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化进程割裂了道德问题,只选择理性而放弃了情感,这种回避人性多面性的选择使现代经济学呈现更多的务虚性质,行为经济学的出现恰是因这种务虚之道实在难以为继。于是,先是科斯呼吁面对现实的经济学研究理念,再到卡纳曼和史密斯等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正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支,其所使用的实验方法也受到推崇和普及。综上所述,正是经济学的数学化和经济学新兴分支的发展,再配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使实验法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和工具之一。其影响扩展到高等教育上,就是要求在经济类专业的本科教育中广泛引入实验教学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实验方法,并运用于未来的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经济类实验教学受制的理论缺陷
目前,在论及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时,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等问题上。这些问题在实验教学使用的初期阶段确实存在,具有讨论的价值。不过,这些问题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对实验教学与现代经济理论发展之间的关系很少涉及。这是对实验教学粗浅的认识,仅仅将其当成是教学方法的革新,远体现不出实验法引入经济类专业本科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更难发现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的深层次理论缺陷。如前所述,实验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使用,与现代经济学新兴分支的出现有直接关联,而这些分支大多是打着对现代经济学改造的旗号产生的,如行为经济学以人的心理作为研究基石,就是对现代经济学非现实性的“反叛”。但不可否认,这种所谓的反叛更多的是对经济学的补充和完善,而不是对经济学理论的抛弃和重构。因此,实验方法的使用,不是证经济类各专业理论的伪,恰恰相反,它的使用更多是证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真,自然受其制约。因此,若从理论根基来看,实验教学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恰恰受制于经济理论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缺陷。
1.缺乏全局意识的整体性
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往往是把人物作为基点和划分轴,如对主流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一般采用的是斯密古典时期、凯恩斯宏观干预时期和后凯恩斯分崩离析时期的三分法,但实际上,所谓的经济学传统并不局限于一套主张或者学说,而是包含了许多无法解决的争论以及没有结论的质疑,故对经济学的讲授不能说成是某个人属于或不属于这个传统,只能说经济学是各种思想观念的集合,是总体的思想观念。[7]12-13不过,在经济理论所谓的主流或边缘的区分下,这种思想观念的整体性经常被忽略,在每个时间段内,总有主流的人物和理论存在,他们坚持以他们所看重的视角来解释经济问题,甚至会用他们的视角来解读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这样的发展模式虽有利于通过学派之争促进经济理论整体发展,但也极大增加了对经济理论整体性把握的难度。例如对斯密所作的人性假设的理解,若抛除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作的人性利他的假设,那他在《国富论》中所作的人性利己的假设就是片面的。换句话说,斯密所提及的“看不见的手”的美好图景就是在人性利他和人性利己共同作用的条件下得以产生的,这是斯密所包含的人性哲学情怀和复杂共存的治理理念,只有各种因素同时起作用才能确保文明社会的生存发展。[8]但在之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却人为省却了斯密的利他道德思想,使经济学理论中有关斯密的内容残缺不全。理论上的这一缺陷也深刻影响到经济类专业的教学,学生只知斯密所说的利己性,却不知其所言的道德利己,四年灌输下来,学生不仅无法获知经济学的全貌以形成多视角的、人文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可能将经济狭隘地理解为成本收益比较,这样的人才难以满足宽口径要求。
2.缺乏融合精神的合作性
马克•布劳格曾给予现代经济学这样的评价:“经济学已经变成她自身的游戏,而无关于实践的结果;经济学家们逐渐将其领域转变为一种社会数理学,在该领域里,数学系所秉持的分析上的严格一统天下,而物理系坚持的经验相关性则被置之脑后。”[9]从这个评价里,可看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缺乏融合精神,不仅仅是经济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间的融合,还有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经济现实问题间的融合,更有甚者,连经济学科内的数学思想与物理思想间的融合都减少了,故现代经济学被批评为“抽象危机”、“黑板经济学”等。以市场理论为例,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就是一个极易造成误导的模型,且不论它将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已达成的均衡状态而非所达成的过程上,单就这种市场模型的不可存在性就让人质疑,现实中非均衡的竞争过程是怎样被这一虚构的静态均衡状态反映的。不得不说,现代经济学对市场的描述甚至远不如斯密来得深刻,在一系列市场模型中,我们已较少讨论市场中存在的有影响能力的人、市场是否需要被组织、市场中的产权如何明确界定和执行、市场如何在产量和价格的双向动态变化中被调节。即便是有了博弈和信息经济学中对行为人的动态模拟,但行为人动态模拟的出发点依然是单调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对现实世界的抽象虚构是否真的有利于理解现实世界,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理解现实世界,还未可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单一性范式更适合于从某一个角度来认识世界。若想获知现实世界的全貌,那就需要广泛的合作,经济学内的合作、经济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合作以及与自然学科的合作。现代经济学趋势之一就是开始反思经济理论的假设,用对经验敏感的方法研究更广泛的问题,在此过程中,经济学家加强了与生物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之间的交流合作。这说明,经济学存在的缺陷也恰是经济学需要改进的内容,在经济学走向单一固化可能的同时,还存在改进发展的可能。在经济类专业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到这一点,即所谓的专业之专应是以宽厚的学科素养为基础,只有通晓历史发展、人情冷暖,才会形成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目标,才会不因追求利益而放弃道德、不因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
3.缺乏人文主义的道德性
