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现状与困境
1.1问题过于简单、直接
课堂问题的设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提问的问题具有随意性,不能很好地贴合课程内容和具有启发性。在现在的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是随口提问,没有进行精心的思考和设计,这样就导致提问的目的不明确,甚至有些问题都没有思考的价值,使学生丧失了思考的动力和意识,并且容易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疲倦感,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长时间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
1.2设计的问题数量多并杂而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而在教师的问题设计中,容易出现问题数量多并杂而乱的现象,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具有针对性且缺乏精心的设计,并且缺乏知识的总结效果,表现出问题多的特点。这样的问题设置除了繁琐费时外,还会占用学生大量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目标,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致使学习效率低下。
1.3设计的问题空泛,指向不明
针对特定的情境设计的问题才会使学生有回答的参考依据,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挥,如果设置的问题没有特定的情境依托,也没有指明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学习目标,那么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会失去价值,不能够明确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向,也会给学生的思考带来一定的难度,弱化学生的思考动力。甚至在有些情况下,问题的设置失去了思考的意义,没有相应的背景依托,使得学生无从思考,导致问题的设置显得空泛,指向不明。
1.4提问密度过高过频繁
由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和对教师授课要求的不断增加,教师对新课程概念容易出现不解或是误解的情况,这样就会使教师在授课中出现不自信的现象。由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发展为满堂问的授课模式,这就使得在课堂上出现热闹非凡、学生参与程度很高的情况,但往往这种情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丧失了思考的主动性,这种过密的提问方式会增加学生的困扰,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师提问的初衷和提问的价值。
1.5自问自答,不管不顾学生的反应
课堂提问是为了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思维模式,而在大多数课堂提问中,教师都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问自答,不管不顾学生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教师还会对学生的回答不做出任何的评价和提点,未能对学生回答的圆满性进行适当的补充,往往丧失了提问的价值。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时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未能带给学生应有的收获,容易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此外,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而直接提问下一个问题的方式,或者是含糊其辞的简单评价,都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的开阔。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有效设计的策略
2.1问题设计要具备启发性、开放性、适度性和反馈性
问题设计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不论是课堂中不提问还是提问过于频繁,都会破坏课堂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问题设计中的启发性就是指能够在问题的提问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开放性指的是具备促进学生思考和使学生产生联想的特点,并将课本知识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适度性原则就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现状相适应,由简到难地设置连贯性问题,使学生既不会感觉无从下手,同时又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从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馈性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课堂表现的反馈,要选择赞扬和适度引导纠正的方式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加自身的自信,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问题设计应当角度新颖,融入趣味性
政治课堂作为具有高度哲学性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就要注意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时事引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带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时事,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了解这些时事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分析,使生活和政治教学实现完美的结合。此外,还要注意变更直接提问的方式为创设情景的情景问答,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特别是在相对沉闷的政治课堂中,这样的提问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角度具有新颖性,达到课堂的趣味性效果。
2.3问题设计要掌握跨度,注重综合内容
从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来分析,就要使设计的问题具有难度和一定的跨度,既要紧扣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教学过程中前后章节之间的联系和内容之间的衔接;此外,还要注意引申知识中的内层含义,不能只是单纯地了解“表面现象”,而要注意挖掘深层内涵。如果问题设计的跨度不合理,跨度过大则会引起学生不能自如地联系前后知识作答而限制了其思维活动,相反地,如果跨度过小则很容易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到答案,从而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所以,结合课程实际和进度,设置跨度合适的问题,在新课的授课时设计跨度较小的问题,而在复习课等课程进行中应设置跨度较大的问题,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也能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并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合理的跨度设置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显示出问题和所学内容的重要性,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具体地掌握重点知识。合理问题设计跨度的掌握,对学生掌握知识、增强自身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2.4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考虑回答时间与思路
教师提问后,往往会立刻叫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自己对问题进行解答,缺乏等待的耐性,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反复地强调这个问题或者提出别的问题,或者叫其他同学来回答,而忽略了学生需要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组织答案,这样的提问无疑也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回答更加具有逻辑,也减少了随意回答的情况。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尽量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提问时适当地用鼓励性的语言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的学生进行回答,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满足感,这样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5问题设计时要把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课堂教学中问题提问的时机把握显得相当重要,过早的提问会导致学生在对教材知识准备不完善时造成启而不发的情况,而提问过晚又会丧失了提问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最佳的时机进行提问,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正确思维,并能够成功地引出下文,使课堂衔接得巧妙得当。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设置提问问题,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新课的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有疑惑时也可以适当地进行问题设置,明确了课堂学习的学习目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复习时,适当的提问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我们的课堂提问要结合以上的课程特征进行设置和完善。当然,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中要注意使问题具有新鲜感,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3结语
总之,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动力。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并参考课程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课程提问方式,针对学生情况和相应的知识结构,制定符合课程特点的问题。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堂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进行有意义的问题设置,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价值,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对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而增强政治课程的教育实效。
作者:陆开香 单位:安徽省滁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