思想素质,将让学生深信不疑且受用终身。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倡导对于学生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天赋高低,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育方法同样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启迪。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教学的反感,并不是由于学生真的反感知识,而是由于学生没有接受最为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方式。遵循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症下药的教学方式,很多思想教育中反复出现的问题都将得到有效改善,大学生个人通过思想教育所获得的实质性提升也更加显著,这无论对于大学阶段教育的发展还是大学生个人的成长都是益处颇多的。

2.3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

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倡导爱国,倡导个人健康人格和良好心态的养成,倡导个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构建,倡导个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培养,这些都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目标导向。儒家思想的优秀之处,在于其内涵之深刻,更在于其为人们的生活、成长所提供的科学指导。基于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导向将和儒家思想中人的发展目标相互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的目标将更加明确,更加具有指导意义。中国茶文化、中国儒家思想从千年之久的历史中走来,其积累的精神内涵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其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的目标导向,将显著推动大学生个人的健医学论文例文康成长、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内外兼修、个性独立、适应社会的新时期人才。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熏陶,如涓涓细流,又如涛涛洪水,作为中国人的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在传统文化的目标导向下,所获得的个人提升是不可估量的,这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3结束语

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仁礼、爱国、爱人等思想,对中国人的人格框架的塑造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当前,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毋庸置疑的。互联互通的茶道精神和儒家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出现,如从历史中吹来的民族文化清风,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渲染。借助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效果必将节节攀升。

参考文献

[1]王芳,黄毅彪.中国茶文化中的儒家思想[J].三明学院学报,2016(1):50-54.

[2]陈光.谈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福建茶叶,2016(1):201-202.

[3]汪松能.略论中国茶文化与儒佛道思想[J].中国茶叶,2009(8):34-35.

[4]王玲.儒家思想与中国茶道精神[J].北京社会科学,1992(2):123-129.

[5]丛羽.儒家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4.

[6]王馨.儒家思想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作者:任瑞娟 单位:冀中职业学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研究(5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246089.html

    相关专题:安顺学院学报 永暑礁


    上一篇: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