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科技成果奖励是中国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对激发科技人员创造热情、激励全社会科技创新、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中国目前科技成果奖励主要包括国家科技奖励、省部级科技奖励和社会力量奖励等3种类型,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2]。3类奖励中,社会力量奖励数量最庞大,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4月,登记备案的社会力量奖励多达237项[3]。国内各科技成果奖励设奖单位对各自奖励工作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设奖单位奖励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较高,建立了科技成果申报、推荐、评审和奖励信息化系统[4],管理较为规范、高效。比如国内层次最高的国家科学技术奖,该奖的申报、推荐、评审以及行业咨询等工作较大程度依托于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联合研制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极大地方便了申报者、推荐者以及评审专家,同时也便于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对成果奖励工作进行日常管理。但像国家科技奖这样,建立了奖励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科技奖励在国内并不多,主要以政府奖为主[5]。绝大部分科技成果奖励,特别是社会力量奖,未建立评审系统,奖励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奖励工作还是采取离线填写电子申报书,打印后直接将纸质申报书提交到设奖单位,再邀请专家对纸质申报书进行评审这一种相对传统的方式。信息化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纸化”办公已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6-9],在此背景下,笔者探索在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全程推行“无纸化”的工作模式,最大程度将信息技术引入科技成果奖励工作,为目前依然采取相对传统的方式开展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设奖单位引入信息化改革提供参考。
1传统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模式存在的弊端
中国的一些科技成果奖励,特别是社会力量奖,奖励工作还是以传统纸质文档为载体,这种科技成果奖励评审和管理工作模式存在诸多弊端。(1)造成铺张浪费。传统的申报书以纸张为载体,一个成果的申报书往往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通常还需印制好几本,在对获奖成果进行奖励时,也需要印制大量纸质奖励证书,带来纸张的浪费,同时在申报材料寄送时,往往通过快递寄送,一些申报单位担心申报材料寄送丢失往往派员亲自将材料送至奖励办公室,造成大量差旅费、快递费等办公费用的浪费。(2)工作效率低下。为给评审专家留下好印象,申报单位往往浪费大量的精力在申报书的外观设计与装订上,同时,申报材料从申报单位寄送到推荐单位,再从推荐单位寄送到奖励办公室,奖励办公室还需寄送给专家进行评审,整个过程下来,耗费较长时间,工作效率较为低下。(3)审查工作量较大。按照奖励工作程序,一般需要由推荐单位和资格审查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要反复翻阅各项成果的纸质申报书,工作量较大。(4)不便对成果申报及获奖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对成果申报情况以及成果获奖情况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有助于奖励办公室合理地调整申报政策。当申报成果较多时,如没有引入信息化手段进行统计,采用人工方法统计信息将费时费力,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2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无纸化”的设想
2.1推行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全程“无纸化”“无纸化”在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涵盖从成果申报环节,到推荐环节,再到资格审查、网络评审、会议终审以及奖励各个环节的整个流程。不同科技成果申报推荐和评审流程有所区别,下面以笔者认为较为规范的“信息发布—申报—推荐——资格审查—初审—终审—产生获奖成果—奖励”工作模式为例,说明如何在成果奖励全程推行“无纸化”模式。2.1.1信息发布工作“无纸化”奖励办公室以电子文档的形式通过科技成果奖励系统、有关网站、电子邮箱等途径公布申报通知、评审标准、有关要求等文件。申报通知等需要加盖设奖单位公章的文件,可以以扫描后的电子版本形式上传挂网。2.1.2申报工作“无纸化”由奖励办公室分配申报单位登陆奖励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申报人凭用户名和密码通过互联网进入科技成果奖励系统后,即可在系统中填写申报书。申报书由主件和附件2个部分组成,主件可直接在系统中进行填写,附件主要是成果相关获奖证书、鉴定意见、验收报告、查新报告、论文专著等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可以扫描原件后上传电子版本。所有申报信息填写完毕后,申报人点击提交,系统自动将申报书提交到推荐单位。2.1.3推荐工作“无纸化”申报材料提交到推荐单位后,推荐单位凭奖励办公室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科技成果奖励系统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把关,对于材料提供齐全,资格审查合格的材料,方可予以推荐,并在系统中填写推荐意见,上传加盖推荐单位公章的推荐函扫描件。对于不合格的材料,推荐单位可直接在系统中将材料退回到申报单位,并要求申报单位进行修改。