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3篇)

第一篇: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贴近社会实践,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鉴于现有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可以采用倒推的方法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并对新课程体系的实施进行实践。目前,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更应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积极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市场;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多数学生就业后没有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也暴露了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本文结合哈尔滨广厦学院近几年来的办学实践,对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确立符合三表院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一、目前计算机人才需求状况

据国研网资料显示,中国IT人才年缺口100万。目前,软件从业人员近6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34万人,在专业人才中高级人才4万人,中级人才20万人,初级人才10万人,比例为1∶5∶2.5,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由此可见,我们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人员。业内专家预计,在未来5到10年中,我国社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数字还将继续增大。对企业走访得知,企业招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以降低再培养成本。对新员工的培训调查显示,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企业占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的为0,这反映出现代企业要求我们的毕业生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鉴于现有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可以采用倒推的方法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现有的校企合作几乎是平行式的,只是形式的合作而已。2012年开始,哈尔滨广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由企业派专人参与制定,并且承担部分教学任务,达到了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基本方式,通过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哈尔滨广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倒推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本专业所有专业教师与企业项目经理进行交流分享,充分了解当前所需的计算机人才技能及主流技术所需的课程,从企业拿到第一手数据,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总之,企业需要什么方向人才就按什么方向培养人才,人才培养需要什么课程就设置什么课程。2012级学生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5+1.5),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两年半在学校夯实专业基础,一年半在企业进行项目培训及实践,与企业进行无缝对接,进而实现优质就业。培养模式如图所示:在知识结构上,要使课程设置面向市场经济,不断更新原有的基础理论课程,及时淘汰其中陈旧过时的知识,适时开设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际操作能力的新课程。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遵循有别于学术型高等教育课程的理念、原则和策略。学校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确定了职业定向模块及该模块应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设计了通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并将所需培养的职业能力拆分到各门课程之中。第一部分,通识课程是一套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基础教学新体系。课程力图引导学生从教育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第二部分,对于三表本科的学生来讲,专业技能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模块所开的课程以传统7门核心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专业英语、编译原理、操作系统)为主线,以技术开发类课程JAVA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其他课程为辅,在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时突出专业方向。例如:JAVA方向课程有JAVA基础、JAVA高级编程、JSP、数据库原理、Oracle数据库开发与实践等相关课程;软件测试技术与质量管理方向课程有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等相关课程。确定职业定向模块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项目实战、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使学生达到胜任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第三部分,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体现的是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核心课程及教学内容,项目的设计规模由小到大,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结构由单一到综合。校内实践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系所有语言类课程均实现机考,如C语言、JAVA语言等。不能实现机考的课程教师会根据课程性质调整考核方式,例如:Oracle数据库开发与实践课程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考核,第一节课教师会落实本门课程的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进行学习,最终完成项目报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中,机考和项目形式的考核课程约占总专业课程数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为集中实践,第二至第五学期都各安排一门课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内容完全由企业导师制定。每门课程设计都要填写实验教学授课计划,根据计划企业导师要进入学院授课一周,校内教师要辅助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校外实践在五家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目前校外实训基地全部都是哈尔滨知名的软件公司。校外实践涉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践的内容、安全等方面。为避免出现问题,每年都要进行学生反馈,毕业生在离校时本系主管领导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对教学及实践过程提出意见,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学校再与教师、企业主管进行研讨,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实习实训方案。校外实践从第六学期开始,学生将进入企业进行综合实训,实训完成后要进行专业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专业方向分为JAVA软件开发方向、软件测试技术与质量管理方向等)。学生选定方向后再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合格才能进入实习和就业阶段。整个过程哈尔滨广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将有实习实训教师全程跟踪记录,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给予辅导,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有项目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安全意识、与人合作和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根据学院办学指导思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分析市场需求,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设计力求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颖.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电子世界,2013(24).

[2]唐金鹏.具有智能交通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07).

[3]李波.辅导员培养计划之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06).

