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建筑工程所应用的测量技术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得最为熟练,且相关设备实施不断得到完善,常用于置于复杂地形中建筑物的测量。该项技术是利用计算机通过在测定点拍摄多点影响及数据来获取有用的信息。数字成像技术能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垂直位移、基地的水平位移、倾斜以及弯曲程度,从而能很好地确保建筑物在使用上的安全性。此外,地面测量仪器(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光电测距仪)、数字化的测绘、摄影测量等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中也有着较为广泛地应用,本研究将不再进行具体的阐述。
2当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测量单位对资源的配备不够、质量控制不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测量技术也层出不穷。尽管现在技术能带给企业很大的效益,但有的建筑企业领导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没有意识到增加技术的重要性。因此,许多施工测量单位不愿意在测量技术上投入过多,不注重先进测量技术的引进与学习,从而导致测量技术资源的配置不足。再加上监理部门权责不清,管理不到位,责任感不强等现象,建筑工程的测量质量得不到很好地控制。有的在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上,只是存在于形式上,根本不能真正对建筑工程测量质量进行有效监控。2.2测量队伍专业素质较低。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专业的测量人才。但是,从我国建筑行业来看,专业技能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测量人才缺乏,通常是由一些其他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来兼任。由于测量队伍专业素质较差,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测量误差,降低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从而影响了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等一系列工作。2.3对测量工作人员的先进技术培训力度较小。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充分利用技术人员的技能,但忽视了对技术人员技能的培训与更新。建筑工程测量具有技术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要较好地完成该项工作就需要加大对测量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给予他们再学习和再认知的机会。但是,部分企业考虑到培训的资金、时间等成本、测量人员的流动等原因,就能少培训就少培训,能不培训就不培训,这大大阻碍了测量工作人员对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发挥不了企业配置的先进技术仪器功能。从长远来看,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效益。
3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问题的建议
3.1加大对先进技术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力度。首先,要转变建筑工程企业领导层的观念,使其明白先进技术设备的投入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从而从思想源头加大对先进技术的资金投入;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测量质量的监理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测量质量;要明确监理部门的责任和权力,使其工作分配到位,实行“责任制”,增强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从而尽量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理管理中,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切实管理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以及测量成果,这样才能加大管理力度,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3.2提高测量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测量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工作的态度及能力,而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能问题。人才是企业创造效益的重要力量,在当今技术盛行的情况下,建筑企业要着重提高测量人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在引进测量人员时,要严把“入门关”,提高测量人员入职的门槛,认真考核其是否具备作为测量人员应有的技能和知识;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的次数,对于考核优秀和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测量人员积极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与考核不理想和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不尽人意的测量人员要进行批评和惩罚,以此促进测量人员自我学习的迫切感和增强工作责任感。3.3加大对测量人员先进技术的培训力度。建筑工程的测量技术专业性比较强,并不是一时就可以学会的,并且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测量技术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因此,为了迎合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筑企业应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加大对测量人员的先进技术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及掌握先进的技术技能。根据建筑行业的发展实际培训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企业可以请国内外相关专家为测量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宣讲;采用知识竞答方式培训测量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测量人员与其他优秀企业中测量人员的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企业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先进技术知识讲座;平时可以教导测量人员自身通过学习或参加一些讲座来提供自身的业务素质。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激发测量人员学习的兴趣,从而确保测量人员能熟练掌握和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21世纪是科技创造效益的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必将带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经过本研究的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完成一项建筑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种先进测量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着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测量施工企业正视当前测量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找出有效的对策,同时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掌握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质量,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作出贡献。
作者:孙晓红 单位:绥滨县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