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建立思考

摘要:由于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缺乏资源共享总体规划意识以及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迟缓等原因,阻碍了高校仪器设备的共享。高校的公共服务性是设备共享的前提,而校内学科的共性需求则是促使设备共享的可行性。从建立设备共享平台,构建多级共享模式管理体系、绩效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索了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的思路。

关键词:共享;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945(2015)12-0006-02

仪器设备不仅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支撑,而且还是衡量高校实验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实力的标志之一。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我国高校基本建设投资快速增长,各高校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采购的仪器设备极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但由于仪器设备管理不科学,这些投资并未充分发挥作用。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高校设备使用率60%,50%以上的设备年使用时间不到400,h。[1]如何有效管理这些设备,使其充分发挥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和开放性服务是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建设科学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高校实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和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

1阻碍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的因素

1.1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配套各种管理机制才能使其有效运转并发挥效益。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由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多种效益构成,并以直接或间接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考核高校仪器设备项目的效益时,涉及因素越多、越全面,越能准确客观地反应出设备的使用情况。目前,许多高校管理部门并未重视和建立设备管理机制,没有完善和实施仪器设备绩效评价的各种指标体系,导致责权模糊,设备管理混乱,效益无法显现。

1.2高校资源共享总体规划意识缺乏

由于设备购买都由学校经费出资,所以人们往往以为使用时不必付费;而且学校对设备资源缺乏相应的考核和评价,致使设备占有者使用时都不考虑成本。这种缺乏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思维模式导致学校各部门都极力争取申购大量设备,但却忽视使用效益。随着仪器设备的增加,各部门的资产也随之增加,由于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许多高校目前还没认识到学科交叉发展的规律,没有根据这种发展需求来总体规划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以满足各学科的共性需求。

1.3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迟缓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迟缓,导致设备共享信息缺乏畅通渠道,仪器设备信息交流困难,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有需求的部门和用户找不到合适的设备。

2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的可行性

2.1高校的公共服务性是设备共享的前提

目前,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公办性质,因此具有公益性,高校的教学资源不仅要为学校服务也应为社会共享。高校的仪器设备属于国有资产,是公共资源,所以应该实行校内外共享。在当今科技革命时代,高校不仅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还要兼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作用,这已经成为其发展的潮流方向。高校仪器设备资源不仅要在校内共享,还应向全社会开放共享,这是它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

2.2高校仪器设备共享是校内学科的共性需求

仪器设备的购置量对一个学科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和科研设备的数量也是学校发展和学科及科研能力、水平的反映,是学校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高校设备共享最初起源于某一学科教研室或一些院系的自发协作行为,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设备稀缺条件下,清华大学原工程化学系几个教研室将自己拥有的设备集中共享共建了一个新的实验室,[2]这种以学科共性需求为基础,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建设共享平台的方式,对高校仪器设备的共享发展影响很大。此后一些高校纷纷效仿建立自己的设备中心,为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通过学校统一建设,然后进行协调管理,最后以开放共享方式构建自己的教学科研设备共享平台。

2.3互利互惠的利益驱动

任何资源共享都必须满足双方各自的利益,即互惠互利才是共享双方的内因。高校通过设备共享,特别是一些大型贵重设备的共享,面向社会适当收费,这种有偿服务不仅提高了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益,而且还能缓解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成本经费等压力,使学校和设备拥有部门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运转轨道;而对于想要共享设备的一方来说,共享可以节约购置和管理经费,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因此,通过互惠互利的设备资源共享,可以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3建立高校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机制

管理和运行机制是高校设备进行共享的基础保障,[3]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本校设备共享建设的程度,统一全校仪器设备的共享管理模式,可以促进仪器设备共享资源的合理利用。

3.1建立和完善高校仪器设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仪器设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网络形式将可共享的设备集中到平台上统一管理,即让分散的设备实现虚拟集中管理来满足学校以及各级部门的需要。平台的实质就是通过集中管理仪器设备来实现分布式服务,从而促进高校仪器设备资源的广泛共享。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科特色,统筹规划,解决好共享平台的软硬件建设以及运行经费等问题。平台硬件建设就是优化、整合现有设备资源,加强新增仪器设备管理,使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得到整体提高。平台软件建设就是建立一个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管理规范有序,运行机制完善,共享管理、考核以及激励制度合理的平台体系,为仪器设备专管共享创造必要条件,促进共享资源的开放利用。

3.2构建多级共享模式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限制,高校仪器设备归属不同部门所有并使用,这种封闭的管理形式严重阻碍了高校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益,特别是专为特定的课题及学科业务购置的一些通用程度差但专业化程度高的设备,一旦任务结束后就被束之高阁,被长期闲置。[4]为提高高校仪器设备使用率和效益,应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分层次多级共享。高校仪器设备多级共享模式是一个立体树形的管理体系,既集中又分散,本着统一领导,分层管理的原则,可分为一级共享平台,即校级共享平台;二级共享平台,即院级共享平台;三级共享平台,即专业共享平台、学科共享平台等其他形式平台,这个共享模式体系既分层次级别又互相兼容。校级共享平台可以将多级平台所有的仪器设备统筹管理,信息公开共享。院级共享平台受校级平台的统一管理,可以把它所管辖范围内的各个平台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其指引共享作用。三级共享平台的专业共享平台、学科共享平台等是将分散在各个院系的相关类的仪器设备集中建设和管理,这些主要是研究团队或者实验室按照不同的方向、学科及专业等组建的共享平台。这种多级共享模式形成了以一级共享平台为导向,其他级平台分散布局又互补互联的格局,[5]促使其发挥良好的效益。

3.3制定共享平台绩效考核机制

设备运行服务绩效是共享平台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的核心内容,应针对共享平台的考核,组建专门的考核评估小组,抽取各方代表,如用户代表、专门管理人员及专家共同参与,对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定期评估和评价,以便考核绩效。教育部针对贵重设备的考核标准《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表》主要是从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开放设备收入、设备利用时长、功能利用与功能开发等几方面进行评估和评价。可以借鉴这些指标点,针对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或者细化内容来制定一个适合本校的综合绩效考核机制。

3.4建立与共享平台仪器设备绩效紧密挂钩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管理中,制度的制定者或管理者不可能了解所有人员和设备的详细信息,只有依据制度或机制来管理或给予每一位职工激励。[6]高校管理者可以按照利益分享原则,比如对某些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增加评奖指标、高级岗位指标、教学和科研申报项目的指标等。参与共享平台的院系部门有时更看重提升本部门的科研能力和增加科研成果,提高院系整体教学水平,以及增加获奖机会等。这样通过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联合激励机制,促使参与的个人和院系部门在自利行为的驱动下自觉参与共享,最终促使仪器设备共享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邱伟强,王锡昌,谢晶,等.浅谈提高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2):87-89.

[2]闻星火,杨树国,黄乐.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8-11.

[3]杨帅,任金妮.大型设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绩效评价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175-177.

[4]周详,张金良,洪霞.大型仪器设备效益保障机制的研究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154-155.

[5]尹智宏.如何设计全新的现代“开放共享”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68-172.

[6]熊平.中国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作者:黄小民 单位:井冈山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建立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57007.html

    相关专题:商标翻译方法 工程图学学报官网


    上一篇:配电线路与电气设备可靠连接探索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