作者:郭鑫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广厦学院

第二篇: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方案

摘要:成人院校的特点与条件决定了成人院校的学生在毕业走向岗位后,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进入岗位角色。而这就决定了成人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必须要具备用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计算机问题的能力与经验。也正因如此,实践教学则成为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重点所在。本文笔者即结合个人多年从事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入手,提出做好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前言

成人院校在教育培养的过程中,其培养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正因如此,决定了成人高校的毕业生自毕业走向岗位以来,就必须能够在短暂的实践内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所以,在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尽可能的降低理论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最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以下笔者即从多个角度入手,就如何做好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1.改变僵化思想观念,砍掉陈旧传统课程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其是知识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正因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必须要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持续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成人院校在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上仍存在一些陈旧、落后的课程,虽然是传统开设,但为了能够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除了必要的基础课程以外,其余的课程也必须要大胆的砍掉。如:《汇编语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等原理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必须开设的,因为他们不仅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原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衔接后续其他计算机课程的重要连接桥梁。而《BASIC语言程序设计》则可以用新一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iusalBASIC》或者比较实用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来取代。教师还应该鼓励与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了解,这不仅仅是因为成人高校的学校由于自身的整体知识水平相较于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相比稍显不足,更是因为成人高校的特点决定了成人高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会更短,所以充分利用课余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学习一些新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够大大的缩短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此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课程的替代上不能盲目的一味追风,追求最新课程,而应该结合成人高校教育教学培养的实际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应用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2.改革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

要想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就必须构建完善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课堂体系,并且严格按照计算机专业实践课堂体系要求进行教育教学。因此,结合当让我国成人高校在专业实践教学上稍显薄弱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当前的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针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培养手段与教学计划,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本院校相适应的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尤其是改变对学校、教师乃至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的态度,要从学校、教师入手给予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足够的重视度,并且做好学生课堂出勤监督工作,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到实践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手段上,则要尽可能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应该转变为讨论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互动,共同学习,提倡师生之间的互动。针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还应该考虑到成人高校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引入情境教学,让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同时,还要加大对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进而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也就是说成人高校应该每年都应该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进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两种。校内基地的功能是:能够让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实训培训,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能力,再有就是使得学生有进行单项实验和某些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机会和场所。校外基地的功能是:学校应主动寻找校外IT企业,建成校内外合作模式,变为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摸爬滚打”,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员工共同学习和实战,从而能获得真正的实践机会,为将来走向社会积攒经验和教训。尤其是与企业签订订单式教学培养计划,更是成人高校教育教学的特色之一,应该大力推行,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还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难、就业慌的问题。

3.充分利用电脑、手机等辅助教学手段规整学生的碎化时间

碎化时间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闲暇时光,这些闲暇时光有可能是几分钟、也有可能是几十分钟,更有可能是几个小时不等,我们将这些并没有进行特殊规划的时间统称为碎化时间。尤其是现今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异常激烈的社会环境之中,并且面对着毕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更应该充分利用每一分钟,为自己充电。而电脑、手机等辅助教学手段应用,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的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线获得知识,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局限,也进一步打破了空间教学限制,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碎化时间,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获得最大收益。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也希望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阐述,能够为广大的教育同行在今后的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且清楚的认识到成人高校即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自然就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课堂的重视,并且给予实践教学课程各方面的支持,进而更好的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凡.浅谈成人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06)

[2]张巍.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3(10)

[3]刘云晶.新时期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3)

作者:于春江 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篇: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本文针对民办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方案。通过组织学生进入第二课堂实验室,采用项目驱动和“周报”管理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建立了高效的培养管理机制和完整的评价体系,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培养方式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验室;项目驱动;“周报”管理;评价体系

随着近年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相关专业在各类高校中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以就业为直接导向的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不仅是学生就读的热门专业也是具有良好就业、深造前景的专业。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和公办院校在教学资源上的一些差异,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需求并不完全协调。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学生资源的差异客观存在,公办院校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方式下,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可以较快适应社会对行业能力的要求,而民办高校,由于各种教学资源的积累时间并不算长,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学活动的进行如果还沿袭着传统高校的固有模式,就难免出现学生的工程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的局限性。针对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近年来我校申请了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共赢“2+1+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省级教研课题,除了常规的第一课堂教学之外,笔者围绕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实践。