经济学诞生时所面临的道德与科学之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规范(价值)与实证(事实)之分,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差异中表现明显。作为科学主义,是以发现事实(真理)为己任,假如说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那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发现它们、总结它们。当然,这种客观存在假定在机械论基础之上,不是由某个终极的造物主创造的,而是像某个巨大的机械装置,它运转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零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需认识并勾画出蓝图即可。故而,科学主义是物质化的,是指向外在的。与科学主义相比,人文主义在三个方面存在差异:第一,问题的根源。对人文主义而言,恶行是问题,对科学主义而言,无知是问题。第二,发展的源泉。人文主义寻找到的发展源泉是更好的道德,或者说,更为完美的善,故人文主义对善战胜恶持乐观态度。科学主义寻找到的发展源泉是更多的启蒙,或者说,对知识的不断渴求和应用促成了人类的发展,故科学主义对理性战胜神秘持乐观态度。第三,个体特殊性与优越性。人文主义认为,人人与众不同,是因为善恶各不相同,需要谴责恶行。科学主义认为,人的特殊性在于是否拥有知识及拥有多少,需要排斥非理性。[5]175-176综合这些差异,会发现人文主义是道德化的,是指向内在的。自现代经济学以来,科学主义推崇的发现真理的实证过程,也成为经济学极力证明本学科属于科学的过程,故经济学研究趋向去道德化、价值中立。不过,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价值事实的二分法受到质疑,如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政治要素》中认为的,价值总是决定性的问题,无论处理什么实际问题,价值才是利益攸关所在。[5]172-190这也是经济类专业教学中常让学生困惑的一点,任何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都是在抽象掉时间、地点、文化等要素后来讨论收益成本大小,如经济学可把婚姻解释为具有不同专业化优势的、在能力与收入方面差别很大的互补的男性和女性通过婚姻形式寻求自身及双方收益最大,这种解释让学生在初次接受时很难理解。须知,实际社会秩序的建立是以人性差异为基础的,换言之,抽象概念带来简单结论,而简单结论只会造成简单判断。[5]157当然,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存在其他一些缺陷,但正像实验法被引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中一样,现代经济学还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注意到上述缺陷,并在实验教学的应用中克服这些理论缺陷,很有必要。
二、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中实证与思辨相融合的建议
更为具体地说,在经济类专业中应用实验教学时重视理论思辨性的理由有:第一,是培养宽口径人才的要求。高校最活跃的因素本来是学生,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影响,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大学教育过分专门化,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宽,毕业生综合能力偏弱,适应力、创造力、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强。这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尤其不利,因为经济领域知识宽泛,工作岗位繁多,经济类本科毕业生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全部解决,其中大部分应该而且只能在实践中去掌握。故相比理工科重视专业性,经济类专业更应重视满足适应性要求的宽口径,而宽口径的形成需要宽厚的理论基础。第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努斯鲍姆在谈及教育公民的重要性时说过:“任何社会都不是纯粹的,每个社会内部都有文明冲突。每个社会内部都有愿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其条件是互敬互重。每个社会内部也都有热衷主宰他人的人。我们必须懂得怎样更多地培养出前一种人,更少地制造出后一种人……学校该做些什么,培养学生从他人角度观察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的软弱无助、培养学生真心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8]32-51这也是提高素质的内在含义,即经济类专业应培养能够互敬互重的学生,做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事,而互敬互重的养成需要人文思想灌输。第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现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靠单纯引进西方经济理论是无法解决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经济思想的融合,这是一种创新,即只有形成有道德的利己主义,有节制的合作主义,使各种关系受经济和伦理双重制约,我们才有可能把潜在经济增长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只有坚持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创造出适应现代经济基础和组织建构所需的新的关系结构,才有可能寻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当然,这种创新需要理论的引导和启发。因此,对经济类专业中实验教学的引进,还应从加强实证中的思辨性角度来认识,依据实验法受制的理论缺陷,加强实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从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1.重视整体性,形成宽厚的实验基础
一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通识性设计。经济学起源于道德哲学,在很长时期内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等紧密相连,虽经历了数学化转型,但现今很多经济思想和理论还是需要在人文社会学科大背景下去理解才更为完整,这就要求设计出通识性的经济类专业培养方案。我们在设计经济类专业培养方案时,即按照“平台+模块+组”的模式构建课程结构体系,必修课由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组成;选修课由专业方向模块和综合素质课模块组成。其中,实验课程组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平台中,共1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至于形成宽厚实验基础的通识学科知识主要集中在综合素质课模块中,但在实践中,因是选修课程组,教师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再加之选课困难,所起到的通识教育效果不甚理想。若师资有保障,可将通识教育思想贯穿于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中。以复旦大学为例,2010年,该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为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含24门课程;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含27门;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含33门;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含28门;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含28门;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含48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组为人文科学与艺术,含112门;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含160门;自然科学,含90门;医学与药学,含64门。