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提供了海量的知识与信息,伴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教师个体知识尤其是经验、技能、观点等经过持续的积累、锤炼、沉淀,已成为宝贵的知识财富,我们更期许将这样的知识显性化、共享、固化,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与教学团队建设.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教师的个体知识,实现知识的分享、提升、建构及创新?如何促进教师之间的理论、经验、技能、观点等知识的传播与共享[1]?尤其是当教师面临共同任务时,对基于协作的知识共享模式的需求更为迫切.网络学习共同体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FerdinadTonnies)提出的“共同体”概念延伸而来的,认为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学习、讨论、协作和交流,运用学习工具和资源共同分享、挖掘、建构知识,共同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的虚拟学习环境或学习组织.本文探索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以任务为驱动,以知识挖掘与共享为目标,实现教师知识的有效管理,以期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任务驱
动性教师知识管理模型构建当教师带有明确任务来参加共同体活动时,其动机性、求知欲强烈,很容易融入共同体,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进而高效完成任务.从共同体的活动过程及信息知识的传播与转化过程看,完成任务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明确任务、建共同体;平台准备、信息发布;成员交互、知识管理;完成任务、成果分享.如图1所示.要确保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开展有效的交互活动,首先要对参与学习共同体活动的人员进行角色及行为界定.Moller[2]按照交互活动在学习中所发挥的不同支持作用划分了学习共同体的3个构成侧面:学术性支持、认知性支持和人际性支持.我们以此为参考,对参与共同体活动人员进行了相应的角色划分,如图2所示.其中,学习共同体活动由活动负责人发起并直接管理.专家,一方面要以自己或借鉴的显性知识帮助共同体成员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共同体活动,将个人隐性知识以经验形式,或是将个人隐性知识经过系统化、概念化为显性知识与共同体共享.信息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任务领域专业知识,而且要收集问题相关资源及共同体交互的焦点信息,以便为共同体成员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知识.联络员主要致力于共同体成员的之间社会关系的强化,培养成员间的认同感、归属感、存在感[3],协调交互气氛,调节交互的节奏.技术员为共同体活动正常运行提供网络技术保障.共同体成员则是活动的主体,在助学人员与活动人员的协助与引导下,就活动主题开展活跃的交流与学习,实现知识共享与创新.
1.1明确任务,建共同体
任务确定后,活动负责人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任务来源、目标、及内容框架,在此基础上,整理相关文件资料,通过校园BBS、邮件、手机报等形式发布;另一方面要根据任务相关成员的规模组建相应规模的助学人员,包括专家、信息员、联络员及技术员.经历前期动员后,活动负责人要向任务相关人员介绍共同体意义、共同体活动基本规则,然后发出邀请,组建学习共同体.
1.2平台准备,信息发布
社区负责人对共同体活动完成初步规划后,由信息员在专家指导下对任务的细化,如相关文件、技术指导、理论指导等的信息知识整理与发布,由技术员在信息员协助下针对任务建设专门的网络交互平台与专题信息资源汇集网站,并建立QQ群、开设BBS专版作为交互平台的补充.
1.3成员交互,知识管理
Moller提出的学习共同体有2种基本功能:社会强化和信息交流.社会强化是关注共同体的社会属性,要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信息交流则指向交流与合作、知识建构与分享.因此,在组织共同体活动时要重视这两点,能使得共同体活动富有活力,更具创造性.在共同体活动中,由于任务明确、知识背景一致,共同体成员的活动主题很容易聚焦并尽快达成一致,找到解决方案.活动初期,联络员要协助成员之间尽快熟悉,在共同体内营造互相尊重、信息共享的氛围.信息员则以信息资源发布为主,并引导成员尽快阅读、熟识关键信息.知识交互阶段,要注重、挖掘共同体成员(教师)个人的观点、经验、技能等,鼓励成员之间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期间信息员一方面要及时调节活动气氛、收集问题并适时的重提问题、要与成员一对一沟通其意图、就问题向专家询问意见、收集整理交互讨论成果并发布.另一方面要针对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涉及的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通过引导共同体成员讨论或专家解答方式来获得解决方法.同时,信息员还要注意对同类问题的总结,并提供指引,避免同类问题被频繁问及,而影响成员的积极性与交互的活跃度.联络员要适度调节活动的节奏与气氛,增强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并对成员之间的分歧进行私下沟通,促其达成共识或谅解.活动后期,信息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知识整理,经活动负责人审核后由技术员发布.
1.4完成任务,成果分享
任务完成后,要进行相关的任务总结,包括文件、经验、指导思路等建设过程中引起争议的各类问题的总结,并有针对性的发布或存档.发布是为了扩大成果的影响面,与更多相关领域人士共享,存档则是作为以后活动或类似任务完成的经验与知识参考.
2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任务驱
动性教师知识管理模型之实践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十二五”期间由教育部发起的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我校在前期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同时有11门课程参与建设与评选.考虑到课程数量多、要求时间紧,而且各课程教学内容需重新规范设计、多媒体资源格式要二次加工、建设平台更需要统一学习使用等复杂情况,我们尝试建立网络学习共同体,以期在为教师提供权威指导与帮助的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经验、知识共享,进而协助教师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2.1明确任务,建共同体
为了顺利完成课程建设任务,教育技术部负责人作为活动负责人发起并组建了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任务讨论.活动负责人通过公告通知、邮件、BBS等形式,向全校教师尤其是课程建设成员分析任务的重要性、艰巨性,以及参与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并按照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简要列举建设内容及目标,要求任务相关教师加入学习共同体.同时,由教育技术专家与教务处联合成立助学人员小组,具体如下:专家3人,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建设、数字资源设计专家.信息员2人,其中一人负责外围知识信息发布,其中一人负责共同体内互动信息整理与提交.技术员1人,负责专题网站建设、互动平台及校园BBS及QQ群的维护.
