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约铁力市金融支农效率的因素
从金融外部看,县域农业经济的欠发达与需求不足是金融支农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良好的经济环境有利于金融配置效能发挥,相反孱弱的经济必然阻碍金融配置效能的发挥。2012年,铁力市农业生产总值仅为28.5亿元,农业经济总量的偏小使金融配置效率发挥空间狭小。同时,新兴现代农业、优质涉农企业等需求不旺,传统种植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又缺乏与其他产业的联动,进一步造成金融信贷有效需求扩充有限。此外,涉农担保和保险的匮乏,发展相对缓慢也无法满足金融效率对风险防控的外在要求;受限于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仍然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资产;源于长期的自然、半自然的经济状况使农民锁定在不交易状态,使其行为偏好严重偏离市场经济所需的交易、契约和信用特征,涉农金融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这些问题都一定程度加剧了金融支农效率问题的凸显。从金融内部看,受机构设置、内部管控等影响导致县域金融支农效率不佳。一是县级金融机构涉农分支撤并导致支农力量不足,甚至出现覆盖盲区;二是县级各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信贷权限存在一定的上收,审批便利性有所降低。同时,对基层机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力度加大,客观上也抑制了分支机构涉农投放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内部考核、财务费用挂钩方面,县域金融机构往往向负债业务倾斜,偏重存款考核,考核比重有的达到50%;在内部资金计价上,上存利差达1-2个百分点,导致偏好资金上存,使农村资金非农化和流失,影响了金融支农的功能发挥。四是市场缺乏有效竞争,支农金融服务产品少,种类单调。在信贷投放上,也局限于群体信用和小额贷款的边际界面,受制于风险控制等对“三农”规模经济和农业产业化批量式的信贷需求关注不多,金融转移经济资源功能发挥受到抑制。五是农村信用社通过“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改革深化,经营管理与不良资产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但由于不良贷款的成因复杂,清收基本已达到极致,账面与隐性不良贷款比率仍不容乐观,拖累了支农能力。
二、优化县域金融支农效率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县域“三农”经济活力,为金融支农效率提升提供坚实的外部支撑。铁力市金融支农效率问题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改变这种状况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就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并在量的扩张下实现质的提高,培育出新的信贷增长点。要发挥铁力市农林交错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把发展复合农业当作重点,推动农业系统从“一维”向农林复合“多维”转变,增加农业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林业、气候等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绿色种植业与养殖业。要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大力发展有机绿色水稻、大豆等特色粮食种植。要努力发展鹿、貂等特色养殖,壮大生态畜牧业。要通过发展林冠下野生药材改培和珍贵药材种植,进行北药开发。要积极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绿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了碳棒和米糠油等副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加快稻米、稻壳、米糠综合开发园区建设,并持续推进订单农业的发展。
(二)提供多样的政策支持,为金融支农效率提升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地方政府要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要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努力活化农业资产。要建立资金回流激励政策,对存款转化贷款应用于“三农”较好的金融机构,适当减免其营业税和所得税。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农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为金融支农匹配相应的财政补贴。要加快农业保险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在起步阶段地方财政应安排资金专项用于补贴,加速落地实施。要建立健全涉农担保中介组织和风险补偿基金,为涉农信贷投放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要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对信用良好的农户、涉农企业给予优惠利率和优质的金融服务,实现信用正向激励;政府对涉农不良贷款清收提供必要支持。
(三)加强金融体系自身建设,为金融效率提升构建完善的内部保障。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微型涉农金融机构,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实行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弹性存贷比政策,调整内部考核奖惩机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适当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进一步细分农村金融市场,在普惠“三农”和覆盖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梯度的利率定价机制,真实反映涉农金融资源价值,避免金融效率损失。积极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金融服务品种,改善涉农金融资源分配结构,让金融功能发挥更矿上机电论文贴近县域“三农”发展实际,提高金融支农效率。
作者:谭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