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于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分析
(一)认知结构
音乐是在乐器的配合下,表达自己情感的一门艺术,是声音结构体系。音乐表演就是表演者赋予作品生命力的行为,这个过程要求表演者必须要具备认知结构,用科学的认知结构体会音乐所包含的深刻内容。一位表演者要想通过自己的表演,让观众能够体会和领悟到音乐作品中的寓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领悟音乐的能力。
(二)高度集中的情感
音乐表演可以把人的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音乐表演同时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活动。表演者不仅仅要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造和想法。所以,不仅要对表演进行合理的设计,还要形象的把音乐作品中的内涵表达出来,以此来感动听众。
(三)丰富的想象力
音乐表演是通过声音和形体表现出来的,表演者的想象力越丰富,表演的意识就会越强烈,对于作品的理解和体会也就越深刻,观众感受也会很深刻。
(四)信心十足
在音乐表演中,表演者要对于自己有信心,并且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力也是人们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中很重要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可以让表演者成功的完成自己的表演。很多表演者在练习的时候都信心十足,但是一到真正需要上台表演的时候,就开始变得非常胆怯,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开始下降。要想成为一位好的表演者就要对自己有信心,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二、对于表演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表演欲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表演欲,通过自我演示来激发学生对于表演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的自我示范可以让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认识更加直接,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也会有想要表演的兴趣。案例:在钢琴课的教学上,教师如果一直在按照课本上的进行讲解,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不深刻,如果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音乐内容用演奏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前面一边弹钢琴进行演示,一边讲解,学生就可以很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这个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来表演,从而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二)培养学生自觉记忆
对于音乐的记忆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体验的,如果学生不进行自觉的记忆,在表演中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每学习一节课程,都需要详细的记录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对于自己的提高和不足都记录清楚,对于不足的地方要加强,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强化练习
既然表演中少不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技巧的练习,那对于音乐技巧就需要强化练习,但是练习不是机械性的一边一边的重复,是要有一个计划和目标的练习,这样才能有目标性的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音乐感
很多表演者给人们的感觉就是看上去很松散的样子,表演者的情绪和表演完全不和谐,表演很难打动观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教学的内容,然后再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表演,每个部分练习好了,再把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完美的演绎一个完整的作品。
(五)加强实践
在音乐表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参加实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表演的魅力和吸引力,学生在实践中也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感,表演水平也可以得到提升。音乐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看音乐表演。但是,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想要做好完美的演出就需要不断的练习,这里面所说的练习不仅仅包括技巧上的练习,还有心理素质方面的练习和培养。心理素质对于表演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很多表演者因为自己的心理素质问题没办法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李妍 单位: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