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之辩证
被誉为中国自然辩证观之经典的《易经》中的“坎卦”是与水相关的描述:“水流而小盈”,即指水是不停地流动、变化的。《论语•子罕》中记录到:孔子面朝东逝的河流,感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处孔子借河水的流逝,抒发了时光如河流一样稍纵即逝的人生感慨。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论语•雍也》中记载的孔子著名的“知者乐水”论解释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他将“知者”的品质比喻成如水一样“周流无滞”,即永不停止地流动。孟子在《尽心上》中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意思是,君子所追求的“道”,和流水的特性联系了起来。以上皆表现出水之无常万变,水之川流不息,是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关于运动的理论。而老子之“上善若水”论,却也表现出水之不争的静止态。庄子在《德充符》中,他借用孔子之口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此处乃是庄子关于水的静态即“止水”对人的启示。他在《庄子•外篇•刻意》中关于“养神之道”的理论中说道:“水之性,莫动则平,故曰静而不变,快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之谓养神之道也”,也就是说,他认为“养神之道”应该与平静的止水一样。这些论述都表达和完善、深化了中国哲学自然观中水在“动”以外还有“静”的辨证思想。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他认识到了水的力量须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负载起大舟。荀子在《劝学》中也提到:“水积则生吞舟之鱼”,“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因此,“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在这里用水之由小到大的过程隐喻人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孙子的《行篇》中也表达了关于借用水的力量说明战争中所要坚持的爆发性强大力量:“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此处,关于“积”的概念,是对水由小到大的规律的科学认识。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说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此处表达了道家哲学中“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自然法则,展现了古代中国关于量变与质变的辨证观。
二、水之喻德
中国古代的哲学中,以自然观来修养德性,同样也离不开“水”的痕迹。《淮南子•原道训》第十七部分中写道:“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在《管子•水池》中可见,杂家管仲学派以德喻水,指出“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老子在《逍德经》第八章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即是指,至善之人如水一般。水之善在于以自身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于众人皆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这被认为是老子“上善若水”人生哲学的总纲。他认为,“居,善也,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动,善时。”如此一来,老子将此水之至善的品质用以教导人们,以朴素的自然观奉劝人们应做到如水一般,居住时选择深渊、峡谷等别人不愿意到的艰苦地方;心胸则应像大海一样广阔、深邃;待人应像水般有着滋养万物的无私和仁义;言语时,要像水养万物一样诚实守信;做事时,要像水一般尽力去做对万物最好的事;行动时,应像雨水一般适时地行动,把握时宜。老子亦说:“知其雄,守其雌,天下为溪。天下为溪,常德为高。知其荣,守其辱,天下为谷。天下为谷,常德为足。”又说:“上德为谷。”“溪”与“谷”皆为流水和储水之地,却也是相对平地、山地而言,地势最低的地方,才得以蓄水,因此老子言下之意是人的德性应像天下的河流、小溪一样,安守卑微,却成就百川。最高的德性就像拥有山谷一样的气概。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对当时和后世人们的思想影响甚深甚远,他将以“水”为精华的自然观融入到人生观中,将水的品性作为人的道德培养的标准,以育人于无形之中,使中国哲学的自然观同样以如水一般源远流长地影响着中国政治、文化。
三、以水为政
中国哲学的自然观不仅对育人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古代君王的统治制度以及理念上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引导,而大部分重要论述都以水为例进行。孟子在论说仁政主张时多次以水为喻。他用水之“就下”的特点来论说“仁政”的重要性。他在《梁惠王上》道:“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又在《离娄上》中道:“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诸侯如果能够实行“仁政”,民众必然纷纷归顺。“仁之胜不仁”就好比“水胜火”,在治理国象中仁政必然要胜过暴政。在孟子这里,“水”是“仁”的象征。荀子在《王制》中最先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君民关系论,同样是借用水的强大力量作比喻。而发展了西周“防民之日,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治国思想的典范。这些都是对于中国自然观中“积水而为海”的辨证理论的深刻认识和运用。墨家则用水的特性来说明了“兼爱”的可行性。他认为造成家、国、天下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人们不相爱,彼此互相憎恨、互相残杀。要改变这种局面,就惟有实行“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天下太平。他认为“兼爱”的做法,有利于天下,亦容易做到,但之所以不能施行,乃因其执政者的不接受。墨子指出:“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还用水为喻,论证尚贤的主张:“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是故溪陕者速涸,逝伐者速竭”。君主要像江河一样拥有广大的胸襟,广纳人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否则国家便不能得到长治久安。从《吕氏春秋•十二纪》关于冬季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水德含义的主要方面是要求君主能够注重道德修养,如同水滋润万物一样施德于百姓。根据冬季闭藏的特点,君主还应做到节制个人欲望,减少对百姓赋税摇役的征收,注重与民休息,发展农业生产。”综上所述,中国哲学中的自然观乃是一种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自然观,而其很大一部分是与对“水”相关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和自然辨证观。“水”的哲学从中华民族对于生命本原的探索为始,在各大哲学家、思想家的思辨中对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并且潜移默化地将水之品质融入了人之德性中。以“水”为精华的中国自然观逐渐渗透于国家政治治理当中,使中华文化更加充满了人文色彩。中国的自然观,不仅是哲学家们对自然的探索中获得的重大成果,亦是对中国古代政治,甚至当今国家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蔡崇华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