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社科学报 >

就业结构失衡现状调查分析

关键词:河南省;就业结构;失衡;原因;对策

摘要:笔者运用河南省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就业结构失衡的现状和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就业结构失衡问题的措施,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五。但是在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比较低,经济发展没有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以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就业问题一直比较严峻[1]。河南省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供需总量失衡,每年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这对河南省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合理的就业结构是衡量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指标。因此笔者从广义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行业结构)角度分析河南省就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建议调整和优化就业结构,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1河南省就业结构失衡现状

1.1就业的产业结构

河南省就业的产业结构失衡表现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三次产业的分布上失衡。从1978年至今,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一直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见图1,第一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2]。2013年,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40.1%,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31.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8.0%,与1978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80.6%,10.5%,8.9%相比,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发生转移,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但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仍然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与国内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就业的产业结构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偏低。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比重为31.4%,30.1%,38.5%,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力量。

1.2就业的城乡结构

就业的城乡结构失衡表现在劳动力分布在城市与乡村的数量和比例上失衡。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不断由乡村向城市聚集。2013年,河南省城镇人口为464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3.8%。较1978年的13.6%有较大提高,但是,城镇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一半,和全国城镇化比重53.73%相比,河南省城镇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仅高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和贵州省,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五。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众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很高。2013年,河南省就业总人口6387万,其中城镇人口1535万,乡村人口4851万;城镇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口的24%,乡村占76%。因此,农村中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市转移。

1.3就业的行业结构

就业行业结构失衡表现在劳动力就业人数在各行业的分布上出现失衡。从各行业就业人口数量看,各行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平衡[3]。2013年河南省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数量最大,居三次产业的首位。其次是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222.81万人,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60.09%。在第三产业中,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占优势,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第三产业就业总量的32.20%,批发和零售业占13.57%,住宿和餐饮业占10.33%,这些行业一直是吸纳就业人员的主要力量,而且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而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发展潜力不足。从行业就业人数变化速度来看,第三产业内部发展速度失衡。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整体增幅较大。批发和零售业比重由2003年的5.74%增加到2013年的9.00%,住宿和餐饮业由2003年的0.80%提高到2013年的2.90%。而在现代服务业中,除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重由2003年的0.12%提高到2013年的0.56%,增幅较大外,现代服务业整体增幅较小,甚至部分行业出现负增长。如居民修理服务等由2003年的5.32%提高到2013年的5.40%,文化、体育等由2003年的1.67%提高到2013年的1.70%,基本保持不变,教育行业就业比重由2003年的1.89%下降到2013年的1.84%。

2河南省就业结构失衡的原因

2.1劳动力供给总量大,整体素质较低

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就业结构的变化。河南省是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人数众多,但是质量较低。从劳动力总量来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从2010年起,河南省人口超过1亿,适龄劳动力人数已超过6000万人,而且每年新增大量劳动力,因此河南省一直处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从劳动力质量看,人力资本含量偏低;从受教育的程度看,河南省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主体,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在整个人口结构中,初中以下(包括初中)总人数为665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78.31%,高中以上(包括高中)总人数为1843.9万人,仅占总人口比重21.69%。可见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制约了就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低素质的劳动者只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就业,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如何转移低素质劳动力是河南省必须面临的问题。

2.2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动,推动就业结构的良性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就业结构的优化[4]。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从1978—2013年产业数据来看,河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有所提高,但是提高不大,且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2013年,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GDP)在全国排名第五,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比重为32%,全国倒数第一。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三产业的发展,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吸纳就业的能力低于第一、第二产业,严重制约了就业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由于第三产业发展较晚,劳动力素质比较低,因此产业起点也比较低。在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中,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比重较高,但是这些行业劳动生产率低,劳动饱和度高,对就业人员吸纳能力低。而金融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新兴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发展能力不足,对就业拉动作用较低,亟待提升。

2.3劳动力市场条块分割,市场体系不完善

劳动力市场自由流动与组合是实现就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河南省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了许多条块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用行政手段控制农民进城,导致城乡分割,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桎梏了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改革开放后,政府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鼓励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但由于户籍制度、档案制度的制约,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同时,由于与户籍制度相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得城镇户口持有者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教育和就业等许多方面的社会福利待遇都远远高于农村户口持有者,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另外,就业服务制度不完善,使得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搜寻、处置成本及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机会成本过高。

3结论和政策建议

3.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随着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一代劳动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才能与不断提升的产业结构相匹配。因此,针对劳动力素质偏低的现状,河南省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面向全体劳动者(即企事业单位员工、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的培训学习体系,培养出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技能型劳动者。特别应建立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降低职业转换的难度,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3.2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积极推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河南省产业结构由“二、三、一”结构转变为“三、二、一”结构。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是要巩固和扩大特色优势服务业,拓展餐饮等传统行业领域的就业空间。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新型管理方式,改造升级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二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既要加快发展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指导下,把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金融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又要着重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提高和扩大新兴服务业的比重和规模。

3.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为了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促进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政府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城镇和农村劳动力不再受户籍、社保等制度限制,在就业机会、工作薪酬、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5]。首先,应该改革传统的户籍制度,用常住人口代替户籍制度执行社会人口管理功能。逐渐对进城人员开放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资源,降低异地就业成本,引导城乡劳动力在统一劳动力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其次,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让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政府应该促进各种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发育,建立网络化的劳动力就业平台,整合劳动力市场资源,促进劳动者就业。

参考文献:

[1]沈琴琴,崔钰雪.北京市就业结构演变及其动因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3):64-69.

[2]袁霓.论当前中国的就业结构及其调整[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108-112.

[3]李文星,袁志刚.中国就业结构失衡:现状、原因与调整政策[J].当代财经,2010(3):10-17.

[4]漆向东.河南省就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演进趋势[J].特区经济,2006(9):208-210.

[5]牛青杨.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的动态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9):70-73.

作者:张丽 单位: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更多社科学报论文详细信息: 就业结构失衡现状调查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skxb/130053.html

    相关专题: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上一篇:国有企业改革人事档案管理论文
    下一篇:力学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