其范围之大,内容之广,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二是具体实验项目的整体性设计。首先,实验课程所包含的实验项目,至少应当有基础性实验项目与综合性实验项目两大块。所谓基础性实验,是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西方经济学实验为例,该门课程设计的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实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实验、最后通牒和独裁者博弈实验和公共品供给实验等,都是基础性实验。所谓综合性实验,是以巩固课程成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通过安排学科知识综合性强、实验方法新颖、构思巧妙的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综合运用及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以ERP实验为例,该门课程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内容包括全面阐述一个制造型企业概貌、了解企业经营本质、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战略、全面计划预算管理等。其次,加强对基础性实验项目设计的整体性考虑。比较而言,综合性实验因更为重要且系统全面,能较好地满足整体性需求;基础性实验虽必不可少,但因经典案例的惯性选择和通俗讲授,反而容易忽略整体性,应加强对基础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如若以偏好理论作为实验对象,应认真设计有关启发诱因、权衡反差、极端逆转、禀赋效应和损失厌恶等原理的具体实验项目,组成实验项目组完整地反映偏好理论。
2.重视合作性,形成创新的实验内容
一是实验师资建设。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二是实验设备、软件和环境水平。若从合作性角度讲,实验教师至关重要。只有实验教师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形成跨学科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才更有可能构建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将经济类专业实验置于广阔的学科视域下来进行。因此,学校应当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负责,教学理念先进,熟悉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队伍。具体措施可以考虑:第一,鼓励理论综合水平高的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不冲突,恰恰相反,理论水平尤其是学科交叉融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验内容创新性的高低。应通过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师培养制度,培养综合性强的理论教师具备实验技能,能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第二,打破传统用人观念和制度,或有计划地引进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或与实验技术人员展开合作教学。例如,可以采用合同制办法,引进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且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证券交易人员担任证券交易实验技术人员等。第三,完善岗位职责考评制度和聘任制度,引入职业风险机制,严格进行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实验教师实行严格的退出机制。当然,还应通过荣誉和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实验教师的敬业精神,使实验教师能付出更多的心血研究实验内容,提高实验内容的创新性。[9]二是紧跟经济学新兴分支的发展。现代经济学新兴分支的发展,普遍与实验法紧密相关,这既可以成为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素材,更是经济类专业实现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可能。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经济学新兴分支的发展,深刻反映了经济学到目前为止所走过的道路绝不是线性的,即便现代经济学存在单一的公理化规范倾向,但一系列的新兴分支还是再一次证明“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或明确或隐含采用的研究方法、所使用的概念以及何谓经济问题的定义本身,不仅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根据不同经济学家而不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经济学家群体之间也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它们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趋势”[3]423。正像重复博弈理论、随机过程理论、行为经济理论、混沌理论等研究内容所显示的,它们很难单一构建一种能普遍解释各种具体问题的规范体系,但它们都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换句话说,对应经济问题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相互交织,经济理论的发展也会走向多样性和交叉性。相应的,经济实验会呈现出更为庞杂的合作趋势,包括经济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经济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因此,经济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应紧跟经济学新兴分支的发展,这虽是挑战,但更多是培育各种可能的创新机遇。
3.重视道德性,形成有理想的实验态度
“经济学不仅仅是人文社会学科的一个领域,它固然为那些因个人兴趣而寻求理解这个经济世界的个体提供了一定空间,但经济学中纯智力追求作为学科发展的主题,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所有的大经济学家,几乎毫无例外,激发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动力都是为了改进这个世界,现实问题注定要被织进经济学的经纬之中。”[7]41-62改进这个世界,就是从事经济实验该持有的态度,正如经济学一贯坚持的模型化分析,一系列假定下所构建的模型是用来简化经济世界的,以方便了解世界的特性,可以说,经济学就是简化版的哲学。但简化不等于忽略,更不等于放弃。如何改进世界,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必不可少。不过,博弈与信息经济理论也揭示出,一个包含所有人在内的大博弈,完全存在一种所有人都欲罢不能的困境,所有人会选择或维持一种对所有人都不利的制度、观念、习俗和文化。这一囚徒困境的产生不是缘于理论和方法的先进与否,而是取决于研究理论和使用方法的目的,或者说,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世界。因此,经济实验的现实构建,以有道德的利己性来探索人们的互动及其后果,是对道德性缺乏的回归,更是实现经济类专业实验教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庆 单位: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