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有多重理解。一是从互联网应用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未把互联网作为技术平台而是当作金融活动进行的资源平台,通过搜索引擎捕捉互联网中的数据足迹,可以有效筛选和处理海量信息,逐渐形成新的金融生态体系和数据驱动型金融服务模式。由于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有效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理念及服务方式,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二是从本质上讲,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功能结合体的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互联网服务平台上形成的金融产业和服务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功能性,包括金融市场体系、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消费者群体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结构,但是其范围并不受限于此。[4][5]1.互联网金融的种类(1)众筹。众筹是指大众或者群众筹资,通过团购以及预购的方式,向众多网友募集资金的金融模式。利用网络SNS(专指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的传播特质,可以让企业或个人的创业者有足够多的展示项目的机会以吸引认同的投资者。(2)P2P网贷。P2P(Peer-to-Peerlending)即点对点信贷。网络平台将资金借贷双方进行匹配发挥了第三方的作用,借贷人在网络平台查找具有出借能力以及有意愿的出借方,帮助不同的贷款人共同分担风险,借款人通过在所有信息中进行筛选,选择低利率进行借款。(3)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指具备一定实力以及信誉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平台(非银行机构),基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信息交流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同各大银行签约。(4)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的运营体系,对众多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给互联网金融机构供给客户以及价值信息,查找整合客户的交易信息以及消费记录,能够做到了解客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以提高经营的精准度。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以有众多数据的网络电子经销商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众多数据以快速的挖掘有价值的信息。(5)金融机构。信息化的金融机构,是指传统运营流程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进行升级以及部分改造,使传统的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领域发展为电子化的经营管理,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信息化是金融业发展的方向。由于银行信息化建设产生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以及网上银行逐渐形成了电子银行的立体服务系统。(6)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在互联网平台销售金融产品,或在第三方服务平台销售金融产品。客户对各家放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金融机构的产品,进行选择并购买适合的金融产品。这种模式没有风险,互联网或第三方平台并不负责金融产品的销售,所以不需要承担风险。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1)成本低。相对于传统的网点化,互联网金融并不需要设立遍布全国众多的网点和分支机构,不需要有数量庞大的员工,各种移动客户端替代了实体网点成为密布的虚拟网点,极大的减少投资成本,营业以及管理费用也大幅降低,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及运营成本。虚拟运营,客户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方便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和自动匹配,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对接,因无中介所以没有手续费及多余的费用产生。另外,无需等待就把时间成本降到了最低。(2)效率高。所有业务通过计算机后台标准化流程处理,用户信息审核、过往交易记录、信用等级判定、风险等级判断等数据信息,全部的后台大数据云计算即刻便可以完成使得服务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模式更加全面直接广泛。例如,阿里小额贷款从申请到放款只需几秒,每日平均放贷上万笔,并且信用评定准确,风险率及违约率降到极小。(3)覆盖广。在理论基础上,互联网金融能触及地球上任何地方,全面的移动客户端打破了空间的制约达到全覆盖。传统意义上的银行无法覆盖的区域和客户是它现阶段最主要的目标。突破了传统金融业的空间地域的制约,将金融服务发展到全球范围内,使得个人跨国业务也将成为现实。(4)发展快。有别于传统银行具有的弊端、局限,互联网金融以它所特有的优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例如,余额宝仅仅在数月之内募集了上千亿元的资金。客户蜂拥而至的根本原因是它高收益、高流动性、低门槛、方便快捷的特性。3.互联网金融的风险(1)信用风险。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交易者在互联网交易模式中将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交易者只能通过网络联系,因此,很难确认他们的身份和交易的真实性,在身份鉴定和信用评价上,出现信息的不对等。除此之外,中国目前的信用体系还远不够完善。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互联网金融信贷的风险。另外,互联网金融机构往往在资本周转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金会在第三方中介机构寄存两天到数周。缺乏有效的担保和监管将很可能发生挪用资金。一旦资金链断裂,支付危机肯定会发生,并会导致信用违约。(2)法律风险。[6]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提供在线交易的权力和义务的有关的法律法规大多还很模糊,不完善的管理和试行制度不能严格监管互联网金融。一是被准许进入互联网的标准与金融市场中的公司、金融市场的合法性、操作的合法性,准许交易者的身份在细节上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二是互联网金融可以利用法律在组织非法经营上的盲区,在金融公司和监管漏洞中自由行走,甚至在公众中非法存款,例如非法集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风险。三是在互联网访问过程中使用金融服务,法律规定的不足,使用户很容易陷入盲目的法律纠纷,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3)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和大量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都是由计算机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的,所以影响互联网金融运行最重要的风险即为电子信息体系的技术管理的安全。这种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本身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破坏,也受到外部网络的数据攻击、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数据信息化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服务中,技术风险有可能引发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全面崩溃。(4)监管风险。一方面,互联网使得中央银行在传统财政创新和货币政策的中期目标上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也刺激了中央政府对金融行业信贷政策的转型。(5)流动风险。与传统的金融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有迅速聚集金融资本的能力,但也存在更大的流动风险。由于高收益,有效的网络平台和有效信息传递等因素使互联网平台上的资金节约了销售成本,并且销售速度更快,但很多互联网企业财务资本稀缺,即使只是短期低风险的金融产品的债券的波动也可能导致大量网上银行基金的赎回,有高流动性的隐患存在。[7](6)个人信用信息滥用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获得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并将它们作为信用评级的主要依据,如果这些信息管理不当,导致信息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8]