2.2平台准备,信息发布
网络平台包括交互系统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指导网.网络交互系统是共同体学习赖以开展的基本虚拟学习环境,如图3所示,要求系统能有效支持成员间的交互,进行人员与信息的管理及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通过共建共享高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来提升教育质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专题网站要立足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汇集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案例,要从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角度出发,建设资源设计、开发、编辑之理论与实践指导专栏,同时,还要注重对建设经验、典型案例的整理与收集,具体建设内容如图4所示.建设任务的分析至关重要,需要由专家结合建设要求提供具体的方案.考虑到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通过“实录”教学过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为便于教学实施,需将学习内容模块化、单元化.因此,将建设内容分为概要知识与信息、单元教学内容以及拓展资源三个部分,如图5所示.
2.3成员交互,知识管理
在共同体活动初期,共同体成员(教师)建设目标明确,并在助学人员的帮助下,对建设任务细节也有一定了解后,基本都能按照建设要求逐步进行.期间,共同体成员在交互平台中实时交流建设进度,交流对文件的理解等.联络员则介绍成员并鼓励、肯定成员发言,使得成员之间渐渐互相熟识,渐渐形成一个合作、共享、彼此尊重的团体.当进入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阶段时共同体交互显得极为活跃,观点互动、资源分享已常态化.如在对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录像的建设,共同体成员在助学者的帮助下经历了质疑、理解、实践、接受技术指导等阶段,最终顺利完成教学录像的整理.1)质疑.共同体成员(教师)已有的教学录像是以实际课时为单位进行视频录制.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聚焦于知识单元点,要求10~15min的录像,并以此组织相关学习资源.对此很多成员觉得不理解,并在实施中较为抵触.2)专家释疑.信息员在关注到共同体成员的质疑后,向专家求助.专家则分别从“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的角度向成员解释,指出“10~15min”的要求,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大规模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便于学习者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3)信息员按照专家思路,整理并通过手机报、公告通知、专题网站等向全校推送与此相关的教学理论、国内外优秀案例,让大家普遍了解.信息员还与个别成员就建设意义、方法等问题私下沟通、辅导.4)理解.共同体成员充分理解建设意义后,在交互平台中尝试回应专家、信息员的观点,逐步尝试对课程资源进行“微”化设计,并在共同体内发表观点.如《餐饮经营管理》课程成员组认为可以以餐饮经营管理业务流程为主线来设计课程,内容组织则细化到每一个关键环节,如餐厅选址、厨房设计、场地设计、甚至餐桌椅的选址等,尽可能聚集于一个知识点、技能点设计.5)实践.共同体成员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设思路,从技能点、知识点、实践模块等角度分割教学录像,整理教学内容,及相关其它教学资源,成员之间就课程特色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关系发布自己的看法,结合教学实践畅谈自己的教学经验.专家则适度的参与对话,从学科角度引导成员学习相关教学法、教学设计理论等,促进成员观点、经验的升华与固化.6)技术难题.当要按照实训项目、单元、知识点来分割教学视频时,共同体成员再度遇到困难,即,不会使用相应的视频剪辑、转换工具.7)集中答疑.活动负责人联合专家讨论决定组织现场培训会,一是由信息员就视频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而是由专家建设中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现场答疑.技术员则在专题网站发布相应的视频加工工具.8)单独指导.培训会后,很多成员已可以下载推荐软件并基本独立完成视频编辑,遇到较为困难的,由信息员私下协助其解决.9)成果整理.专家还就出现的各类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整理、发布,供共同体成员共享,也可作为下期建设的宝贵经验资源.
2.4完成任务,成果分享
完成建设任务后,并不是立刻解散共同体,活动负责人要联合助学人员,发动共同体成员,集体总结、反思.一方面,在信息员所整理的成果基础上,专家就其中出现的教学理论、教学观点、教学方法等进行点评,引导共同体成员回顾课程建设历程,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创新,以期更有效的用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联络员就共同体活动的活跃度、节奏、氛围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存档,以期指导同类共同体活动.最后,经活动负责人审核后,通过专题网模块概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知识点)、重点难点、学习方法、考核评价。建设任务教学单元:教学录像为主,演示文稿(PPT)、习题作业、试卷、专家讲座、教案、电子教材、参考资料、学生作品。拓展资源:常见问题、文献资料、名词术语、案例库、专题讲座库、教学视频库、图片库、动画库、音频库、专业知识库。站、公告通知、手机报、邮件、BBS等发布、通告共同体活动成果.至此,任务驱动性共同体活动圆满结束,其课程建设成果也是喜人的,11门课程全部评审通过,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
3结语
教师在面对共同建设任务时,往往需要互相之间共享信息、经验及知识,更期待获得专业的支持与帮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学习共同体,将教师与专家等助学人员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的理论、经验、技能、观点等知识的传播、增值与共享,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师个体自身知识的隐性——显性化、知识的内化——外化、知识系统化、知识扩展与迁移,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知识的挖掘、提升、共享、增值及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对教育教学的主体实施者个人及团队都提出了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机电专业论文.利用网络学习共同体,组建知识性共享型社团,进行教师知识的有效管理,不仅可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作者:何晓青 柯和平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