2.1.4评审工作“无纸化”推荐意见、推荐函、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推荐提交到奖励办公室后,奖励工作进入评审工作阶段。评审工作主要分为资格审查、网络初评和终审答辩等3个阶段。奖励办公室首先将所有的申报成果在系统中按照学科属性进行分类,再邀请不同行业的专家在系统中对申报材料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项目,方可进入网络初评阶段,出现资格审查问题的成果可酌情直接淘汰或返回修改。进入网络初评阶段后,邀请网评专家在系统中对成果进行在线网络评审,对申报成果进行量化打分。奖励办公室按一定的比例选取网评得分高的成果进入终审答辩评审。在终审答辩阶段,无需将专家集中到一处,申报人需通过申报系统中的视频答辩功能进行在线视频答辩,专家可在线对答辩情况进行讨论,随后利用系统中的投票功能对成果进行投票,投票系统可自动统计得票数,并根据得票数按比例自动产生拟授奖的成果。在评审的各个阶段,评审系统均能够根据成果属性等要素随机在专家库中挑选专家。专家对成果进行评审时,只能查看与成果有关的技术资料,有关申报人和申报单位的信息均被屏蔽,最大程度做到对成果进行盲评,保证评审的公平性。2.1.5奖励工作“无纸化”通过评审产生拟授奖的成果后,设奖单位不再发放纸质的奖励证书,由电子文档的形式代替纸质获奖证书。获奖单位和获奖者可直接在系统中下载带有防伪标识的电子获奖证书。2.1.6公示的“无纸化”在申报单位将材料提交到推荐单位之前、推荐单位将材料提交到奖励办公室之前、奖励办公室接收到所有申报材料之后以及经过评审产生了拟授奖的成果等几个时间节点,均需对申报材料进行公示,公示工作同样可以实现“无纸化”,可直接将申报材料的主要内容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在单位的有关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2建立农业科技成果申报、推荐、评审和奖励系统在“无纸化”成果奖励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层面的工作无疑是建立一个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农业科技成果申报、推荐、评审和奖励系统[10-11]。由于农业科技成果奖励是一项由申报单位、推荐单位、评审专家和奖励办公室4方参与的工作,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应该包含申报单位用户、推荐单位用户、评审专家用户、奖励办公室用户等4类用户角色(图1)。奖励办公室用户的功能相对全面,侧重于对整个奖励工作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其主要权限和功能应该包括发布科技成果奖励申报信息、设置奖励申报起止日期、添加修改删除推荐单位、分配推荐单位推荐指标、查重功能(将申报成果与曾经获奖成果数据进行比对,查看是否有重复报奖的情况)、成果在线分组、随机挑选评审专家、批量生成申报单位、推荐单位、专家等用户的账号密码、评审过程监控与管理、自动生成电子获奖证书、评审结果和有关数据导出等功能。申报单位用户具有的主要权限包括在线填写申报书、上传电子附件、预览申报书、提交申报书、在线进行终审答辩等。推荐单位用户具有的主要权限是在线审核申报材料、将成果申报书提交推荐到奖励办公室或退回申报单位对申报书进行修改。评审专家用户具有的主要权限是在线审核申报材料、提交评审结果,包括资格审查是否合格、网评时对成果打分并提交文字意见等。在终审答辩环节时,系统应该具备能够将申报者的演示文稿(PPT)、实时的答辩视频音频信号通过网络传输到专家一方,专家可以通过网络看到答辩图像、听到答辩声音,同时也可以向答辩者进行提问等功能。2.3建立奖励工作信息交流系统在农业科技成果申报、推荐、评审和奖励期间,参与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各方时常需要进行信息沟通和传递,如奖励办公室向推荐单位、申报单位、评审专家下发通知,申报单位、推荐单位和评审专家向奖励办公室进行业务咨询,终审答辩期间专家之间对答辩情况进行讨论等。基于此需求,还需要设计基于计算机和手机客户端的交流系统,如将短信群发系统、邮件群发系统与评审奖励系统进行连接,通过此信息交流系统,科技成果奖励参与各方可实现信息的便捷、高效传送。
3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无纸化”的重要意义
与传统以纸张为载体的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模式相比,高度信息化的“无纸化”农业科技成果奖励评审工作模式优势明显,推行“无纸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提升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效率从申报环节到推荐环节,再到评审环节,申报材料均在网络系统上提交,无需装订提交纸质材料,推荐单位能在系统中直观对申报材料进行操作,专家进行资格审查和网络评审时,也只需在网上查看,无需大量翻阅纸质评审材料。同时,不用将评审专家集中在一起,减少专家舟车劳顿。3.2增强奖励工作公平性、公开性由于不再把专家集中到同一地点,而是随机邀请更多的专家在不同地点进行独立评价,防止了互相商量、通气,或者个别专家误导、暗示而造成的人为干扰和误差。同时,不会出现申报者违规到专家集中地游说评委、询问评审信息等干扰评审的活动。申报材料也能够方便、及时地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3.3提升评审工作的准确性专家在线进行评审时候,能够方便调取被评审资料,所有材料能直观地“晒”在评审专家的眼皮底下,各项成果申报书中有关技术材料和数据能直观进行对比,便于专家进行纵向比较,判断成果优劣。3.4便于奖励办公室对成果进行管理申报系统能够帮助奖励办公室快速、准确地统计和分析申报人专业情况、年龄情况、职称情况、区域分布以及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申报推荐成功率等信息,有助于及时、合理地调整申报政策、总结奖励工作等。3.5顺应建立节能环保型社会的号召全程“无纸化”操作能够极大节省纸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4推行“无纸化”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推行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无纸化”是一项改革,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任何改革都是一把双刃剑,推行农业成果奖励工作“无纸化”探索同样如此,在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同样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4.1可能存在的系统技术与数据安全性的问题奖励工作“无纸化”是信息技术与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结合,如果信息技术不能够支撑评审奖励工作,推行“无纸化”也会面临较大的难题。