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企业的协同发展是一个由低度协同向高度协同演化的动态进程,这个动态进程可以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系统有序、高效的运行,以促进低碳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各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目标。从宏观上讲,就是要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实现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相互协同发展,为林业低碳和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林业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可以分为战略上、策略上和技术上三个层面进行。
1战略上观念协同促进林业生态发展
观念协同是林业企业间在战略层协同首要表现,观念的协同是指林业企业间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并在促进低碳林业方面形成一致的企业目标。林业企业大多掌控着一定程度的森林资源,其生产需要从森林获取原材料,而低碳林业的目标意味着林业企业要向消费者提供绿色卫生、低碳环保的林产品,且生产这些林产品的过程对林木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最低的。随着林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对林业企业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林业企业间的观念协同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目标,积极承担林业企业的社会和生态责任,如保护林区内的珍贵野生动植物、开展森林认证、强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等行动,以促进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企业间在实现观念协同后就要引申至制度协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研究企业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可以从制度着手,即一个制度从实质上讲就是一个利益分配方案。当林业企业达成一致的观念后,就要将观念进行制度化,这样一来,林业企业间已形成的一致的低碳林业观念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延续和继承。为了实现制度协同,需要林业企业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相关运行和协调机制,并制定一系列的低碳制度,比如实行木材产销链监管制度,实行负责任木材采购制度等。此外,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建设一批林业产业协会和循环经济园区,通过第三方将林业企业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以保障观念、制度有效的实施。
2策略上资源协同促进林业生态发展
林业企业在策略层的协同主要指资源的协同发展,林业产业的全部资源可以被视为一套整体系统,其基本的思路就是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协调与优化,让他们合理的分组配合,实现对资源的整体优化利用。基于策略层的林业企业间的资源协同可以从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内容维度、主体维度和层次维度。内容维度主要指林业企业内的生产要素,包括林木资源、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为了保持企业核心资源的连续增长,这些生产要素就必须相互协同作用,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主体维度,就是指林业企业中的所有者、管理人员、企业员工和具体合作伙伴四个主体要素,这些要素在资源协同中对企业有着不同的作用:分别起到确定决策、作出策略、负责实施和发挥关键作用。层次维度是指林业企业相互协同的一个范围,在林业产业链内会存在核心企业和节点企业,根据林业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衔接及供求关系不同,林业企业资源相互协同的范围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核心与节点企业之间的资源相互协同、节点企业间的协同发展、核心企业自身的协同发展、节点企业自身的协同发展。
3技术上研发协同促进林业生态发展
在低碳和生态经济的视角下,林业企业的技术层面上的协同主要表现为企业间合作研发低碳技术,以减轻对森林资源的耗费并降低碳排放。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当双方企业平等投入、共担风险和共享收益时,双方总收益为最大,即相互协同的效益变为最优。为了推动林业企业间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1)增加合作企业的数量。数量增大可以加大企业间的重复博弃,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有利于提升企业间的信任;(2)增加对协同技术创新的正向激励,激励越强,企业间合作的愿望也会越大,如建立企业间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的积极性;(3)提高企业预期协同效应,在合作初期,可以开展投资小、受益大的技术创新,这样可以提高技术合作的成功率,从而激励企业开展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总之,林业企业内部协同发展的典型特征就是系统整体产生了单个子系统无法产生的“1+1>2”的协同效应。然而要想实现这一效应,必须排除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干扰,因此,就有必要建立良性的协同运行机制。
作者:田有丁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林业规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