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一体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表现。全球经济化,有效推进全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日益盛行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民族之间语言交际期间的一种现象。但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交流,冲破文化束缚,摆脱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文化移情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移情;价值与培养
引言
受到国际影响,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在此期间,国际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国际交流中,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拥有灵活的思维和应变能力。任何一次的跨文化交际,交际者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各种差异和不确定性因素。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综合能力在难以控制的文化中心与文化偏见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可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实施。在整个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具备应有的文化移情必然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的顺畅性。因而,遵循相应的指导理论,培养文化移情,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一、文化移情的概述
移情(empathy)属于美学概念范畴,最早出现在《视觉形成感》中,而将美学概念移植到语言学领域中的则是日本语言学者库诺,现在的美学意境逐步延伸到心理学与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期间,交际主体中的一方能够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并且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约束,在交际中做到摆脱自身原有的文化传统积淀,并从中感受和理解到客体文化。不少学者和专家曾经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者主观上能够准确界定主体与客体,继而更好地了解对方,并在交际活动中能够做到善解人意与角色适应[1]。研究分析其实不难发现,移情其实就是要求交际者能够有意识地超越本族语言文化固有模式的束缚,并产生客体文化思维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对于长期受本族文化影响的交际者而言,要想成功地文化移情,不应受到本民族文化定向的影响,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文化之间的差异。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交际双方找到交际的恰当点,有利于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自由地切换链接。从本质上来说,跨文化就是文化移情的一种表现。了解文化移情产生机制,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有客观、公正的立场。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
在本族文化与非本族文化交际沟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丰富,可有效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可有效促进文化消融。在教学开展期间,应将跨文化交际作为重要的内容,而跨文化交际则需要从文化移情入手。文化移情能力,其实就是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认作是在双方沟通交流期间能够表示尊重、积极向上态度的能力,保证双方能够很好交流的能力。文化移情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含的要素也非常多。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具备文化移情能力,可有效拉近不同民族交际者的差距,同时能够了解各自的背景,对自身文化产生自信。在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消除文化交际者的消极价值观,并增进积极的价值观,提高文化交际者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不同的文化差异比较中能够对不同文化内涵产生认知。也就是要求交际者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能够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促使双方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情感能够相互融合,并在不同的交际情景中可自由应对,充分体现出移情能力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沟通。
三、文化移情能力的原则与价值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具有其相应的原则与应有的价值。综合来说,在培养文化移情能力的时候,就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并体现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
(一)文化移情能力的原则
对文化移情能力来说,最为重要的原则应当是移情适度的原则。即在文化移情期间,不可能只固守,但是也不能全部放弃主体文化,而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主体与客体的文化,促使两者能够保持一种动态化的平衡。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遵循移情适度的原则,那么交际者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文化移情不及或者是过度两极化,交际中出现移情缺位与越位的情况[2]。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就非常容易给交际制造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遵循文化移情适度的原则,其实就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前提要件。
(二)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
之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主要是文化移情能力会体现出一定的价值。1.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等均表现差异,同时语言和行为也各有不同。跨文化交际活动展开的过程中,了解交际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差异,才能够找到适应存在的切点。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找到平衡点,预防交际活动出现不当的交际行为。另外这样还可以破除表面思维定向产生的局限性,客观、公正地了解交际双方的不同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唯有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才能够促进文化交际的顺利实施。2.体现民族文化背景的需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移情能力是体现本民族文化,并利用语言学、符号学达到沟通的目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际主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特点。要想提高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文化移情能力,就需要客观并理性地对待不同地域之间的民族文化,并尊重社会礼仪、价值观、异国文化以及道德标准,预防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交际障碍。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就需要培养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这样才不会丢失本民族在此交际中的根本。3.有利于培养交际者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可消除消极的价值观,提升积极的价值观,继而有利于增强交际者的辨识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3]。且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本质。在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期间,交际者需要坚守本民族文化,同时还应以包容的心包容国外文化,从而可增强交际者的文化情感认同,在交际中持有相应的交际态度。
四、培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措施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构成部分。利用文化移情能力,可有效消除交际者之间的交流障碍,并可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进行文化转化,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后天培养所获取的一种文化能力就是文化移情能力。但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时候,必须全身心投入。而笔者认为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主要是从培养交际者的文化敏感性与文化顺应能力着手。
(一)培养文化敏感性
文化敏感性是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当具备的一种文化嗅觉。唯有具备这种敏感性,才能够提升交际者的交际能力。1.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可有效缩短交际者的距离。实际上,在培养文化移情能力的时候,文化敏感性应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各自的文化差异,可增强交际双方的认同感,减少交流沟通期间的摩擦。但是交际者在接收外来文化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本民族文化思维定向的影响,继而在民族环境下理解非本民族文化,而这样很难避免做出不合规的行为举止。如,从我国接待礼仪的角度来看,贴面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如果客人以亲面颊作为接待方式,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但是这样一种接待仪式反而是其他国家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文化交际中,唯有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才不会在交际中出现不良的表现。实际上,唯有将跨文化交际双方的距离拉近,才能够提高文化敏感度,从而有效缩短不同文化主体的认知距离,增强文化敏感,理解不同文化习俗[4]。2.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在理解不同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能够提升适应能力,继而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交流双方的距离。在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习俗风情、民族信仰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才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才能够以双方都能够了解的交流方式顺畅地交际。所处的环境不同,人际交流的时候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增强彼此之间的交际,由此才能够体现文化移情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通过敏感性来增强双方之间的文化感,促进交流,减少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应了解对方需要、熟知对方的文化情形,而这就要求双方之间增强交流,利用感知交际者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预防交际遭受到人为的破坏。
(二)培养文化顺应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文化顺应能力。因此,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者文化移情能力的时候,应培养其文化顺应能力。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交际者不存在差异,就能够简化文化情景[5]。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想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应当克服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提高文化敏感性,促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培养文化顺应能力,可提高交际者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感知能力,从而可有效体现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五、结语随着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化,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应培养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这样就可以在交际时充分发挥文化移情的作用,深化交际者的思想情感,消除交际者的界限,预防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2):17-19.
[2]李玉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3,(A3):84-85.
[3]郑义,刘淑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4):103-104.
[4]承晓燕.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四川职称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125-126.
[5]陈希洁.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合作原则的遵守与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116-120.
作者:程爽 单位:焦作大学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