如科技成果奖励评审系统与计算机浏览器兼容性不够,很多低版本浏览器不能使用系统,必须使用指定的浏览器才行;系统稳定性得不到保障,进而在评审期间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同时,在评审过程中,信息保密与网络安全息息相关[12],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出现泄密等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奖励办公室和技术支持单位在设定奖励流程、设计奖励系统之前要充分考虑和论证。设计系统时,要加强技术研究,根据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对保密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设计出更加适合申报单位、推荐单位、评审专家和奖励办公室工作人员操作的系统。技术支持单位在科技成果奖励评审全程中予以技术保障,随时根据出现的问题和奖励办公室的要求改进和完善系统。4.2可能存在的伪造电子申报材料的问题推行“无纸化”后,在申报环节,申报人无需再附上申报书附件证明材料的纸质原件,只需在系统中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鉴定意见、验收报告、查新报告、论文专著等原件的扫描件即可,可能会存在部分申报者心存侥幸、伪造电子版申报材料的情况。同时,在奖励环节,对获奖人员和单位,不再发放纸质的奖励证书,而是系统自动生成电子的奖励证书,也可能出现伪造电子获奖证书的情况。对此,一是要强化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的责任意识,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在提交材料前必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在申报书中明确注明已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了核实,愿意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申报单位和推荐单位在登录网络申报系统后,必须首先签署遵守科技成果奖励纪律、保证材料真实性的承诺书后,方可对申报材料进行申报和推荐。二是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在申报单位将材料提交到推荐单位之前、推荐单位将材料提交到奖励办公室之前、奖励办公室接收到申报材料之后以及经过评审产生了拟授奖的成果后这4个时间点,分别由申报单位、推荐单位和奖励办公室将有关信息面向社会广泛公示,除涉密内容外,申报材料的主要内容均需进行公示,广泛接收社会监督。三是强化技术措施,如在电子获奖证书上,可以加入用于验真的防伪二维码,用相关软件“扫一扫”功能即可判定获奖证书真伪。四是建立诚信惩罚制度,出现伪造申报书、伪造电子获奖证书等情况,科技成果奖励设奖单位应向社会公布,取消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对于把关不严的推荐单位,减少推荐单位推荐名额,情节严重的取消推荐资格。4.3可能存在的工作人员不熟悉网络系统的问题推行“无纸化”后,奖励工作较大程度地依赖网络系统,可能会出现部分申报单位、推荐单位负责同志或者评审专家,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存在计算机操作有困难的情况。对此,在推行“无纸化”工作前,应该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设立系统技术支持热线电话,随时解答有关问题。4.4可能存在的奖励材料归档难的问题申报过程实现“无纸化”后,有关材料的归档无法以传统的纸质卷宗进行保存,可以以光盘等电子载体对奖励材料进行保存[13-14]。4.5可能存在的对奖励工作“无纸化”误解的问题推进“无纸化”后,可能会有同志认为“无纸化”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噱头。在现实中,他们因为对繁琐的传统奖励工作模式轻车熟路,所以对作为新鲜事物的“无纸化”充满不信任感[15]。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和普及力度,努力从思想源头上改变对“无纸化”的偏见。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全程“无纸化”在流程和技术层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需要指出的是,“无纸化”并非是在农业科技奖励全程中完全不需要纸张,需以纸张为载体又没有较好替代方法的环节,该保留的也需保留。另外,要推行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无纸化”,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进行完善,现行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中不合理的制度设计也要进行调整,才能真正全程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奖励“无纸化”工作。推进“无纸化”是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的一次改革,这在一定程度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号召。但改革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面对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浪潮,以及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模式自身改革的内在需求,推进农业科技成果奖励工作全程“无纸化”已具矿上机电论文有一定的基础。
作者:杨韵龙 周宪龙 夏旭 单位: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