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验室

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以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开展的独立于第一课堂教学的课余教学形式。其人才培养过程贯穿于建立校企共赢“2+1+1”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的教学活动,在“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前两学年以学校培养为主,强调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方向的确定;第三学年为校企共同培养,由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践性专业课程及最新专业技术的讲授;第四学年为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让学生体验实际开发环境,提高实际开发能力。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实验室依托于计算机专业,服务于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人才培养管理方式

在“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前两学年以学校培养为主,强调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方向的确定,因此除了正常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外,业余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和专业素质,进入以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的第二课堂实验室。第二课堂创新实验室的培养方式主要以教师引导和项目驱动为主,通常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通过班主任推荐和学生自荐的方式进入实验室的候选名单。第二课堂实验室以专业方向为核心,对所招录的学生实行笔试和面谈为主,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技术特征,一般分为三个专业方向:a、计算机软件方向(信息系统设计、移动互联网端程序开发、游戏应用程序的设计开发、团队协作开发和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方法等)。b、网站设计与建设(如网站整站设计、图像设计等)。c、系统集成和嵌入式(系统集成、网络组建及安全设计、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等)。这三个方向招录的学生人数尽量平衡,通过笔试进行初选,再通过面谈确定最终进入第二课堂实验室的学生名单。第二课堂实验室以精英教育为主,旨在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带动少数学有余力并且专业兴趣深厚,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课外的深入培养。实验室的在编学生人数通常不超过当届学生的15%,以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近三届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实验室的人数比例分别为:软件13级(大学三年级)占14.9%,软件14级占11.8%,软件15级8.4%。计算机相关专业进入第二课堂实验室的人数比例与此类似,从一年级开始,录入比例逐年递增。第二课堂实验室的学生具有流动性,例如毕业或是少数学生因为个人原因离开实验室,一般来说整体人数保持在不超过当届学生人数的15%为宜,一年级所占比例略低主要是考虑到大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技术学习方向可能尚未确定,因此这一阶段人数相对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比例,更有利于学生在后几学年的可塑性和其自主选择。在“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学二年级的学习和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阶段,因此这一年级的学生人数一般稳定在占比12%左右,通过连续五届学生的实验室管理发现,在大二阶段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学生人数一般都能稳定到大四。实验室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一般是1:4左右,这种师生比对于学生的定向培养和追踪评价都比较合适。招录进第二课堂实验室的同学实行以项目和技术交流会为主的驱动管理方式,项目来源既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项目组通常是三到五个人,不同年级或专业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例如在2014年第二课堂实验室的同学就对我校的《大学生体能测试信息录入系统》(简称:体测项目)进行了综合开发,“体测项目”是针对教育部规定的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并将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所进行的实际开发项目。从项目的需求到开发再到调试运维阶段,由五名同学合作完成。实现了对全校的体测信息全面电子化的需求。这样的中小型的实训项目通常每学期按每3~4名学生一组安排2~3个项目比较合适。通过项目实训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专业技能,为最后两学年进入校企合作阶段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两种方式来辅助管理,一种是对项目的进行状态进行监督,通过项目组的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汇报来评估项目的进展情况。阶段性的项目汇报可根据实训项目的规模来具体制订,例如“体测项目”,可视为一个中小型的实训项目,按照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可在需求分析,总体设计,代码实施,测试等阶段安排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由实验室指导老师进行监控。第二种是在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适时的组织学生进行技术交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术交流会,对项目设计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和方案进行汇报,便于非项目期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项目阶段性管理和技术交流两种方式相结合既可以作为监督机制促进项目的进展,又是学生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周期管理”是另一种辅助监管机制,老师可以通过提交周报或者月报的方式对学生在实验室的自学情况以及技术进展情况进行摸底和管理,并通过提交的报告书内容来客观衡量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技术掌握程度,这种周期性的自我管理以“周报”的形式形成阶段性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内化为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素质,在“2+1+1”培养模式的后两年进入企业实习阶段,这种提前培养的职业素质和内省习惯,会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相关工作岗位。第二课堂实验室以项目驱动为横向的管理方式,“周报”管理为纵向的管理方式,并结合学生的个人计划对学生实现动态有效的管理和培养。