调查方案设计

1.抽样样本总数简单随机抽样中推论总体均值的样本规模计算公式为:,t为置信度所对应的临界值,e为抽样误差。对于实际采用的复杂抽样,要达到同样的精度,需要乘上它的设计效应Def(fDesignEffect,被定义为任意抽样方式下的抽样方差除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下抽样方差的商)。根据一些专家抽样经验,我国的Deff一般为2。例如,5%的抽样误差所要求的样本规模是384,乘以2后,实际样本规模就成了384×2=768。2.调查内容与技术线路首先将宁波北高教园区进行分层,按照高校学生人数比例分配样本量。根据本次调查的主题设置了调查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部分(性别、户口、学校、年级、专业、月开销、生活费使用情况等)、互联网消费情况(每月消费次数和额度最多内容、网络消费主要支付方式、互联网消费总额度等)、存款理财情况(互联网理财比例、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情况、理财首选方式、网络理财对个人财务的影响等)以及对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态度等。共发放《互联网影响群体问卷调查》768份,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将问卷第一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分别与第二部分(互联网消费情况)、第三部分(存款理财情况)、第四部分(认识与态度)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提供建议。

数据分析

1.样本主体消费特征分析(1)每月开销。被调查学生每月的消费情况:消费在1000—1500元的学生人数最多,有363人;消费在1500—2000元学生有132人;消费1000元以下的学生有127人;消费2000—2500元的学生有40人;消费2500—3000元的学生有18人;消费3000—5000元的学生有11人;消费5000—10000元的学生有7人;消费10000元以上的学生有5人。(2)生活费使用情况。被调查学生有时盈余、有时透支的人数最多,有289人;有盈余、无透支的学生为259人;无盈余、有透支的学生为83人;无盈余、无透支的学生人数为73人。(3)网络消费首选支付方式。被调查学生中有523人在网络消费时首选支付宝,占总人数的74.4%,有明显的优势;有148名学生选择网上银行,也占很大比例;选择微信钱包、汇款等其他方式的分别有16人、4人、11人。(4)每月通过互联网消费额度。被调查学生150人通过互联网消费200元以下;346人通过互联网消费200—500元,在这个范围内的学生最多;152人消费500—1000元;23人消费1000—1500元;18人消费1500—2000元;14人消费2000元以上。通过制作交叉表可看出,被调查学生的网络消费额度占每月开销的比率主要集中在20%—60%,其中20%—30%的比率最大,30%—50%的比率较大,说明大学生的网路消费是每月开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2.存款理财情况(1)持有不同金额现金时存放情况。大部分被调查学生持有现金小于500元时,选择以现金形式持有;金额在500-10000元时,将现金存入银行卡。但是在每一个金额范围内都有一定比例的现金存放在网络理财产品中,尤其是当金额在500—10000元时,有15%左右的学生选择存入网络理财产品;另外有几位学生选择其他项并填入股票。说明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理财意识,还会利用新型的技术进行理财。(2)银行卡数量及开通网银情况。被调查学生开通网银的银行卡数主要集中在1-3张,其中人数最多的为最多为1张,其次是2张,再次是3张。随着年级的增长,被调查学生开通网银的银行卡书基本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理财情况。被调查学生中有404人不理财;69人认为理财后财务状况变好了,其中互联网理财宝使用人数最多;207人认为变化不大,只有23人认为变差了。说明将近一半的学生具有理财意识,会选择各种方式进行理财。3.样本主体对互联网态度分析(1)互联网理财产品与传统支付方式。吸引被调查者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有更快捷、有一定收益、更安全,仍使用传统支付方式的主要原因有习惯、方便时的首选、消费时没有别人选择。(2)上课时查看互联网理金融产品信息情况。被调查学生偶尔甚至经常上课查看互联网金融产品想关心的人数达到80%,说明互联网金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可想而知,在没有约束的课外时间,互联网金融必定占用学生的很多时间。(3)对互联网金融的态度。被调查学生中有92.6%看好互联网金融,5.4%的人持一般态度,仅有1.6%的人不看好互联网金融,说明互联网金融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很大且十分积极。(4)“词云”分析。问卷中最后一题问到“由互联网金融联想到的词语”,对这些词语进行“词云”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词语的字体越大,表明其词频越高,即被受调查者提到的次数越多。由此可直观地发现,“快捷”、“支付宝”、“余额宝”、“淘宝”被提到的频次最高,其次是“安全”“、网购”“、简单”“、网银”、“马云”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在互联网金融引领了一种以互联网理财和互联网消费为主导的生活方式变革的同时,也为有些缺乏风险意识、热衷追潮的大学生埋下荒废学业、盲目消费、助长投机心理的隐患。2.建议(1)大学应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积极理财,但不过分追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所学知识,为日后生活和创业积攒资本。另外,大学生应具备风险意识,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技能,规范自身的投资行为,同时要看清当今互联网金融风险本质,金融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与互联网金融捆绑的网购等消费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大学生必须自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杜绝网购成瘾、降低网络使用黏度,才能合理地参与互联网金融生活。(2)大学生应自我约束,上课时间认真学习,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合理安排时间,以学习为主业,不让互联网金融的诱惑影响学业,时刻铭记作为一名大学生本职的工作就是完成学业。同学互相监督,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更要积极帮助他人,同学之间共同发展共同抵抗互联网金融的不良影响。(3)互联网金融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大学生应培养自己成为适应“互联网金融统计经济论文”的复合型人才,利用互联网金融促进自身的发展。

作者:路曜 项泽宇 陈晓俊 单位:浙江宁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94551.html

    相关专题: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投稿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


    上一篇: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