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

一、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自觉,以系统全面的道德实践促进道德行为的养成

人的道德养成主要通过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等途径进行,其中躬行和自省是更高层次的环节,也是道德养成的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切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都是主体在一定道德规范影响下追求一定道德价值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道德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伦理学研究同时认为,知性德育是知识化、概念化和学理化的德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道德知识的把握,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性。生活德育是全方位地同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密切相关的德育,涵盖了理性、情感、意志、本能、欲望、行为等诸因素,强调道德学习的自主性构建。根据这一原理,要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促进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就要把道德教育融会于大学生的行为养成中去,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纳知性德育于生活德育的框架之中。甘肃农业大学按照生活德育的要求,紧紧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弘扬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传统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构建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知荣明耻,文明修身”大学生文明修身行动、“创优评优,从我做起”、“讲文明,讲诚信,树新风”、文明集体创建评选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并将基本道德规范的学习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大学生入学教育、校纪校规教育、考风考纪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环节,促进了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强化。二是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固定服务站点,定期开展志愿关爱帮扶。由青年志愿者定期轮流开展义务植树、文明乘车执勤、推广文明礼仪、生态环保服务、学校重大活动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培养大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品质。三是组织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重点开展了政策宣讲、科技支农、义务支教、支援灾区、帮困解难、关爱“三留守”人员、文化下乡、生态环保宣传与服务等活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奉献爱心、磨练意志、增强责任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如学校“爱的痕迹”公益团队每年假期赴农村开展以“免费照相+爱心放影+特色支教”三大套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为农村的父老乡亲送去精神欢乐。近4年,他们将爱心接力的足迹散布到天水市、渭源县、古浪县、漳县等地的贫困农村,捐赠书本3500多本,赠送儿童玩具200多件,赠送衣物1000多件,放映电影60多场次,拍摄照片7000多张。由于出色的表现,该团队获得甘肃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荣誉称号,并受到中国青年报的专题报道。四是突出抓好以学农爱农为核心的职业理想教育。通过扎实深入的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稳固专业思想、热爱所学专业、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成长成才。特别是通过专家教授、职业楷模的现身说法和思想辅导,引导大学生学农爱农、立志为农,积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能吃苦、肯奉献等优秀品质。学校同时持续开展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情操,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注重发挥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效德育包括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两方面,前者是指教育内容明确规定、教育方式直接正面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课堂教学、道德实践活动等;后者则蕴藏在周围的人、环境、文化之中,虽具有潜在性,但也更具广泛性和长期性,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大学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精神内核,凝聚着大学的价值追求、精神传统和行为风尚,是显性德育的主体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构建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精神、大师人格的感召,胜过一切道德说教。多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促进了道德教育。一是大力弘扬学校精神文化。通过开办校史展览、复修老建筑伏羲堂、加强校史研究传播、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举办纪念盛彤笙诞辰100周年等相关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情系稼穑、强农报国、面向基层、富民安民”的价值追求,“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升学生道德水平。二是整理讲述大学里的动人故事,强化榜样示范。通过深入挖掘学校老一辈专家、新一代学者、知名校友、当代大学生中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突出宣传他们身上热爱祖国、潜心学术、自强不息、勇攀高峰、扎根基层、吃苦奉献等精神品质,展现了内涵丰富、富有魅力的农大人品格,感召着大学生修身立己、奋发进取。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文化月”、“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身边的感动”寻访宣传、先进模范人物报告会、主题演讲、读书征文、展览展映、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广大学生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道德素质。

三、注重创新方法载体,不断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局面

大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朝气,对时代的变化比较敏感,对新事物比较容易接收。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载体。就甘肃农业大学来说,一是依托学校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工作,建立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农耕文化研究、传承和弘扬工作体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中的精华,将其有效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借助课内课外的教育宣传,培养大学生仁爱、诚信、明礼、重义、尚和、节俭等优秀传统美德,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提升道德素质。二是以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加强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德诚于中,礼行于外”,不知礼,难以成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现象,反映的就是礼仪教育的不足引起的道德情操问题。近年来甘肃农业大学先后举办了金正昆礼仪讲座等大型活动,并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必修课。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设计规范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等重要典礼仪式、大型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要求,营造浓厚的重礼、学礼、明礼、守礼氛围,促进大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三是大力促进道德教育进网络。学校开办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题网站,开设了道德访谈、思政论坛、文明看台等相关道德教育栏目,下一步将积极开办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网以及道德讲堂、文明博客等栏目,在学校网络文化中进一步突出道德主题,充分发挥互联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的载体作用,促进道德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四是积极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等基层文化阵地和大型企业、科技园区、文化古迹、主题公园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和熏陶。在这方面,甘肃省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但目前各高校的利用率还不够高,今后要由政府、文化单位、学校三家联合共同推进。五是强化制度引导,实现“管”“教”结合。要继续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对大学生的管理约束上,从校园内部良好环境的营造上做实各项工作,推动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强化对大学行为艺术论文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和提升。

作者:李双奎 甘博源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与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61425.html

    相关专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旅游策划


    上一篇:自动化控制在化工安全生产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