三、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方式的追踪与评价体系

完善的追踪与评价体系也是基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建立科学合理、因素齐全和切实可行的第二课堂实验室纵向监控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从目前实行的管理方式来看,较好的确保了第二课堂实验室的培养效果,让学生和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然而,在制定实践教学体系的质量评价指标时,不能顾此失彼,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所以在评价指标中,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合实际、适合校情、切实可行的第二课堂实验室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我校对学生在第二课堂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效果和评价采用了有效的方式进行建档和管理。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同学需要填写“实验室人员登记情况表”,而按正常培养周期离开实验室的同学需要和老师共同填写一份“实践教学评价表”。“实验室人员登记情况表”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进入实验室学生的基本信息介绍,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此部分着重记载学生在未进入实践实验室前的一些工作情况,专业基础及表现,这一部分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在完成学业的各方面的表现,例如:知识,技能,态度以及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其它特质等。第三部分由老师填写,这是指导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出的一个适当的评价和将要在实验室开展的学习阶段和方向的建议。而“实践教学评价表”是按正常培养周期完成后,离开实验室的同学所需要填写内容,这个评价表分为四个部分,学生需填写此表的第一,二及第三部分内容,指导老师需填写第四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构成内容主要是学生项目参与情况简介,例如所在项目小组中的分工、使用技术、开发耗时等信息。评价表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项目表现自我评价指标,例如:知识,技能,态度以及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其它特质等,评估标准分类按照表现等级由低到高分为5级。而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项目工作的表现,包括项目工作质量上对于工作量接受度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团队意识;第二个方面主要评价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知识的结合使用程度;第三方面主要针对项目工作中的技能进行评估,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第四方面针对学生的态度和其他特质进行评估,包括:工作态度、考勤、项目过程中的依赖性、主动性和责任感等方面。评价表第三部分的自我反馈内容主要是用来反映学生的附加技能及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从职业的角度,诸如:自我意识、个人发展、机遇意识和技能提升等方面,来看这些附加技能在各个方面如何帮助过该生,评估标准按照认同的程度也分为5级,具体评价项分布如下:第1类是自我反馈,体现在对所有工作的领会和明白工作的相互依存性及其价值;第2类是为今后的职业工作所准备的技能,包含了解学校生活和职场生活之间的关系,了解雇主关注的技能和品质以及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展示这些技能和品质,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第3类是要求学生至少列出一项所擅长的技能/领域。(例如:勤奋,交流技巧)进行自我评定。评价表的最后一部分即第四部分,主要是由跟踪培养该生的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针对其项目工作完成的进度、质量和项目成员间的协调性以及工作态度上表现出来的个人素质进行总结性评价,并给出对该生今后职业和技术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经历两到三年左右实验室学践学习环节的同学,在培养周期结束时,都会要求提交相应的评价表。反馈评价表也是对实验室指导老师实践教学工作的自我监督和完善的机制,能够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案,掌握学生的动态。对于近几年来,经过第二课堂实验室培养并已毕业的学生,我们采取了有效信息的追踪,从他们就业情况和技术发展方向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对其有着深刻影响。

四、结语

对于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施,旨在探索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如何让第二课堂实验室以点带面让更多学生得到技术的发展,如何让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完善,是我们正在探索和继续追求的目标。

烟草经济论文

参考文献:

[1]史卫亚.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03):19-23.

[2]张晓晶,张淑丽,刘胜辉.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3(03):56-58.

[3]李祥印,祝晓斐.基于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3):7-9.

作者:黄薇 王敏 熊玉麟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82695.html

    相关专题: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局 器官移植论文


    上一篇:电子技术与通信工程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探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